简论教学质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策略谈

更新时间:2024-02-07 点赞:32141 浏览:1467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目前,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厚;语文知识基础差;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做小动作、开小差。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教会学生自己能读,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这是语文老师都在研究、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下面我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心得体会,略谈一二。

一、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

传统语文教学中,在朗读方面长期存在两个失误:一是学生课堂朗读少,二是教师范读多。如果没有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教师就把课文读了,学生不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分析内容把握感情,就不会对这一课感兴趣,该掌握的知识点很难记住,课文真正的内涵领悟不出,把学到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语文能力也就无从谈起。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自我朗读体验,在课堂上给学生预习和自学留出一定的时间,倡导“摘自:学生论文www.618jyw.com
四步读书法”,即读准(要求学生动手查字典,认识生字和解词并上黑板写出来)、流畅(要求学生各自把课文读出声音,反复读,达到熟练,需要背诵的课文就背下来)、读情(要求学生当堂单独或集体朗读课文,教师随后分析内容,使学生正确把握感情基调)、读境(要求学生发挥想象,仔细品味,揣摩语言,开始课堂训练之前,再叫学生朗读或背诵课文)。如此步步深入地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由浅入深地把握课文,重视了学生的个体参与,强调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实现了自我与作者的心灵交流。
比如在讲授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笔者就采取了上述教学步骤,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对文言文的学习也有了比较浓厚的兴趣,接下去再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贾谊的《过秦论》、韩愈的《师说》等较难理解的诗词。学习文言文时,学生也不会轻易就带有畏难抵触心理,按照“四步读书法”一路学下来,该掌握的知识点学生都掌握了,后面的课堂训练相对也容易了许多。

二、教师的课堂语言配合

语言是一个人文明程度的表露。教师的语言修养是其为人师表的重要因素,会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和审美修养产生极大影响。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对语言美的敏感性,是促使孩子精神世界高尚的一股巨大力量。这种敏感性,是人的文明的一个源泉所在。”因此,要启迪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教师就要用醇美的语言去触动学生心弦,这就给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的语言要纯洁,用语要文雅,语调要和谐,使学生听后能产生愉快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要切忌一切低级、污秽的言语。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习成功的秘诀。学生需要体验成就感,他们总希望自己的知识技能得到表现,得到认可。为了及时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作出评价,相互鉴赏活动成果,或者教师对学生的活动成果从个性发展、心理品质等方面做出评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富有创新的见解给予热情的肯定、评价;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给予重视。教师肯定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学生不仅得到极大的喜悦与满足,还能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下一次创新活动中。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的创新精神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兴趣也会与日俱增,学生将把语文课当作一门全身心放松的、充满乐趣的课程来自觉学习。

四、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通过对传统教育教学得失的反思,人们认识到,“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讲到尾”的现象早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了。因此,采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迫在眉睫。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大量的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感知、体验、欣赏、鉴别作品的情感和艺术形象,使其语言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同步提高。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作者表现了用文字再现音乐的才华,兼用各种生动的比喻以加强其形象性,调动了人的视觉与听觉。学习这首诗,有的学生可能会对这些描述理解不深,我们如果借助计算机课件系统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配乐朗读并播放相关画面,便可使学生自己进行联想、比较,理解课文内容就容易多了;同时能够深刻领会祖国语言的巨大魅力,增强学习兴趣。
(责任编辑 全 玲)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