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课堂教学中职物理课堂教学策略与手段革新

更新时间:2024-03-06 点赞:27600 浏览:12318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发展对中职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如何创新中职院校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中职人才,是每一位中职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探讨一下中职物理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
关键词:中职物理;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
长期以来,中职物理教学都采用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教师在前面操作、学生在下面看,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未得到释放,根本达不到思维的拓展和创造性的培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中职物理教师应该及时树立创新的教学理念,加大物理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一、更新教学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创新教育手段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学一直是以应试为目的开展的,过分强调学生的笔试成绩,而忽略了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一直采取“满堂灌”“填鸭式”的方式,知识巩固又采用“题海战术”,使原本充满趣味的物理知识,成为学生心中枯燥乏味的重担。在新课改背景下,很多教师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思想和套路,依然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诠释新教材,没有实现教学水平和效率的提高。新课标强调的是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应该及时摆脱其对教学的束缚,为学生营造新颖独特的教学环境,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从接受性学习变为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全面提高物理素养。

二、更新教学手段

1.指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

新课标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其中的自主学习是另外两种学习方式的基础。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教师不可能将无限的物理信息在课堂上传递给学生,因此,应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利用网络、电视、课外书籍等多种途径去获取与物理相关的信息。例如,在学习运动学内容时,可在课前让学生搜集伽利略、牛顿等人的一些实验和理论,完成课前的知识准备,丰富学生的知识库,使学生更容易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并逐渐养成课堂参与意识。通过这些课外物理知识的获取,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激发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源于:初中英语论文www.618jyw.com
同时树立了实事求是、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

2.组织学生独立探究实验

物理是一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学科,而实验则是物理学习中的重点部分。新课标更是强调了实验对中职物理学习的重要性。对于实验教学而言,学校和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条件,尽量让学生能够亲自操作每一项实验。实验前,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实验课题,有时也可让学生自拟课题,然后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和步骤,准备实验器材,教师提供适当的指导,学生可以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动手实验,并认真记录实验现象,共同探讨实验结果,思考和分析实验本质和规律。实验后与学生共同讨论实验中有哪些优点和不足,对于优秀的创新设计给予鼓励,对于有缺陷的设计给予适当纠正,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动手能力。

3.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设置一些难度合适的拓展性练习,使学生能在课堂上经过认真思考和分析后得出结论,然后组织学生对这些拓展性问题进行交流和总结,使每名同学都能参加到课堂学习中,思维得到拓展、能力得到提升,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进步,以关心的态度看待学生的学习成果,采取技巧性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批评。学生在课堂回答问题后,不要吝啬地说一句“不错”“很好”“真棒”等肯定性的话语,此时教师的一句表扬,将会使学生心情愉悦,学习热情高涨,学生的求知更加强烈,就会出现思维活跃度增高、记忆力增强的现象,课堂教学效果会得到有效的提高。而在学生回答不出或回答不对的情况下,教师可适当地启发引导学生,轻声地说一句“别着急,慢慢想”,尽量帮助学生说出正确答案,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维护,学生更加愿意在课堂上发言,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取得进步或回答问题后教师的表扬,不仅是对受表扬学生的激励,更是对那些不努力学习学生的一种提示和启发。
在新课标背景下,中职物理教师应该将让学生喜欢上物理学科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通过探索并推出创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在物理学习中获得知识和乐趣,体验到成功和自信,得到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中职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赵彦伟.提高中职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尝试[J].成功:教育版,2011(20).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职教中心)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