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效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有效提升体育教学成效

更新时间:2024-01-30 点赞:15180 浏览:6069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新课程改革带来新理念、新教材和新评价,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也对广大的体育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迅速走进新课程,理解新课程,尽快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能够对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诸多要求进行阐述、理解以及灵活运用。以新课程标准为目的,从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入手,从发挥学生主体性、运动兴趣、教学方法以及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等方面对体育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旨在推动体育教学的改进。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体育教学;素质要求
新课程的改革摒弃了传统教育的弊端,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体育教育的积极发展,新课程整改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成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新形式,在教育的层面上给予学生以肯定,培养了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学生从内心喜欢体育活动。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是在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由教师指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运动技术和技能,进而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形成良好意识品质的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教学过程。

一、新体育课程标准的主要特征和改革要求

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推动了现代体育的快速发展,它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新的课程理念。与原体育课程标准相比,新的课程标准突出了“健康”这一目标,使学生能够提高对身体健康的认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新课程标准主要是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在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等方面。
教育部制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出台,大大推进了我国体育教学改革,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传统教育的一些弊端。第一,由原来的重掌握技术向重培养锻炼能力的转变。这一改变培养与发掘了学生的自身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课程潜能,实现体育教学的发展;第二,由原来的重“教”向重“学”转变。它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把学习知识与技能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第三,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的转变。这一改变要求我们改变固有的体育教学模式,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第四,由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让学生感知学习,灵活运用,在学习中掌握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能力;第

五、由教师主导向学生主体转变。老师更加贴近学生,发掘他们的内在潜能。

二、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效果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兴趣

学生如果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就会积极参加,全力投入,因此活动的结果是需要的满足并由此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终身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因此作为体育工作者,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只有培养了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彻底改变原有的体育形式,但是,学生的各个阶段又存在着不同的兴趣表现,只有充分透彻地分析清楚各个阶段的学生兴趣表现才能顺应学生的积极性发展。比如在苏教版八年级初摘自:写毕业论文经典的网站www.618jyw.com
中体育《篮球》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要针对现在中学生普遍对篮球的兴趣入手,开展一些篮球活动,让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得到最大程度的培养。可以带领学生观看NBA赛事,让学生不仅仅只是在篮球的技术上得到学习,同时要培养学生对体育这门学科的爱好。

(二)创新教学法

体育教学的组成部分必不可少的因素就是教学方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催化剂,能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体育工作者要在教学方法上由原来的控制者转变成参与者,这样师生关系会更为融洽。比如苏教版中《立定跳远》,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教师纠正错误”这一传统教学方法,采用学生自主模仿动物双腿起跳,双腿落地(立定跳)的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思考、创新、发现等过程,感到了运动的快乐。

(三)注重个性差异

传统教学都是教师“满堂灌”,学生的个体差异,造成了他们直接的学习差异。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差异,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动性。需要注意的个性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学生的身体差异

每个班的学生在身体条件方面是不相同的,这种差异直接影响学生的体育学习。如果在体育教学中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学方法,统一的评价标准,那么我们的体育教学效果肯定是不会好的。教师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评价的实施,要充分关注学生之间的身体条件的差异,都要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进步与发展,体验自己的进步与成功,提高体育学习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在教学中要对体育学习的“弱者”进行关注,在体育教学中采用特别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成功感,克服因差异而造成的心理障碍,激励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体育学习中。

2.学生兴趣爱好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男生喜欢对抗性强的篮球、足球,而女生喜欢对抗性稍弱的羽毛球、韵律操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体育教学中更应关注这种差异,培养他们的专长。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合理学习的氛围,鼓励互帮互学,共同发展提高,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爱好。找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其对体育的热情。

3.学生运动技能差异

比如苏教版《中长跑》这一课时的教学,对于普遍中学生来说,在体育方面最怕的就是这一方面了。现在许多学生主要抓紧时间进行文字学科的学习,对体育这些学科不够重视,特别是这样对体力消耗过大的课程,学生大多只是应付了事。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学,要充分结合学生运动技能方面的差异,善于引导,总结经验,让学生的运动水平得到充分的提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运动技能上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选择有弹性的学习内容,采用有利于他们发展的评价方法,使不同的运动技能水平的学生都能很好学习。

三、建立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

以学生的学习状况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之一。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强调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以教师的“教”为中心,以教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以学生情绪、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目标达成状态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没有学生的参与,教学活动就无从谈起;但只有兴趣、参与,没有思维的深度,也容易形成教学活动中的“泡沫现象”。只有从多个角度,多个视角挖掘教学的深层目标并加以评价,才能客观、科学地对一节体育课作出准确的价值定位,给出正确的价值导向。树立正确的新的意识,这是新课程改革对当代体育教师提出的一大要求,要求当下的体育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课程意识,并将其放在首要的位置上,更新自己的课程观念,教学理念,以加快适应新课程的改革,顺应时展,培养新型体育适用性人才。
体育教师成长和发展的每一步,在于体育教师自身的反思,对评价和自我的改造。体育教师的功能特别体现在用经验教育学生,鼓励学生生活热情和加深对生活意义的理解。
参考文献: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05.
邓树勋,王健,乔德才.运动生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7.
[3]唐大伟.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全面提高体育教学成效[J].科学导报,2011(10).
(作者单位 江苏省吴江市实验初级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