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

更新时间:2024-03-08 点赞:23950 浏览:10857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曾说:“自然科学不能离开实验基础,特别物理学是在实验中产生的。”这句话明确指出了实验对于物理科学的重要性。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因此,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特别强调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激发兴趣,在认真思索和总结中得出结论和规律。在实验中应大力培养学生实验能力,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从而产生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以下三个途径加以培养。

一、认真做好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一般是由教师操作,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实验,它有助于提高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科学的态度和规范操作仪器的教育。因此,在做演示实验之前,教师应预做实验。在预做过程中,克服教师本人的不正确操作,克服有些因仪器不精良造成的较大误差。教师应以科学态度认真完成,绝不能草草行事。发现问题应加以纠正,不能盲目听从书本,应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准绳去检验每一个演示实验。例如,在预做“阿基米德实验时”,溢水杯中的水往往沿溢水杯边缘顺杯子外壁流于桌面,这样会得不出阿基米德原理的结论,所以在预做后,教师应想办法使水不滴于桌面上。
另外,在做演示实验时,可以让部分学生参与其中,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注意力,增加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深度。例如,在研究电流和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可以把这个实验改成探索性实验,让一部分学生到讲台上自己测量一组实验,这样可以调动每个学生参与实验的意识,从而为课余实验铺开道路。

二、积极准备学生实验

在准备学生实验时,教师一定要把每一组仪器都认真检查一遍,不能把仪器摆放好就了事,一定要在学生分组实验前,把每组实验都试做一下,这样可以防止分组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为了防止消极旁观和盲目机械照搬的实验风格,在实验前一定要让学生认真预习,从而弄清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及方法,还应让学生写出实验步骤及画出相关记录数据的表格,这样可以使学生尽快进入实验状态,从而在短时间内完成实验,得出结论。而有些较为复杂的实验,还应该利用课余时间培训实验组长,使实验组长成为一个合格的“小先生”。例如,在测量电阻实验前,可以让实验组长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进行实验,使每个组长都较熟练地完成此次实验。当上实验课时,每一组基本上都有一个“小先生”,从而可以让每一位同学往小组长的指导下完成这个实验。这样既有利于实验组长实验能力的提高,又为以后的分组实验奠定基础。在这样的过程中,把学生放在了主体位置,让学生参与到管理中,不但检查实验认真负责,效果良好,而且又有效减轻了教师在管理中的负担,为学生团结协作、互相配合,创造了有利的土壤,进而达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三、开放实验室

开放实验室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实验气氛。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验中。因此,我们不仅进行课内实验,课外实验也要尽力做好,提倡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利用身边器材,开展课外实验。当然,此时教师也不能置身度外,应积极提出自己的看法,进行实验指导,必要时应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必要仪器。例如,在讲生活用电时,可以引导学生自制一个家庭电路安装模型,在自制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学生动手能力,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使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中运用了知识。学生在做课外实验一定要联系实际,从而让学生知道物理知识的用途。又如,在讲电路时,可以把该章后小实验——“楼梯电灯开头的电路”引入课外实验中。此实验首先由实验室提供单刀双掷开关等器材,完成实验后可由学生自己购买家电中的双向开关进行照明电路安装,当然,教师一定要在场指导。在实践前可以进行实验,在低压电源下进行组装和验证。实验后可以分析,最终得出电路图,进一步照图连接,然后运用到生活用电当中,达到教会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在课外实验中,应强调实验的目的性,实验要验证什么,能够得出什么结论,可以引导我们做什么,从而使课外实验有一个较高的水准。
在实验中我们还应该指导实验小组同学之间的合作分工,充分利用身边的生活材料进行探究实验,真正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总之,教师重视实验,重视实验后的实践,就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实践活动的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素质教育在物理中得以真正体现,让学生走进社会后具有创新精神,具有开拓精神,还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初中)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