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举措高校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教育举措

更新时间:2024-03-04 点赞:26477 浏览:1197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新生入学教育是高等学校每年的常规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对大一新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新生入学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一方面是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消除或降低大一新生正在遭遇或即将面临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是采取长效举措,帮助大一新生构建对他们未来发展有益的心理动力机制。有研究表明,陌生的生活环境、多元的人际关系、崭新的学习体系、错位的自我认知和复杂的过往经历等诸多心理压力应激源是导致高等学校大一新生在入学之初产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笔者认为,在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采取有效举措,努力消除或降低以上压力来源对大一新生产生的负性心理影响,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保障高校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笔者根据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相关内容,结合多年大学生辅导员工源于:论文模板www.618jyw.com
作的经验,提出以下消除或降低大一新生典型心理压力来源的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举措。
一提升生活环境的亲和力,构建温暖的心理环境
大一新生初入校园,对生活环境的陌生感能够降低他们对环境的控制力,如果陌生环境中的各种刺激逾越了他们所能承受的限度,则很容易让这些学生产生心理落差和心理负担。为了降低或减弱陌生的生活环境给大一新生带来的心理压力,我们可以从大一新生的生活环境着手,对大一新生进行隐性的入学适应期的心理健康教育。例如,2008年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在迎新举措中重视“家·院”主题,以提升迎新工作“情感浓度”为理念,一方面悉心布置和营造迎新环境,在新生到校后安排专门的学长带领新生脚踩红毯步入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大厅,并邀请新生在学院提前精心准备的“欢迎到家”的暖色展牌上“到家”签到。学院通过强化“到家”等情意浓浓和亲切怡人的迎新环境元素,着力在新生入学之初,尽快帮助他们建立心理归属,并逐步帮助他们建立爱院如家的情感。另一方面,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获得他人的关注和关怀会对个体心理的健康成长形成良性的影响,他人的关怀也是大一新生初入校园时较为典型的心理需求,因此,在构建迎新环境的每一个环节中,高等学校工作者都应尽量让新生感觉到“被关心”、“被关注”,让新生有宾至如归的感觉。鉴于此,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每年都会要求班主任(学业导师)和一些迎新工作人员,提前查阅学生档案,了解学生信息,力争让各位班主任(学业导师)和迎新工作人员能在入学之前便对尚未入学的新生有所认识和了解,并在大多数学生报道时,亲切地喊出新生的名字。再者,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每年还会专门组织由学生会的师长组成的“学生拜新团”和由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学院专职辅导员和班主任(学业导师)组成的“教师拜新团”,在新生报到当晚,走访新生宿舍,慰问新生及家长,交流校园生活经验,了解学生的需求,帮助新生协调和解决入学期间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着力提升陌生环境对于大一新生的亲和力,努力将大学校园陌生的物理环境转化为大一新生温暖的心理环境。
二加强人际交往的外驱力,降低新生的归属焦虑
大一新生刚刚入学,对环境的控制能力较弱,容易产生焦虑等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对人际关系的渴望更加强烈,如果他们“归属的需要”不能及时得到满足,很容易产生孤独、恐惧、过分怀旧和自卑等负性情绪。然而,虽然大一新生人际交往的亲和倾向明显,但对于大部分学生尤其是一些被动型交往性格的新生来讲,与他人建构人际关系的首次“破冰”可能会成为他们非常大的困难。在此情况下,辅导员、班主任(学业导师)应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根据大一新生的心理需求,设计班会内容和相关心理拓展活动,尽力为这些学生提供人际交往的外驱力,让新生在参加班会等各项活动的过程中,逐步消除人际的防卫和不信任,有效地构建愉悦的团队气氛。以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2008年新生入学教育为例,该学院高度重视新生入学之初的班会,各班班主任(学业导师)在班会过程中大都通过悉心策划的各项班会内容和形式,为新生人际关系破冰提供外驱力,并帮助学生迅速构建心理归属感: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班主任,通过让学生参与“千千结”、“能量圈”、“盲人寻路”等团体心理拓展活动,迅速帮助学生增进了友谊、加深了认识;游戏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则在班主任的组织下,集体到学校食堂举行班会,班主任(学业导师)从介绍“广院三绝”等校园美食开始,将学生带进大学生活,“餐桌班会”上,大家边吃边聊,不仅打破了传统班会带来的严肃和呆板,也大大加深了新生对学校的感情;新媒体设计专业的班主任则以班级同学的生日为契机,将班长在私底下准备的“意外班礼”,在班会现场献给第一次远离家乡异地过生日的新生,这样的悉心设计不仅让班会现场情意浓浓,也是从这次班会开始,该班级的每位同学过生日时,班里的其他同学都会秉持“创意就是心意”的理念共同为这名同学送上一份令人期待的“班礼”,这样的传统一直持续到学生毕业之后;动画专业的“自画像”的班会方法已经传为佳话,并且一直被09、10、1的很多班主任效仿:动画专业班主任(学业导师)在第一次班会上除介绍校史院情外,还根据动画学生的专业特点,让学生们用漫画形式进行自画像创作。待创作完毕后,每个同学拿着各自创作好的自画像到讲台前介绍自己,虽然动画专业的很多学生不善言谈,但是他们创作的自画像漫画不仅让班会妙趣横生,也让同学们以最快的速度记住了彼此的特点。这种结合学生专业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在学生日后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直有所贯彻,教育形式自身所具备的亲和力,放大了新生寻求集体归属感、实现人际破冰和人际委身等过程中的外驱力,有效的帮助学生消除了归属焦虑,并帮助他们迅速地熟悉和沟通。
三提高对学习体系的认知度,消除学业目标的迷茫
学业学习是大学生四年大学生活的核心内容,大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生活规划。由于大学生步入大学后的学习体系与中小学阶段的学习体系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断层,这种断层表现在学习的内容、目标、方式、考核标准等多方面的不同,一旦学生由于某种原因不能通过合适的方式对这种断层进行有效的弥补,则会影响到学生学业任务的完成,更有甚者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程度的焦虑和迷茫,处理不好,也可能会导致退学、休学、转学、留级等后果。为此,大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渠道,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体系。多年来,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在新生入学教育的过程中,始终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大一新生适应大学崭新的学习体系:学院每年都会召开专门的新生专业介绍会,以2011年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新生专业介绍会为例,该专业所有教师和新生悉数到场,各位老师首先纷纷对自己所教的课程和研究的方向进行介绍,接下来系主任将2011届毕业生创作的优秀毕业作品展示给201的新生,通过作品展映让大一新生非常具体的明白自己毕业时需要达到的专业能力。另外,到场老师会将该专业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目标、人才培养的目标等介绍给同学们,同学们如有疑问,老师们会一一做出解答;除专业介绍会外,学院辅导员还会专门组织高年级的学长与大一新生共同参加学业经验交流会,学院首先甄选部分优秀的在校学长和新生见面,让学长们从学生的角度介绍大学学习的经验,并具体告知新生们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困难和克服的方法;另外,学院还通过班主任(学业导师)、班会、新生座谈会、毕业生见面会和业内知名专家讲座等渠道,帮助大一新生对学习体系和学习目标进行更加清晰的了解,以摒除学生在学业目标上的迷茫。四提高自我认知的科学性,避免行为模式的扭曲
自我认知的科学性对个体心理环境的构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人如果累积了比较多的积极的自我认同,行为处事便会相对自信。相反,一个人消极的自我认同如果多于积极的自我认同,这个人便容易产生自卑的情绪。宁波大学心理研究所陈传峰教授多年来的一项调查显示,“69.4%刚入学的大一新生担心自己会由原来的优等生变为差生。”以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学生为例,在步入大学之前,这些学生大都为尖子生。步入大学后,他们会“突然”发现身边“藏龙卧虎”、“高手如云”。在此情况下,一些同学面对自己与其他同学在文化学习成绩、专业方面的特长等方面的差距,往往会“自叹不如”或产生自卑,在各种新的机会和挑战面前,这些学生高中阶段的自信和优势往往会不自觉的被“击败”,部分同学往往会陷入痛苦的自我否定之中,不能自拔;相源于:论文库www.618jyw.com
反,一些学生因为在入学前就有一定绘画、摄影、编程或软件等方面的基础,便在大学的专业学习中过分自负,眼高手低,不仅没能把原有的优势放大,反而因为轻浮的学习态度不能很好的继续学习。针对以上自我认知存在偏差的学生,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老师大都会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尤其是面对自卑的学生,学院辅导员、班主任(学业导师)会努力与学生一道,在消极的自我认同中,寻找隐藏在其中的积极的自我认同。叙事心理疗法认为,过分自卑的学生往往会把自己积极的资产压缩成“薄片”,甚至对自我良性的心理资源视而不见。辅导员、班主任(学业导师)会尽力帮助这些学生将“薄片”还原,在意识层面加深学生积极的自我觉察,帮助他们形成积极有力的自我观念。面对过于自负的学生,学院老师会把他们置身于平等的学习环境之中,用环境的力量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自我认知。库里的“镜中我”理论认为,别人是发现自我的一面镜子,过于自负的学生在其他同学的专业能力提升面前,会对自己进行相应的自我认知调节。另外,为了帮助学生进步和成长,在新生入学之初,学院辅导员、班主任(学业导师)和其他老师往往会及时帮助新生认识到自己的自我认知方面存在的偏差,并引导学生如何去合理、积极地进行自我调试,以避免因为自我认知存在偏差,致使学生行为模式发生歪曲,并对未来的发展形成不良的影响。
五敏感捕捉负性心理信号,高度重视学生的过往经历,建立翔实的心理档案
众所周知,过往经历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非常重要,负性的过往经历往往会在学生的心理上留下烙印,然而新生入学后,由于现行国内教育机制的原因,高等学校无法迅速得到所有学生的过往心理档案,这就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新生入学之初要通过开心、校内、微博、、博客等网络渠道以及班干部、寝室成员、同学等多种渠道,敏感地捕捉学生的负性心理信号,积极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并通过与班干部、寝室成员甚至个别新生的中学老师的沟通,对那些负性心理症状明显的学生的相关信息进行深入了解。另外,辅导员、班主任要在新生入学时期有针对性的对个别有负性心理表现的学生家长,通过电话家访等手段进一步了解学生过往经历及心理健康状况,并在相对全面掌握学生信息的基础上通过深度访谈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值得注意的是,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大一新生刚刚入学时间短、负性心理掩饰性弱的特点,着重对学生的心理数据进行全面的收集和积累,面对有不良心理病症的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等要在征求学校心理健康中心的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意见后,对其进行科学的心理干预。尤其是对那些曾有过巨大的创伤性心理经验的学生,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要视情况掌握好心理干预的程度和形式,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更多地是了解学生的相关信息,并根据学生情况适当的对学生投入积极的关注。如果辅导员、班主任等不具备给学生心理创伤进行“手术缝合”的能力的话,则一定不要轻易触碰这些学生的“心理伤疤”。
另外,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信息,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每年都会在新生入学之初,积极统计家长,为日后搭建家长信息平台(飞信群、群等)打下基础。学院还配合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心理筛查,并根据筛查结果积极组织学生与心理健康教师进行访谈活动,帮助学生及时有效地解决相关心理问题;再者,辅导员、班主任(学业导师)还要积极的与军训带队老师联系,根据学生在高压军训环境下的表现,与每名学生进行不同深度的访谈,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积累心理健康档案,并根据学生心理档案的信息中普遍存在的需求,积极的与北京地区相关心理专家联系,为大一新生开展诸不同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为学生学业、职业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综上所述,大一新生心理正处于由青涩过渡到成熟的重要时期,容易产生不适心理,加之初入校园陌生的生活环境、多元的人际关系、崭新的学习体系、错位的自我认知等都更容易让大一新生产生心理不适,为此,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高等学校工作者通过各种显性和隐性的举措努力为大一新生营造宽容的心理环境,并尽可能的帮助他们消除各种心理压力。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高等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重视新生入学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力争通过合理、科学的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日后的成长成才奠定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魏凌.大学新生学习动力下滑的原因与对策[J].才智,2012(15)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