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浅析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学术

更新时间:2024-03-25 点赞:4391 浏览:1107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了作文教学“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由此看来,新课程强化“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体验生活、张扬个性、创造性地表达,这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让作文教学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敢于动笔、乐于表达,如何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让学生由惧怕作文进而喜欢作文,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应从以下几方面强化作文教学:

一、认知生活 感受生活

叶圣陶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出什么样的文字,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巧论,对认真练习写作是有妨碍的。”可见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生活的再现,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接触生活,还要让学生走进生活,用爱心去拥抱生活,用真心去体验生活。美学原理告诉我们,用热情的眼光和认真的态度来观察现实生活,观察周围的事物,能使观察更仔细、更持久、更深入。人的情感植根于外在的客观现实,学生沉浸在物我交流的愉悦中,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加深了,能感受到平日里没有感受到的美好情感,做到“物我同在”和“情景交融”,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才会生动鲜活,才富有个性和生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拓展体验的场景: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体验田园风光、四季变化,自然能触动学生心灵,让学生的情感更加丰富细腻;在社会生活中体察人情冷暖,世相百态,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公益活动,获得最丰富的感性材料和情感体验;在校园生活中品味奋斗的乐趣,青春的美好,科技节的创新作品、文化周的民俗风情,运动会、读书会、军训等无不显示了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总之,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丰富情感体验,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展示才华,引导他们正确面对成功和失败,让学生品尝成功的自豪,交往的愉悦,生活的美好,探究的乐趣。正如著名诗人艾青所说:“生活是海洋,凡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的宝藏。”这样去观察社会,感受生活,学生就会更加热爱生活,生活便成为了学生写作的源泉。

二、积累素材 厚积薄发

素材是学生作文的基础,没有素材学生写作时便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由于高考的压力,不少学生每天沉溺于“题海”之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无暇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有些学生即使偶有闲暇,也缺少高质量阅读,只是凭兴趣读一些漫画或武侠言情小说,这类书籍对丰富学生文化素养,提高学生对社会与生活的认识水平是有限的。这样一来,如何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就成了教师面临的难题。人教版新教材倡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经典作品,从中积累写作材料,无疑是正确的,只有书读得多,厚积薄发,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一位文学青年曾请教著名作家二月河,如何才能加强文学修养,二月河建议去读人教版高中《语文读本》,因《读本》所选文章均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文辞兼美,作为中学生更应多阅读,才能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界。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还应该注重写作材料的归纳与整理,教师可要求学生分专题积累材料,如列出“诚实守信”“和谐创新”“人生取舍”“敬业奉献”“自尊自爱”“成功自信”“感恩惜情”“自立自强”等专题,指导学生通过做摘抄卡片或读书笔记来分类整理材料,以人的生死观这个专题为例,材料可以是课内的,如教材中孟子《鱼我所欲也》、司马迁《报任安书》、王羲之《兰亭集序》、张溥《五人墓碑记》等篇目对人的生死及意义均有精辟的论述。材料也可以是课外的,如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屈大均“男儿得死所,其重如山丘”等名言,以及古人陶渊明面对生与死的超然与达观,今人谭千秋面对生与死的大爱与无私等事例。让学生积学以储宝,熟读而精思,积累材料,融会贯通,让这些素材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作文时信手拈来,妙趣横生,思如泉涌,汩汩不绝。

三、思维训练 求异创新

在作文教学中,思维训练无疑占据着核心地位,教师要有意识地突出思维训练,让学生学会写,学会想。只有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作文的立意才可能准确、深刻;只有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辩证性,作文的论述才可能周密严谨;只有学生的思维能走出某些思维定势,作文的内容才可能求异创新。一定要培养学生不囿于成见,不唯书、不唯上的思维品质,为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类似“不以规矩,难成方圆吗?”“知足真能长乐吗?”等题目,源于:论文的基本格式www.618jyw.com
诱发学生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反弹琵琶、正话反说,写出深刻而有新意的文章来。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一是要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事物,透过生活的现象看本质,以训练思维的深度。如校园内学生追逐时尚,不顾个人条件穿名牌,可以看出整个社会对学生的影响。二是要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从多元角度看事物,以训练学生思维的广度,如让学生阅读下面一首小诗,自选角度构思作文:“在枫叶上,露珠红红的闪烁;在荷花上,露珠有着泪滴似的苍白的透明。”引导学生从以下角度思考:①找准实现自我价值的位置;②借助外物(他人),成就自己;③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张扬自己的个性;④环境改变人生;⑤坚持自己的个性,保持本色,不受环境影响等。三是引导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以训练学生思维的精度。如鲁迅先生杂文《拿来主义》,全面阐释了对文化遗产的正确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全文充满了辩证法,使人不能不折服其立意的深刻和论证的缜密。可见一切作文训练都必然伴随着思维训练,作文是思维成果的展示,教师要注重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活动,并将这些活动穿插安排在相应的写作实践和思维训练中,才能使学生的文章思想独到、新颖而深刻,这也完全符合新课标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要求。

四、评价开放 师生互动

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作文讲评课既是师生思想感情的交流契机,也是学生期待的重要的信息反馈。教师要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关注学生作文的过程和方法,多鼓励、少批评,要评出学生作文的亮点,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情感人、以情化人,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众所周知,作文是一个人语言与思维的体现,因而会因个体差异呈现出不同的水平,教师评改时,不能套用传统的“一刀切”“唯一标准”的评价模式,要善于发现和尊重学生的个性,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作文,针对学生不同的兴趣特点、个性特色给予不同的评价。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写好评语,如对学生的写作态度可用“认真、主动、积极”等评价;对写作品质可用“好、很好、还需努力”等评价,对学生的情感表达可用“说真话、抒真情、真挚感人”等评价,对学生各抒己见的有创意的表达要予以充分肯定。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日常写作习惯的评价。可见,评价的标准是多种多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对学生的作文评价应该是整体的、综合的、开放的、发展的,评价的方式也应该是多元的。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要“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可见教师评价固然重要,但同时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变传统的教师评价为师生共评、学生互评等多元评价。
作文是学生思想感情的充分表达,是学生心声的自然流露,是极有意义的语言交流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写作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感受思考人生社会。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从而实现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由“要我写”到“我要写”的转变,让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真正成为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阵地。
★作者单位: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