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浅谈情感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

更新时间:2024-02-03 点赞:14501 浏览:595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我们知道,要想引起人们的共鸣,就要重视情感的激发。情感是人最重要的心理活动,没有了情感,人就不能更好地进行工作和学习。同样地,要想搞好语文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就应该采取适当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使他们真正融入课堂之中。下面,我就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运用情感进行教学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根据文章类型选择情感的教学方式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美好的事物或者形象去感染学生,让他们理解作品中的思想,进而引起他们的共鸣。但是在语文教材中有几百篇文章,这些文章无论在题材、内容、思想还是情感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加以区分,而是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不但不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还会让学生觉得课堂枯燥乏味,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在采取情感教学法时,应该结合不同文章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
那些语言风格和情感都十分激昂、豪迈的文章,例如的《 沁园春·雪 》,通常会让人有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感觉。因此在学习这类文章时,教师应该首先激发学生的情感,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这样他们才能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而一些清丽婉约型的文章,例如季羡林的《 月是故乡明 》、郁达夫的《 江南的冬景 》等,这类文章语言清丽优美,行文比较缓和,情景相交融,但是作者表达的思想却较为含蓄。因此教师在进行这类文章的教学时,应该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多读来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体会文章的优美语言,不要过多播放幻灯片,以免喧宾夺主。还有些文章思维比较严密,语言比较质朴,例如黄药眠的《 祖国山川颂 》。如果目光只局限于课内,教学内容有可能显得枯燥,难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可以补充一些相关的课外知识,比如各地风景名胜、名山大川的情况等。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有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义。
在教学中不能“以不变应万变”——只用一种情感教学方式来解读所有的文章。要注意分析每篇文章各自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情感教学方式,这样才能真正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共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运用丰富的教学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学中,语言是教师传达感情的主要方式,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自身的语言表达,学会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情感。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阶段学生的情感较为丰富,对生活充满幻想和。充满情感的语文教学,很容易让他们产生共鸣。教师要想更好地提高课堂质量,就要发挥语言的作用,通过生动形象的描述,富有的演说来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情感。
在朗读课文或者是解读课文时,教师的语言要抑扬顿挫,充满感情;叙述的内容不要过于直白或枯燥;语速、语调不要过于单一。在分析不同类型的文章时,要结合文章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语言形式。比如,在解读一篇文章中作者情感较为深沉的段落时,语调要尽量低沉,而对于作者情感较为高亢的段落,教师就应该用充满的语言来解读。在教学中,教师要声情并茂地解读,学生可以视其人、闻其声、悟其情,直接领略教师范读时的语调、神情、情感,进而体会课文的内容和感情基调。
除了不同文章的情感基调有差别,就是同一篇文章,它的各部分的情感基调也有不同,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加以区别。例如,史铁生的《 我与地坛 》这篇文章,它前半部分的情感基调是较为悲伤的,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应尽可能地通过降低语调、放慢语速来渲染作者苦闷的心理,从而表现作者生活的不幸。而这篇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一种对命运的抗争之情。教师在授课时应选择能够激起学生斗志的语言,让他们能更好地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从而真正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另外,同一作品中不同的人物也存在不同的特点,教师在解读时要注意根据人物各自的特点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的人物。例如,曹禺的《 雷雨 》这篇文章出现的人物较多,而且人物个性和特点存在较大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这些人物的不同特点,采用适当的语调和语言介绍这些人物。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这些人物的情感。

三、采用适当的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师除了用语言和学生交流,还要用动作和表情与学生交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肢体语言”。肢体语言又称身体语言,是指经由身体的各种动作,从而代替语言借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肢体语言主要有丰富的表情、无声的眼神、简单的手势和高雅的形象。首先说表情。教学时,教师的表情要随着文本内容而改变,但在面对学生则应始终面带微笑,这样学生会觉得教师比较亲切。特别是在提问时,教师如果客气地对待学生,就会让学生觉得温暖,有利于缓解紧张的课堂气氛。其次说眼神。教师的眼神要使学生感到亲切中有严肃、肯定中有期待、否定中有鼓励、容忍中有警告。再次说手势。手势要与口头语言协调一致、与所表达的内容协调一致。如畅谈理想、展望未来、讴歌光明和鞭挞黑暗时,手势就具有象征性、情感性,动作幅度和力度应强烈些。手势要有艺术感染力、有韵律感,这样才能使它们在视觉上产生一种美感。最后说教师形象。站在讲台上的教师应该精力十足,服饰得体,表现出对生命的执著和对生活的热爱。语文教师应当注意教学中的面部表情、动作,善于控制自己的身体姿势、站立位置、手势等肢体语言,充分发挥目光的教育功能,使更多的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积极关注”。源于:论文提纲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如果这些肢体语言运用得当,不但可以加强教师的语言表达效果,而且还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感情的爆发。比如在学习马丁·路德·金的《 我有一个梦想 》这篇文章时,教师语言要慷慨激昂,眼光要坚毅,肢体语言要硬朗,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声音和肢体语言就可以体会作者当时的情感。相反,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目光呆滞、语言平淡,只能让学生觉得课堂枯燥乏味,这对教学是十分不利的。

四、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是一种很好的情感教学方式。具体来说,就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制作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画片,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用情境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有独到之处。
例如,在学习李白的《 蜀道难 》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有关蜀道的视频和图片,也可以让去过四川的同学谈一下自己在经过蜀道时的亲身感受。这样,才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才能更好地体会什么叫“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体会蜀道到底“难”在何处。这样的情境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想。
创建教学情境时要注意从挖掘教材内涵出发,通过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来帮助创设。创设教学情境只是第一步,教学中还要通过各种教学环节的配合,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他们的共鸣,发挥出情境教学应有的作用。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教学方式起到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挖掘和发现更多更生动更实用的情感教学因素,开拓更多的学习空间,积极使用情感教学法来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灌云县杨集高级中学,江苏 灌云,22222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