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嘘声“下水文章”,让作文课不再有嘘声

更新时间:2024-03-20 点赞:4617 浏览:1078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问题的提出

在作文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教师往往就某个作文题的审题、立意、选材、结构安排等天花乱坠地讲出一大堆道理,等到学生写作时还是无从下手,课堂上嘘声一片,学生很是头痛。究其原因,很多教师只注重写作知识说教,只会纸上谈兵,而忽视了切实的写作示范。知识转化为能力,要有一个梯度适合的示范迁移过程,而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个过程的铺垫,这是作文教学中的一种通病。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和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倡导,教师要教学生写好作文,自己先应“下水”写作。顾之川也说:“一个语文教师有写作体验和没有写作体验,对学生的写作指导,效果大不相同。没有写作体验,教师的指导往往隔靴搔痒;有了写作体验,教师的指导就能对症下药。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注重亲身体验。体验,不仅指学生,教师也要体验。师生的共鸣往往产生于共同的体验,而共鸣是教学的崇高境界。”多年来,为实践这一设想,笔者以所带班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用“下水文章”作写作示范,进行作文教学研究。

二、关于“下水文章”的界定

刘国正先生说:“你要教会学生写文章,自己要先乐于和善于写文章,教起来才能左右逢源。犹如游泳教员自己要专于游泳,钢琴教师自己要精于弹琴,道理是很简单的。”他还说:“但看我们的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无一不是文章能手,他们的教学艺术和文章艺术是相辅相成、水融的。”
到目前为止,笔者还没有见到对“下水文章”的一个科学定义。有人还以“限制学生思维发展”、“熄灭学生的思维火花”为由,对“下水作文”提出过质疑。认为“下水作文”就是同题作文,即老师布置学生写什么样的作文,自己也来一篇做样子。质疑“下水作文”是否会成人化,使学生无法达到真正的写作目的。
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认为,“下水文章”就是教师为了给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想给学生比教材更切近一些的示范、自己先写的示范之作。

三、具体操作

1. 阅读教师的“下水文章”,在欣赏中接受写作知识

根据写作教学的实际需要,笔者常常把自己的“下水文章”(最好选择自己在报纸杂志上发表过的,也可以是没有发表过的)印发给学生阅读品味,然后先让学生说说议议“下水文章”在选材、立意、布局谋篇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特色,最后教师现身说法,归纳分析讲解有关的写作知识,把自己写作中遇到的诸如选材、立意、结构安排等方面的想法讲解给学生听。这样,学生特别乐意接受,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写作兴趣和写作动力。

2. 对照“下水文章”,体会写作门路

作文教学中,笔者常常根据实际需要,选用与要求切近的“下水文章”读给学生听,同时就文章的选材、立意、语言、结构安排等方面作必要的讲评,然后,要求学生把听到的文章用书面形式复述出来,再将学生的“听述文章”同“下水文章”作对照,进行自改或交换修改。
笔者任教的学校旁边建起了规模宏大、设施完备的茶果市场,可开业不到一星期就销声匿迹了;而在相距仅2公里外的公路边自然形成的茶果市场却日趋兴旺,生意兴隆。笔者以这个素材为例,启发学生讨论:为什么相距仅2公里的两个茶果市场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这个材料选用何种体裁来写比较合适?结构如何安排?讨论分析以后,要求学生先列提纲,然后根据提纲打草稿。等学生写好后,笔者把自己发表在《萧山日报》上的“下水文章”——《两个市场两种结果》读给学生听,让学生对照修改,也允许学生有新的观点。这样教学,学生自然体会深刻。然后进行二次作文,要求学生根据身边出现的某一现象,把自己的想法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模仿写作,效果自然不错。

3. 模仿“下水文章”的写法,提高写作技巧

教材中有的范文与学生写作实际距离较远,而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设置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又缺乏供教师指导学生写作的范文,为更好地启发学生写作,笔者提前写“下水文章”为学生作示范。如学生参加春游或秋游活动后,要求“写一处名胜古迹”,笔者就以“下水文章”《越王峥》(载《萧山日报》)作为补充范文进行阅读讨论。通过讨论,学生懂得写景要注意一定的方位顺序,结构可采用“总—分—总”的样式,把自然景物与传说结合起来,用生动的语言来说明。然后,要求学生进行模仿写作,写一处自己曾游览过的名胜古迹。再如,教学生写一事一论的议论文,笔者同样引入自己的“下水文章”《走出金钱与成绩结成的怪圈》(载《萧山日报》),进行阅读讨论,学生从中悟出了这类文章的写法: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段体结构来组织文章,然后要求学生仿照例文,针对生活中某些现象作具体分析,写一篇一事一议的议论文。

4. 借鉴“下水文章”的框架,提高选材能力

作文教学中,学生往往有了材料找不到合适的结构框架,有了结构框架找不到合适的材料。笔者曾经搞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最感为难的一是缺乏作文内容(即材料),二是作文训练模式单一,限制太死。换句话说,有了题目,找不到材料;有了材料,不适用于规定的命题。为此,笔者就作文训练模式作了一些探索。一是优化作文内容,设计的命题尽可能让学生有内容可写,贴近学生生活;二是改革训练模式,每学期花上几节课对“下水文章”进行“偷梁换柱”。比如,笔者把题为《爱,就一个字》的“下水文章”印发给学生阅读,让学生懂得这篇文章的框架是总—分—总三段体结构,主体部分是并列式结构,材料是以片段的形式出现。然后要求学生借鉴“下水文章”的总分总框架,“偷”我“下水文章”的“梁”,换上自己的“柱”,即换掉笔者文章中“电话”和“散步”两个片段。类似的,把笔者的另一篇“下水文章”《初三生活剪影》中的“苦”、“辣”、“甜”三个片段的材料换掉,要求学生再增加一个片段“酸”。

四、实践效果及分析

笔者在作文教学中,用“下水文章”作写作示范,按年段渐进的方式,由“扶”到“放”——初一年级扶着走,初二年级扶放结合,初三年级放开走。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水平均有了明显的提高。我们对效源于:毕业论文指导记录www.618jyw.com
果进行分析后,得出了以下认识。摘自:毕业论文前言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