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高职高学生道德行为调查与

更新时间:2024-02-02 点赞:6064 浏览:2075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抽烟容易形成难以改掉的习惯,并且抽烟爱好者多数存在认知上的偏差;在教室内乱扔垃圾者,在不同层级之间的认知差异不明显,而与完成事件的内心信念有关;社会负面因素和正面因素分别对学生心理产生明显的消极倾向和积极倾向;要解决道德问题,需对道德现象作细分研究,实施与学生个体存在最大适切性的方案;利用榜样教育法,需选择多层次、多类型的榜样,以便适合具有不同取向的学生,让每个学生在道德认知及道德行为上均有机会得到发展。
关键词:层级差异;分级细分研究;适切性
1002-7661(2013)07-136-04

一、问题的提出

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据首要地位,已是世界众多国家的共识。
我国,2007年6月发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纲要》中指出以素质教育为主题。坚持教育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素质教育贯穿于各级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英国,20世纪80年代,英国教育部颁布了道德教育《大纲》,规定学校必须向学生传授道德价值观。英国全国课程设置委员会主席大卫.柏斯卡说:“教育不能与道德相脱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日本,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于1988年在其发表的教改报告中指出:“能否培养出道德情操和创造方面都足以承担起21世纪的日本的年轻一代,将决定未来的命运,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学校的道德教育。”
在美国,1990年2月在华盛顿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正式通过了乔治·布什总统签署的《关于全美教育目标的报告》,明确要求全美“所有学生都要参与提高和显示良好公民意识、社区服务和责任心的活动”,“美国的每所学校都要实现无毒品、无暴力,并提供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有纪律的井然环境”(参见焦焕章、徐恩芳:《关于国外学校德育的若干考察》,《比较教育研究》1995年第5期)。波士顿大学道德和品德教育发展中心主任柯文·.瑞安说,如果品德教育运动失败了,“我预言这也就是公共教育的死亡。社会将不会忍受不涉及价值观念的教育。”他还认为,“学校不仅仅是把一帮子人都管起来的地方,学校是社会的中间地带,是教人如何彼此相处的地方。道德语言必须成为中心。”(参见【美】柯文·瑞安、彼得·格莱尔:《美国学校德育的现状与改革》,《外国教育研究》1993年第1期)民意测验表明,瑞安的这种看法得到了公众的广泛支持。
在各国政府及相关机构的高度共识下,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是否就可以血气通畅,成效卓著了呢?事情并非人们期望的那样。相反,由于德育教育更趋复杂性,使得德育教育的成效受到了多重挑战。
德育教育的复杂性至少包含下面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道德概念具有时代性和区域性。如30年前,在公共场所抽烟、乱扔烟头完全属于正常并且无可非议。不仅如此,如果有人把烟头扔在地上并用脚踩灭还会得到人们的好评。如今这些行为早已被定为陋习并根据程度还可上升为道德问题。又如贫困落后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对道德问题的界定也是不一样的。即使同一个时期在同一个地区,人们对道德问题的界定也各不一样。对于抽烟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有的可以上升为道德问题,有的只能说是道德相关问题。默认的标准不同界定也就不同;另一方面,由于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相同的行为问题却有不同的因果关系。
鉴于上述原因,我们在实际操作中逐步行成了本研究特有的方法,叫做“分级细分研究”。运用效果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
这里所谓的道德行为分级细分研究指的是: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到道德行为根据程度不同具有层级性;另一方面,道德行为的每个层级所涉及到的每个个体的表现形式及发生原因又各不相同。分级细分研究让我们对学生的行为问题不再作盖棺定论式的道德定位,而是更倾向于对学生的个性化方向的考量。我们运用分级细分研究在与学生多次交互作用中,得到了同学们的广泛接受和肯定。充分体现了分级细分研究的可操作性源于:论文参考文献www.618jyw.com
和有效性。我们的精细工作,一次次感动到了学生的心灵深处。反馈的效果又一次次鼓动着我们的工作热情,催生着我们进行新尝试的冲动。

二、研究过程

1、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由富阳市职业高级中学高二学生。4个专业共280名学生。抽烟问题有效样本容量为215;教室内乱丢垃圾现象有效样本容为203;社会消极因素及积极因素对学生心理倾向性的调查,有效样本容量为214;道德水平阶段性调查有效样本容量为212。

2、调查工具和方法

为了使部分道德现状的调查更完整、更准确,我们访谈了多位班主任和学生。根据了解的一手资料和我们预设的构想,编制了七个问题及四个问题情景。最后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及访谈结果进行细分研究
为了使调查结果更真实、更可信,为了使我们在明察暗访中得到学生的配合,不至于抗拒,我们在作问卷调查或个别访谈时先作两方面的说明:第一是的保密措施;第二是,即使我们碰见了学生中的不良行为也不记录、不上报,仅作制止而已。在让学生充分信任和放松的条件下进行答卷或个别访谈。
(1)四个问题情景为:
问题前景一:8月26日中午在江苏省如皋市石庄镇西边的张黄立交桥上,一位骑三轮车的老太太不心小翻车,被自己的三轮车压在底下。随后一辆牌号是苏F29171的大巴靠边停下,驾驶员殷红彬下车移开三轮车扶起了老太太。事后老太太却一口咬定是大巴车刮倒了三轮车。8月28日央视新闻频道报道称:是大巴车撞倒老太太后逃逸。后来,幸亏车内的监控记录还了驾驶员一个清白。
问题前景二:(12月6日钱报) 每一年的圣诞树亮灯在国外都是个重大的仪式,点灯的人要么是政要,要么就是名人。昨天晚上5点半,位于杭州教工路的EAC广场上9米高的圣诞树也亮灯了,点灯的是一位很普通的基层员工,24岁的小保安张彦峰。工作两年不到的张彦峰能争取到这个机会,要说到11月20日他在例行巡逻时候的事情。那天,他在EAC国际公寓的一楼沙发上捡到了一个被遗忘的装有数万美金的LV手提包,他马上拿到了失物招领办公室,失主拿回包时,拿出了5000元酬谢。小伙子拒绝了:“应该做的,别人的东西无论多少钱都不能拿。”为了表扬张彦峰,这一次点灯的形象大使就选择了他,作为一件精神奖品。问题前景三:1966年10月10日凌晨2点,一列从南昌开往北京的764次列车途经杭州,正风驰电掣般地驶过钱塘江大桥。在764次列车驶上钱塘江大桥时,蔡永祥借着机车头灯光,发现前方不远处的钢轨上横放着一根大的木头。蔡永祥迎着呼啸而来的列车,抱起木头翻向轨道外侧。“但是,火车速度很快,根本来不及跑!”旅客、大桥、列车脱险了,蔡永祥却将一腔热血洒在了岗位上。
问题前景四:去年9月21日富阳日报以《用生命编制爱的谎言 只为许儿子一个将来》为题,报道了胥口葛溪村村民汪月红,为了让儿子能够安心学习。瞒着儿子,强忍了4年半的病痛。当儿子终于顺利走进大学校园,汪月红却拿着病危通知单住进了医院。……今年12月6日富阳日报又以《这位好心人 到底是谁?》为题,报道了一位匿名好心人通过转转周折,弄到了汪月红儿子的卡号。在去年9月底先转交1800元摘自:毕业论文格式模板www.618jyw.com
钱到汪月红家后,又以每月300元钱打入汪月红儿子的卡内作为生活费。
(2)七个问题
1)本学期,你在教室内乱扔垃圾的次数大约是__次。请说说乱扔垃圾的好处和坏处。
2)请形容一下你抽烟的程度:初中从不抽烟有烟瘾;高中从不抽烟;有烟瘾。你吸烟的原因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好奇 B.跟随 C.社交 D.空虚 E.烟瘾 F.其他
3)情景一对你的教育倾向是:以后助人会更消极更主动
4)情景二对你的教育倾向是:以后助人会更消极更主动
5)对情景二中的好人张彦峰,我会赞美但不仿效仿效
6)对情景三中的英雄蔡永祥,我会赞美但不仿效仿效
7)对情景四中的匿名好心人,我会赞美但不仿效仿效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对吸烟行为调查结果分析

抽烟7个级别划为四个层级,其中第别划为第一层级,属从不抽烟者;第2、3、4级别划为第二层级,属初学者;第5、6级别划为第三层级,属对有好感者;第7级别划为第四层级,属有明显烟瘾者。关于抽烟问题调查收到有效回答215个,其中,男生150份,统计结果如表1;女生65份,统计结果如表1,表2。
从表中可看出:男生从不吸烟的人数占男生总数的36%,也即吸烟人数为64%,其中有明显烟瘾占1

6.7%;女生有10.8%的人数吸过烟,都为初学者。

从吸烟主要原因来看,不同级别间有明显的差异;初学者主要集中在跟随,其次为社交和好奇;而好感者主要原因为空虚和社交,好感者已明显表现出对的需求;有明显烟瘾者与好感者有类似的原因,只是烟瘾者有相当一部分人完成了从空虚为主到烟瘾为主的转化,使抽烟行为更加稳固。
那些认为依靠搞社交或用填补空虚,都是认知上的错误。首先空虚并非是因为不抽烟而造成的,是只是一种刺激物,消除不了内心空虚的根本原因。并且根据本次调查统计显示,因空虚而抽烟的18位男生和1位女生均在初中就开始吸烟。其中有17位的抽烟程度有了明显上升。这说明从初中吸到高中,并没有填补掉内心的空虚,而吸烟的程度却加重了。另外,以为主要形式搞社交的已是20多年前的事了。现在抽烟有害健康,有害社会已是全社会的共识;抽烟早已成了社会的边缘文化。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限制吸烟的新规逐步出台,吸烟现象的终结是迟早的问题。
另外,我们把从初中到高中的吸烟情况作了对比统计(如下图),初中吸烟共73人,其中有68人到高中继续吸烟,有5人进入高中不再吸烟;而高中吸烟的96人中有68人是初中传承下来的,占高中吸烟人数的71%。也就是说,在初中产生的吸烟人数远远超过在高中新增的吸烟人数。据我们进一步调查,原因在于初中学生大多为通校生,活动范围的自由度比较大,常常脱离学校和家庭的监管,容易染上不良习气。
s
女生中抽过烟的占10.8%,这个数字出乎意料,多数班主任也觉得难以置信。女生抽烟的现象,在校园内从未发现过。我们通过私下了解到,女生抽烟均是在野外或网吧与男生在一起的情况下,在没有学校监管的环境下抽烟的。
根据我们守株待兔式的暗查显示,学生为抽烟而避开学校监管的最常用对策是进入学校的监管盲区。学生最觉安全的地带是:厕所、学校空室、一些死角等…。女生却选择更安全的地方——校外的某些隐蔽处。
从调查结果看,至少可以得出以下两点:(1)在抽烟人群中,层级越高,有认识偏差的比例也越大。或者说,有认知偏差的人会在抽烟问题上陷入更深;(2)初学者中,以跟随者居多。这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好多坏习惯就是这样跟出来的。这种跟随现象在心理学意义上就是从众心理;(3)学校和家庭的监管盲区是学生吸烟的主要场所。

2、对教室内乱扔垃圾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把乱扔垃圾者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为从不乱扔垃圾者,属不扔者;第二层级为扔过1至3次,属少扔者;第三层级为扔过4次或4次以上,属多扔者。对乱扔垃圾的有效回答共203份,其中女生59份,统计结果如表3;男生143份,统计结果如表4。
从表中可以看出,两个层级之间在对乱扔垃圾的的认知上差异不明显;在乱扔垃圾次数较多的层级中,男生比例为55%远高于女生的31%。我们在现场观察中也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要拿着手中的垃圾走到较远的垃圾箱旁,然后把垃圾扔进垃圾箱内,在整个过程中男生的坚持性远低于女生。在平时各种打扫室内、室外卫生的活动中,女生也表现出比男生更坚持、更负责任心。对于男、女生在卫生表现上的差异,我们认为主要有下列两个原因:(1)女生比男生有更好的卫生习惯;(2)从长期的卫生习惯中女生形成了比男生更坚强的内心信念。这里所谓的内心信念是指:对道德义务的真诚信仰和强烈的责任感。
到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1)不同层级之间,乱扔垃圾的行为差异与认知差异相关性不大;(2)乱扔垃圾的主要原因:部分因素取决于习惯的养成。更关键的因素是人们内心的信念是否坚强。源于:论文例文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