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浅谈新课改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网

更新时间:2024-03-26 点赞:6343 浏览:2108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我们知道阅读在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认识世界和自我、发展情感和思维、得到审美体验和享受等方面的功能是其他信息手段所不可替代的,而阅读的质量和品位如何则与阅读教学关系密切。事实上,我们的课堂教学往往缺乏对阅读活动的正确认识和阅读能力的正确培养,我们的一贯做法是教师深刻挖掘文本,层层解析教材,教师单方面讲得天花乱坠,投入到文本的精神世界之中,却没有关注学生的切身感受。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对教师的忘情表演只记住了作者简介、时代背景、故事大意等虚浮知识,而并没有以文字为媒介同作者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情感交流,产生个性化的阅读。学生学得不亦累乎,结果却是不仅对闪烁着人类智慧与灵性光芒的文本无动于衷,而且由于没有阅读能力和宽泛的人文素养,当面临一篇全新文章让其自行阅读时便不知所措。那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应如何认识和实施有效的阅读教学呢?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确立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现代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阅读教学也不例外。课堂中的阅读是学生认知的过程,是获取信息的过程,是与作者交流的过程,因此必须是学生自己的行为,是谁也不能取代的。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进行自主性学习。新课程标准把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摆在了显著地位,我们就要依据自主性学习理念在阅读教学中实施自主性阅读。自主性阅读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是指在阅读教学中以学生的主动构建为特征的有效阅读。它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需要,帮助学生把需求转化为明晰可行的目标,宏观联系学生已有经验,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的思考方式和学习策略,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进行学习效果评价的过程中注意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阅读信心。

二、要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机和强烈兴趣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学生在思想和意志上去努力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直接促进其学习效率的提高和智力的发展。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效地诱发良好的学习动机,激活学习的主体,使学生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当然,这要运用适当的策略。比如,为了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在呈现学习任务时,教师要提供具体的、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目标。这将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制定不同的目标和任务,以行为成功来强化其学习动机。我在阅读教学中的一个做法是叫学生写阅读材料读后感。对学生、特别是阅读处于弱势的学生来说,他经过努力写出读后感,我给他的闪光点(哪怕只有一两处)以较高的评价,他就会由衷地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和自信,逐渐对阅读产生兴趣,从而更努力地进行阅读。

三、要实施多样的训练形式和高效的读书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科学、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要想取得阅读教学的成功是不可想象的。首先,要明确各种训练形式的特点、开展丰富多样的阅读训练:
1.朗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流畅、有表情地朗读的能力,加深理解课文内容。这里十分重要的是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它不但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读音、读法、语气、语调,还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增强学习,从而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
2.默读。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默读训练,这有利于学生熟悉、理解课文内容,有利于加快阅读速度和思考问题,能使学生边读边想,提高理解能力。
3.略读。又称浏览,指快速阅读文章以了解其内容的阅读方法,这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快速阅读技能。它要求学生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大意。
4.精读。精读是在教师指导下重点阅读,一般要选择文章的难点。精读和评析往往同时进行,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获得完整系统的语文知识,从而把握阅读要领,提高阅读能力。
5.比较阅读。就是对照研究相关文章,认同识异,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做出鉴别、判断。这样阅读,能更客观、准确地解读文章,获得更全面、深刻的理解,更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
其次,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很重要,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探索了语文阅读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剖析了许多教学原则,实践了以下五种方法:
1.循序阅读法。阅读要按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顺序。读懂一本书后,再读一本书。如果好高骛远,求近效,则读了犹如不读。强调要有科学计划,不可急功近利。
2.体察阅读法。这是要将书上的知识、理论体现在自身行动上,考察体验自己能否如此践行。即读书不可为了读书而读书,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3.专静阅读法源于:论文的写法www.618jyw.com

。即读书时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刻苦用功,自逼加压。时间上抓紧,精神上振作,有一种顽强拼搏、锲而不舍的狠劲,因为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如此,才可能出成果
4.目标阅读法。阅读之前给自己确定一些具体目标,然后针对这些目标完成阅读的全过程,即目标阅读法。它有层层推进、反复阅读的特点,可较全面地清扫文章中的障碍,很适合自学新课和疑难文章。
5.重点阅读法。根据学习需要或阅读者的知识水平,有选择地阅读文中的重点、难点或重点文章,捕捉陌生知识点,称重点阅读法。该法针对性强,省时省力,适合于复习旧知识和自学与课文相似的文章。

四、要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等同”,因此,必须切实搞好学生的课外阅读,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可以将课堂上的阅读技巧加以运用、提高,还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人文知识。没有课外阅读,课内阅读就会变得干枯、单薄。课外阅读不应局限于教育部推荐的中学阅读书目,而应有限度地再行扩展。教师不仅要依据实际指定一定的课外阅读范围,而且有必要进行引导、帮助。为此,我在班级中成立了课外阅读小组,给他们提供难易程度适度的阅读材料,内容涉及故事、人物传记、戏剧、小说、诗歌等。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组员间的相互影响,在组内营造氛围;利用各组间的相互竞争,在班内促进阅读。我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美文摘抄”、“读书心得”、“故事接龙”等比赛及专题辩论等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阅读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很多,笔者只是做了一个粗浅的探索,希望通过阅读主体、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范围这四方面的教学思想和行为的改进,使阅读教学的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使语文素质教育结出更多的硕果。
(责任编辑 韦淑红)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