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几种“几种重要金属”公开课引发一些反思

更新时间:2024-04-02 点赞:5107 浏览:1270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过去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这是课改的重要理念。
关键词:自主探究 合作探究 实验探究
一位年轻教师在一次公开课上,用实验探究方法,探究几种重要金属的性质,受益匪浅,从中得到的感悟与几点反思与大家分享、探讨。

一、教学设计思路

教师首先用一个金属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让学生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分析得出金属反应的实质,做还原剂,失电子,表现还原性。引出课题,来探究几种重要的金属的性质。接着让学生画出Na、Mg、Al三种金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它们的原子结构特点及我们对这些金属的了解,分析得出三种金属还原性强弱的预测,再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选取可行性高的方案进行演示实验验证,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验证预测,得出正确的结论。然后总结几种金属的性质。最后评价各个小组学习过程情况。

二、教学过程

1.预测
让学生画出Na,Mg,Al三种金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它们的原子结构特点分析得出,最外层电子数都少于4个,易失电子,表现还原性。接着又引导学生,预测其还原性的强弱。学生得出两种预测。
预测一:还原性:Na>Mg>Al(根据金属的活动顺序表)。
预测二:还原性:Na

2.实验设计方案

各小组共拿出两种方案,在教师的引导下又补充两种。
(1)三种金属分别与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反应。
(2)三种金属与一些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3)三种金属在空气中的燃烧反应。
(4)三种金属与水的反应。

3.实验探究

教师选取了实验现象明显的方案在学生中间进行演示探究:
实验探究一:三种金属与水反应
先展示保存在煤油中的钠,然后用镊子取一块金属钠,并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让学生立即观察断面的颜色,然后将其放置在空气中,继续观察断面颜色变化。然后向一个大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滴几滴酚酞,然后切一块黄豆粒大小的钠块,擦干表面的煤油,投入烧杯,观察实验现象。然后把打磨好的镁条和铝箔放入另两个盛有水的烧杯,同时观察现象。
当钠投入水中时,在水面上燃烧起来,产生火焰伴有大量的烟并很快消失。然后教师又重做了一遍这个实验结果现象不同,让学生分析原因。学生结合预习得知,前者是因为没有擦干表面的煤油,煤油引燃。同时根据后面实验的现象,逐一分析现象,确定钠与水反应的可能的产物及钠的物理性质。根据现象得知产生了气体,让学生设计方案验证气体产物,并写出该反应。后两个实验现象不明显,给两个烧杯加热,继续观察现象。放镁条的烧杯中,加热后水沸腾后继续加热镁条附近有很少的白色物质生成,而铝箔加热后水沸腾了,继续加热也没现象。
选一小组的代表,描述现象并根据现象得出结论。
得出:预测一正确。

4.得出结论

根据实验探究现象,分析现象,得出三种金属的还原性强弱。
评价各个小组本节课的表现,同时也表扬了本节课表现突出的学生。

三、几点反思

反思一:该教师的教学设计以实验探究展开,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反思二:过程开放,关注细节。在取用钠时,首先展示钠的存放,让学生思考钠为什么放在煤油中,得出钠的一些性质。然后用镊子取出一小块钠,观察颜色状态。老师又用小刀切去表面物,让学生观察断面颜色及其在空气中的变化。引导学生分析钠的活泼性及在空气暗这一现象,最后将剩余的钠块放回原试剂瓶。
反思三:实验探究,安全第一。
反思四:课堂出现意外或失误,不要回避,积极应对。
反思五:在研究教材的同时,多尝试、探究。
反思六:适时设疑,追问。
反思七:要注重课堂评价,使评价成为体系,形成习惯,激励鼓舞鞭策学生。
本堂课节源于:论文网www.618jyw.com
奏一气呵成,听着自然流畅,在探究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为探究者,其主要任务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发现,感受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在其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教师为引导者,启发诱导,适时点拨,设疑,诱导探究的方向,使课堂活起来,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