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锤炼《锤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活动化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2-27 点赞:10354 浏览:367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 教学理念
1.1 基于“新课标”的要求,教师指导写作时,应“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 ,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为此,教学时应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
1.2 考纲把“文采”列入发展等级之一,要求考生写作“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这表明该单元的教学在整个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2 教学目标及时间
2.1 通过对一首同题诗《登鹳雀楼》的对比阅读,让学生懂得:语言与思想二者,既 密不可分 ,又有不完全相同的地方。从而明了什么样的诗或文才叫有“文采”,水到渠成 地介绍“文采”在文章学里的含义。这是教学的重点之一。
2.2 通过呈现有文采且有较高思想内容的一些名言警句的片断,让学生在赏析中懂得“文质统一,不可偏废”的道理。并告诫学生万万不可仅仅重视了“文”而忽视了“质”,或者相反。“文采”是文质统一体、是语言和思想的有机结合体。这些都是教学的难点之一。
2.3 通过对印发的名作《你还会浮躁吗?》的赏析,就同班同学的三篇《说 ‘浮躁’》的习作在“文采”方面存在的优缺点进行评说,归纳出“锤炼思想 学习写得有文采”的途径有那些方面,并规定用“XX美 ”的格式进行。总结出 “文质统

一、,不可偏废”的关于“文采”的原则性的结论。此为本堂课教学的重中之重。

2.4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马克思主义文风 、比较先进的正确的思想 、比较厚实的写作素养,养成学生在今后的 写作实践中锤炼思想、驾驭语言并重的习惯和能力 。此为教学的远期目标,此次只是起到示范、熏陶作用。

2.5 以上目标一课时完成。

3 教学步骤及方法
3.1 导入:今天这堂课,我将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锤炼思想 学习写得有文采”这个写作专题。同学们,你们一定会有这样的体会:当读到一篇思想深邃、文采飞扬的文章时,你们会拍案叫绝,觉得读此文真是一种酣畅淋漓的精神上的享受。可是在享受这种“心灵的鸡汤” 之余,同学们是否意识到:所读的那篇文章是以什么取胜:仅仅是文采?抑或只是思想?还是二者兼而有之?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在下面的诗歌中去寻找答案吧。因为诗歌的语言在文采方面比其它文体更具有代表性。

3.2 师生互动环节。

3.2.1 请同学们比较王之涣 的诗和任遂虎教授仿王诗而戏作的诗二者在“文采”方面有何差异?谁的诗有文采?何谓“文采”?齐读后再品评。
登鹳雀楼 (王之涣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任遂虎 )
太阳靠山没,大河朝海淌。
想要看得远,再往高处上。
明确二者之区别:王诗有文采,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色彩艳丽,有黄有白,醒目耀眼; 二是境界阔大,气象万千。黄河从山西鹳雀楼到山东入海口,绵延数千里,非登高望远者,所能见 也 。此是夸张手法,并不是真能所见黄河入海之情景。三是用词准确 。“依”字生动有情意。“入”字“穷”字分别写出了气势,写出了视野。四是音韵铿锵。“依”字, 悠长,“尽”字,短促,“流”“楼”两字,押“十一尤”韵, 清亮 。五是意蕴丰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所蕴含的哲理 令人深思:既可以 说是百尺竿头,更上一步 ; 又可以说是学习成绩好上加好;还能可以说是 所做的工作精益求精;甚而至于可以说是祖国面貌新,又日新。此点让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畅所欲言,充分发表意见,不必定于一尊,允许多元解读。当然要言之有理。
任教授为了阐明文采而戏作的那首诗当然毫无文采,它无色、无味 ,无境界、无意蕴 、无修辞 ,它思想冬烘,味同嚼蜡 ,不过是徒具声音的、油滑的文字游戏罢了。此点显而易见,不必费过多的唇舌。
教师小结: 刚才同学们品评源于:论文致谢范文www.618jyw.com
的那两首诗,王诗有文采,任诗无文采,同学们说得好。那么什么是文采呢?文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个义项,请见发下的“导学案”。这里 从另外的角度解说解说。“文采”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典雅艳丽和令人赏心悦目的色彩和风格。一般来说,一篇文章的文采主要通过其优美的语言表现出来。因此,适当地修饰语言是可以达到增加文采的目的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没有脱离了语言的思想,也没有不表达任何思想的语言。有了明确的 观点和清晰的思路,语言表达才会顺畅,抓住了事物的特点,语言表达才会生动。因此,今后 同学们写作文章一定要锤炼思想,讲究文采,文质并重,不可偏废。文与质各是什么?二者的关系如何?这个问题下面结合例子再讲。
3.2.2 我们懂得了什么是文采,下面请同学们看看一些有文采且有思想的名言警句,体会其文与质是如何统一的 ,也就是说思想和语言是如何水融的。先小组交流,然后每一小组推举一个同学来发言。
①教师讲解文与质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把分析的利器交给学生。文与质是传统文论中一组相互对照、相互关联的范畴。其含义有二:一是从形式与内容的层面,”文” 代表辞语、结构、技巧等形式因素;“质 ”代表思想、情感、主旨 等内容因素。二是将二者看成文辞问题。从表述的色彩、风格层面 。“文”指语言形式富于文采,辞藻美丽;“质”指文章形式自然质朴,不求藻饰,此指第二种情况。《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它的意思是质文统

一、不可偏废。

②学生结合印发给他们的如下面呈现的语言材料,领会其材料的意蕴,体会其材料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学会从文与质两个方面去审视和掌握写作中的材料如何做到文质兼美、思想与语言共好的锤炼思想和语言的处理方式和技巧。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例一:快乐要悲伤做陪,雨过应该就是天晴。如果雨后还是雨,如果忧伤之后还是忧伤,请让我们从容面对这离别之后的离别,微笑地寻找一个不可能出现的你!源于:论文范文格式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