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背诵让古诗文背诵不再令人“头疼”

更新时间:2024-03-01 点赞:6531 浏览:2133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在实际教学中同样一篇课文,有的用30分钟就背下来,有的可能1小时都背不下来,这就是方法的问题了。科学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他们在更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下面我将从抓古文关键词语背诵、配上画面创设情境背诵、根据古诗文的线索背诵、采用多次背诵法、进入课文角色背诵五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情境背诵线索角色联想记忆
1003-2851(2013)-03-0207-01
古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灿烂的明珠,源远流长的古诗文是祖国文化经久不衰的瑰宝。那一曲曲动人心弦的诗词给了我们美好的享受;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给了我们无尽的教益。正因如此,古诗文背诵默写也作为中考必考的范围。通过几年教学我探索出了几种更科学的背诵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抓住古文关键词语背诵

这里所说的关键词语,一是指句段的领头字,背诵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篇已能背诵的文言文,再次背诵时往往在某一段的开头卡住,这时,如有人提示一下领头字,就能很快地往下背。这说明领头字有诱发思维、帮助记忆的作用。二是指容易联想背诵内容支撑点的关键性动词。如背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历数担当重任的人遭受艰难情状的句子,可以抓住“苦”、“劳”、“饿”、“空乏”、“拂乱”等词语。根据这个思路,不但有助于记忆,也有利于今后对材料的提取、运用。

二、配上画面、创设情境背诵

有些课文景物描写如诗如画,人物刻画栩栩如生,读了课文,文中的画面在头脑中就像电影镜头一样,自然而然地出现,从而产生联想记忆。如《醉翁亭记》一文的二、三两段,作者在这两段中分别描绘了两幅画面,一是风景画,即朝暮四季图;二是风俗画,即“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若能将这些山水风光、游人活动、个人情感等画面印记于胸,就能快速成诵。又如对李白的《望天门山》一诗,也可按诗的意境勾画出一幅山、水、日、帆组合而成的简笔画。这样不仅有利于对诗文意思的理解,也有助于记忆。充分利用各种手段,为他们创设一种背诵的氛围,引导他们入情入境。譬如,背诵立意欢快的诗文时,配上一曲轻松活泼的音乐;背诵反映离愁别绪的诗文时,播放一段哀婉低沉的曲子;背诵描述风光无限的诗文,配以优美的大自然画面等。创设情境背诵是我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它能创构诗境,造成特有的情境氛围,从而促进背诵。

三、根据古诗文的线索背诵

文章的写作线索有写人线索、叙事线索、抒情线索等。《桃花源记》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展开记叙,从他逢桃林、入桃花源写起,以他出桃花源再寻未果而告终,按照这一线索就比较容易记忆。背诵《陋室铭》,可按题眼“陋”这一线索来记忆,文章先写居室环境和日常生活的“陋”,再用作者的陋室与古代名室相比,写得层次分明。

四、采用多次背诵法

我曾经做过一次调查,分两组同学一起背诵《出师表》,要求都只能用一小时时间背诵准备。当天默写,两组情况差不多,但两周之后再次默写,情况大不相同。用间隔反复记忆法的那组准确率远远高于另一组。
运用多次背诵法,开始阶段间隔时间要短。例如,背《岳阳楼记》,当天课堂上背过之后,最好晚上再背两遍,最好临睡前再背一遍。第二天再背两遍,第四天再背两遍,一周后再背两遍,两周后再背两遍。这样的间隔反复,就可以变成长久记忆。

五、进入课文角色背诵

背诵《核舟记》中描述船头三人动作神态的文字,可以让三位同学分别扮演东坡、鲁直、佛印,通过表演“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佛印“卧右膝,诎右臂支船,竖其左膝”这些惟妙惟肖的动作,然后进行记忆,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背诵《曹刿论战》一文,可由三们同学分别模仿同乡人、曹刿和庄公的语气进行对话训练,然后再背诵,效果将会更好。
在古文教学中,文言文的记忆与背诵是关键,学生正处在记忆的黄金期,多背一些古诗文,不仅能丰富语言积累,而且能陶冶爱美的情趣,锻炼思维、想象、记忆等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倡导背诵古诗文,能够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源于: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www.618jyw.com
与品质培养,古诗文的背诵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想像力和创造潜能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在特别强调培养能力,体现在背诵上就是既要能记忆又要能理解,如果仅能机械记诵而不能透彻理解,就会答非所问。因此说,掌握一定的记忆方法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盛波.谈谈古诗文的背诵教学[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1998,(02).
吴翼鉴.诵读是学生学好语文的第一基本功[J].江西教育,1997,(10).
[3]孙永久.古诗文背诵窍门多[J].初中生必读,2003,(05).
[4]马晓根.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熟读背诵[J].河南教育,1997,(06).
[5]郭祥春.背诵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环节[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08).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