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探究高中数学“理由”教学设置方式

更新时间:2024-03-25 点赞:6376 浏览:212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引导讨论,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构成了当今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课堂教学过程应根据不同课的类型、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环节而灵活设置. 本文通过不同课例的分析,从情境性、过程性、方法性、变式性、引申性等方面对“问题探究”教学提出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问题探究;情境性;过程性;方法性;变式性;引申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的方式.” 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因而,“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成了当今数学课堂改革的主要形式,而“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引导讨论,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则构成了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所谓的“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应是教师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作为载体,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有目的地、相对独立地进行探索研究的一种教学方式. “问题探究”的过程实质是一个发现与提出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不仅注重学生最后的知识获得,更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的方法、能力;不仅注重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更注重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提取、收集和处理能力;不仅注重提高运用相关理论观点的能力,更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由此知“问题探究”教学方式是多样的,应根据不同课的类型、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环节而灵活设置.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这对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好数学有很大的作用. 在教学中可设计一个学生目前无法解决的问题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起到启示诱导的作用. 如在进行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教授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已知△ABC,其中AC=1,过C点作CD⊥AB交AB于D点. 小明发现:当∠A=30°时,CD=;当∠A=60°时,CD=>. 所以,小明得出一个结论:∠A越大,CD也越大.这个结论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学生在对图形的分析过程中发现角A的三角函数值与CD的关系,同时引发若角A为钝角时,其三角函数值又该如何求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情景性问题可以是一个故事、一首歌,也可以是一幅画或是一句名言、两句诗,这种小问题用的时间不多,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启动学生的思维,渲染课堂的气氛,将学生带入课堂“佳境”. 注意的是导入式的问题要小,问题不宜太难,重在将学生的思维引入一个新的情景.
“问题探究”式教学是一个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由已知到未知的认识过程,教师只设置单一的问题还不够,问题的层次性要求教师应设置出具有内在关联性强,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有梯度、有深度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感受概念的形成过程.
过程性问题应以“问题串”的形式设置为好,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知识对象化、连续化和发展化,使学生能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灵性等直观的感受、体味、领悟,去再认识和再发现数学问题.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全貌,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更有利于树立数学发展过程中的数学思想.
如在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的教学中,本人设计了一组问题串,让学生用心体会引出定理的思维过程.
问题1:平面上的两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问题2:判断如图1所示,直线a和直线b具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问题3:在空间中,若两条直线没有交点,就一定平行吗?
问题4:你能举出“不在同一平面上的两条直线”的实例吗?
(下定义:不同在任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做异面直线)
问题5:如何画两条异面直线a,b?
问题6:在初中对于两条平行直线,我们研究它们什么位置特征?对于两条相交直线,我们又研究它们什么位置特征?
问题7:对于异面直线,我们又可以研究它们什么位置特征呢?
问题8:要研究两异面直线的角度特征,需要对异面直线进行怎样的变换?
问题9:点的位置会影响角度特征吗?
在数学教学中源于:论文 范文www.618jyw.com
,重视课本典型例题的分析,尤其是方法的提炼与升华. 可避免数学教学的简单重复,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有益的. 一开始方法性问题探究都是“尝试性”的,而后才能形成“经验”.
如椭圆方程的建立有以下几个方案的探究(如图

2、图3、图4):

教师们一般是用类比圆的方程建立过程和方法介绍方案①,然后让学生证明方案②;方案③则很少涉及,实事上,方案③是问题探究的最大亮点. 如果不经过学生的一系列质疑、判断、比较、选择,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对结论就难以真正的理解和巩固,因此,通过方案③的推导,学生可以通过比较,去认识教材中建系的合理性和简洁性,进而去认识“标准方程”中“标准”的含义.
又如三角函数中“平方消元”的探究可做如下设计.
探究5:提炼方法,达成共识.
显然上述探究过程是教师根据学生自主发现的情况,让学生概括探究方法及正确表达探究结果,再要求学生运用探究获得的知识,联想迁移,举一反三的过程. 这样,“问题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把教与学,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提出问题并进行独立探索,使教师的教始终围绕学生的学展开,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习题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习题教学中,我们一般会把知识相近或方法相同的问题以“题组”的形式编拟,目的是让学生更多地感受、体验并归纳出它们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在利用椭圆的定义解题中,本人就编著了两组“探究”形式不一样的“问题”让学生练习体会,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题组一:(横向探究)
①已知椭圆+=1上一点P到椭圆一个焦点的距离为3,则P到另一焦点的距离为______.摘自:本科毕业论文模板www.618jyw.com
②已知F1,F2是椭圆+=1的两个焦点,过F的直线与椭圆交于A,B两点,则△ABF2 的周长为( )
A. 8 B. 20
C. 24 D. 28
③已知F1,F2是椭圆C:+=1(a>b>0)的两个焦点,P为椭圆C上的一点,且⊥. 若△PF1F2的面积为9,则b=________.
④在△ABC中,AB=BC,cosB=-. 若以A,B为焦点的椭圆经过点C,则该椭圆的离心率e=________.
⑤已知定圆x2+y-6x-55=0,动圆M和已知圆内切且过点P(-3,0),求圆心M的轨迹及其方程.
题组二:(纵向探究)
母题:在椭圆+=1上求一点,使它与两个焦点的连线互相垂直.
引申1:椭圆+=1的焦点为Fl,F2,点P为其上动点,当∠F1PF2=时,点P的横坐标是_______.
引申2:椭圆+=1的焦点为Fl,F2,点P为其上动点,当∠F1PF2为钝角时,点P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引申3:若在椭圆+=1(a>b>0) 上存在一点P,使得∠F1PF2=90°,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
引申4:已知椭圆+=1(a>b>0),F1,F2是两个焦点,对于给定的角α(0<α<π),探求在椭圆上存在点P,使得∠F1PF2=α的条件.
变式性问题探究的过程,是数学学习的一种基本技能.可以通过逆向思维求其逆命题;可以通过设常量为变量拓展问题;可以通过引入参量推广问题;可以通过弱化或强化条件与结论,揭示出它与某类问题的联系与区别,并变更出新的命题. 这样,无论从内容的发散,还是解题思维的深入,都会使学生体验到如何将数学知识进行变更,在解决相关问题时也能得心应手.
数学是千变万化的,学生若要做到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必须要在数学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变更. 对一些毫不起眼的基础性“问题”,进行横向的拓宽和纵向的深入.
如在学习《数列》一章时,笔者考虑到求数列的前n项和及其通项公式是贯穿整章的一条主线. 特别是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与通项公式的关系式,求数列的前n项和及其通项公式的问题,更是重中之重,于是设计了以下探究课题:
(2)提出疑问:通过改变这些元素在条件与结论中出现的位置,你可以提出哪些新的问题?(师生共同探究发现,形成多种命题,命题略)
(3)继续提问:
①抛物线y2=2px上点A,B满足OA⊥OB的充要条件是弦AB恒过定点(2p,0);
②如果O不是原点,而是抛物线上不同于原点O的定点呢?再若抛物线不是抛物线呢?OA,OB不是垂直关系呢?
(4)拓展问题:你可以把上述结论类比到椭圆或双曲线吗?
显然,这样的“问题探究”不等于一般的习题设置,它不是靠学生的模仿、套用等途径解决,它需要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 学生对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要进行表征和理解,然后提出各种可以用于问题解决的策略并进行假设检验,最后在教师指导和自己的探索下,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理念和策略.
综上所述,“问题探究”本无定法,贵在得法. 把问题视为学生构建知识的载体,把问题看成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形成的纽带,有助于引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生疑、解疑;有助于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实现知识意义的构建,乃至创新.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