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培养学生在生物教学作用中培养学生动手观察能力网

更新时间:2024-04-16 点赞:17945 浏览:735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G633.91
生物新课程以全新的的教学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生物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新课程中,生物学探究实验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地位尤其重要。许多生物学概念的建立、生物学规律的发现,都通过实验才能揭示,所以探究实验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知识的过程。探究实验的方法又是灵活多样的。其中在探究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和观察能力是最基本的方法。它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生物基础知识,掌握生物学基本技能和科学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而且对今后的物理、化学两门学科中实验基本能力的训练也大有帮助,能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求知,在探究实验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下面就生物探究实验教学中对学生动手和观察能力的培养谈点认识。

一、培养学生规范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探究实验教学的基本任务,主要体现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规范性、熟练性和创造性。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在生物探究实验教学中采取了分组分工制:4人一组的实验,2人操作,1人观察现象,1人记录,然后对调,给每个学生都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同时注意按照技能形成的规律,对学生进行操作技能的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规范的操作又是实验成功地关键,也是一个实验安全进行保证。我在实验课的教学中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以规范的操作让学生模仿

初中的学生刚刚接触生物学实验,实验的操作还不太熟练、不太规范,此时特别需要教师耐心、细致地进行示范操作,对学生进行指导。比如在"显微镜的使用"这一实验中,就拿取镜和安放来说,我一边讲道:"左手托住镜座右手握住镜臂",一边进行示范操作,学生跟着我进行实验。
在观察物像时,我在屏幕上投影:"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此时眼睛应该密切注视物镜;当物镜接近玻片标本时,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见物像为止;最后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见的物像更加清晰。"教师规范操作一步,边讲该步的注意事项,边让学生按照事先分好的小组每人轮流模仿操作一步,教师巡视,及时表扬规范操作快而且准确的学生。纠正错误操作,如用左眼观察时,纠正学生用右眼观察或闭着右眼的习惯,转动转换器时,纠正扳物镜的错误操作。这样学生很快对好光,观察到标本在视野中的图像。用完显微镜擦干净外表。转动转换器,把物镜偏两旁,放回镜箱原处。由于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亲自操作,所以大家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均能掌握,达到强化记忆的目的,为以后的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规范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而且能够保证学生安全、快速地观察到物像。

(二)指导学生预习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

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各个步骤都有重要作用,各个步骤之间都有密切的联系,既不能颠倒,也不能遗漏。在实验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验所涉及的原理的难易程度,由教师讲清楚操作原理或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既知道实验应怎么做,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串通于实验步骤之中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例如: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结构实验时,先将擦→滴→取→展→盖→染的实验步骤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看书了解每一步的涵义,圈上关键的词语,教师再讲每一步的涵义及注意的问题,然后强调注意事项。滴一滴清水,太多易外溢,太少易出现气泡。取材薄而透明透光易观察,展平防重叠,轻盖防气泡。气泡与细胞的区别,气泡圆边厚黑,中间亮白,轻压变形。这样学生很快掌握步骤、要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自己制作临时装片中的细胞,然后绘出细胞结构图。这样学生在正确的实验操作过程中,让学生也同时领悟到只有自己动手去尝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从而调动了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参与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认真的科学态度,知识也就刻骨铭心了。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有效的煅炼,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不断发展。

二、积极引导,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观察是认识自然的主要窗口,是生物实验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他的实验室的墙壁上写着"观察、观察、再观察",由于人类的不断观察,才积累了浩瀚的生物学知识宝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应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要明确观察的目的,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知觉活动,所以观察是指向性的。初中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对象或标本的观察往往带有盲目性,教师应该细致而明确地告诉学生"看"什么、怎样"看"。比如在观察鱼的呼吸时,学生都知道鱼的呼吸器官是"鳃"。但鳃的内部有哪些结构特点适于在水中呼吸,学生还不明确。因此指导学生重点观察鳃的颜色、鳃丝的形状、鳃丝在水中的舒展状况和离开水后鳃丝粘贴在一起的现象。使学生有目的的观察总结出鳃的结构特点扩大鳃与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鱼在水中呼吸。观察的目的明确了,目标清楚了,观察才能抓住重点,注意力方可集中到有关生物体。又如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就应明确要求学生观察它的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并指出细胞膜等贴在细胞壁上不易辨认;有些细胞核也不大清楚,要调节好光圈、光线的强弱控制要适当等,使学生按照这些要求去观察,减少实验的盲目性,缩短了观察时间。教师只有这样正确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才能提高观察效率,学生的观察效果才会好。
其次,教师要给学生讲一些比较容易掌握而且非常有效、实用的观察方法,在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的快"一节实验中,我在指导学生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后,要求学生设计实验,观察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的快?我为每组各准备了同样大小的一块硬纸板和一块光滑的玻璃板。通过多次的反复对比试验,学生总结出了蚯蚓在硬纸板上爬行的速度较快,是因为蚯蚓借助硬纸板粗糙的表面,展开体节和刚毛,尽情地快速爬行,且速度远超过玻璃板上蚯蚓的爬行。通过对比实验的观察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总之,随着新课程的展开,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和探索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因此,教师应在生物学教学中重视探究实验教学,充分开发生物学实验中的有利因素。教学中应通过各种手段创造条件,要开放生物实验室,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各种资源,努力做好每一个实验,让学生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得到不断发展;让学生能独立地进行生物实验,使源于:论文网www.618jyw.com
学生的生物探究实验能力不断提高。让生命活动的过程永久地留在学生的记忆中。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