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城市化对城市化背景下初中德育教育与对策

更新时间:2024-01-22 点赞:6927 浏览:2235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随着改革开放的潮流,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经济的发展使得城市的现代化突出,因而城市化的步伐也逐渐向前迈进。当然,城市化也是全球每个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这进程的背后,给人类带来各种正面或是负面的影响。就自然环境而言,当前主要明显的影响就是植被的破坏。而对人文环境来看,城市化对教育的影响不容忽视。自从“科教兴国”的战略提出,德育教育便渐渐进入人们心理。教育在上至国家、政府,下至各个家长的眼里都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针对于在城市化的背景下,探讨初中德育对城市化会有何影响以及该如何面对这些影响。
初中德育 城市化背景 管理 对策
一、引言
城市化是每个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就我国而言,在工业化迅速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大。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潮流,我国经济出现了空前发展的局面。这也近一步导致了我国城市人口数量随年增加。而由于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正是因为它的加速,它给人们带来或多或少的负面影响。今天,我们将着重讲城市化对初中教育的影响。我们先会论述城市化对教育的影响,然后讲解初中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管理的现状,最后阐明我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够对中国的中学教育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

二、城市化对德育的影响

城市化的影响,不仅仅是表面上人口的变化,还有对德育的影响等。城市化对德育的影响着重表现在对农村教育的影响。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也因此成为我国“育人”计划的重要工作之一。而能够有效地提升农民素质的主要途径便是——德育。由此可见,德育对农民的发展前途有着至关的重要性。在城市化迅速发展之前,我国的农村教育体制较之城市体制有着鲜明的独特性,它的依附于农村的现状而制定的。但是,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村德育体制显然与时代“脱节”。城市化对德育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化的价值观使得农村教育目的非正常化;
(2)农村教育脱离自然环境,更为商业化;
(3)“农民工”打工潮流使得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缺乏家长的陪伴与监护。

三、初中教育的重要性和德育教育的现状

1.初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百年大计,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奠基石”。而初中是一个孩子学习生涯中的“中转站”,它对孩子的德育有着至关性的作用。就我国现状来看,我国初中学生年龄大概为13~16周岁,它正是还是成熟与懵懂相互碰撞的时期。因而,在这个时期,为孩子日后的学习会有着基础性的影响。在这个时期,学校应该全方位培养孩子的“德智体美”,使其在小学所学的知识有所近一步了解和灵活运用,除此之外,初中德育的好坏也影响着孩子高中的德育。根据我国的调查,部分孩子离开教育的“轨道”正是由初中毕业后开始。

2.德育教育的现状

(1)孤立性。农村教育由于受地理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它往往都是每个学校为独立的主体,很少与外界相互交往。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学校生源严重两极分化,这也是学校德育教育孤立的典型表现。
(2)效率低。农村学校较之城市学校而言,学费收的更为便宜,使得学校缺乏资金。因此,学校不愿购买课桌、椅子的硬件,而不重视学校的软件建设,这从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农村学校的教育浪费。
(3)缺乏家庭教育。由于城市化的进程,它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使得发达地区愿意以高价雇佣农民工。而农民工也由于种种原因选择远离家乡,去外地打工。这使得孩子严重缺乏家庭教育。

四、初中德育教育弊端的对策

拓宽各个学校的沟通与交流渠道。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通讯方式也逐渐增加。因此,拓宽各个学校的沟通与交流渠道也显得更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除此之外,该举措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了德育教育的孤立性。
政府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教育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功不可没的地位。但是,那微薄的经费明显是不能彰显德育的地位。因此,经费的增加的很有必要的。除此之外,经费的投入,绝对能够给政府带来相应的回报,政府应懂得:“放长线,钓大鱼”的道理。
工厂给农民工安排合理的住宿:家庭教育是德育很重要的一部分。而缺乏家庭教育的孩子往往都是那些“农民工”家庭,因此,工厂若能给农民工安排适当的住宿,可以从根本上杜绝缺乏家庭教育的这个现象。
五、结束语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对各行各业都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而教育对一个国家或是一个家庭的未来发展有着根本性的影响。而作为学生学习生涯中“中转站”的初中,它必定是受到国家或是家长的高度重视。尽管城市化是人们不能阻止的社会发展步伐,但是它对德育教育的影响却是人们所能控制的。
参考文献:
\[1\]王留献.城市化进程的影响\[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3-4.
\[2\]沈洪忠.源于:高中英语论文www.618jyw.com
教育与发展\[J\].教育行业,2009,(5):3-5.
\[3\]万鹏程.陶行知教育思想读本\[J\].德育教育理论研究,2011,(1):7-8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