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探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规范化对策结论

更新时间:2024-01-24 点赞:7088 浏览:233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通过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的分析,对现阶段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规范化策略及现状的阐述,从而对小学如何更好地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规范化;有效性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在新一轮教改中,素质教育被提上议程。在迫切呼吁中国教育应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发展的浪潮声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运而生。对当代小学生来说,综合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同时,还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当代小学生掌握教科书中内容的同时,更好地融入大自然和社会实践中去,从而了解自然、了解社会;还能使当代小学生劳逸结合,培养勤动手、勤思考、勇于创新、勇于挑战新知识的能力,从而主动爱上学习,提高学习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的重要内容,是在新的课程改革促进下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它顺应当代学生教育尤其是注重素质教育的改革思潮。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中,我们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呼吁教师应当尽快转变传统角色的定位,以小学教学活动中的钻研者和创造者的身份来充当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者。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第三部分中的内容里阐述了这样一段话:“综合实践活动源于:电大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是由国家设置、地方指导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与实施的课程。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着眼于宏观指导并研制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加强管理并提供必要的专业支持。学校要根据纲要所设定的基本框架规划学生活动的基本类型、基本内容和具体活动方案。”
因而,有的学者认为:不可以没有教材,课程以一定的课程资源为前提,然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设计者对课程资源问题却没有给予较好的解决,设课之初即过分强调要由学校教师和学生自行开发,为防止活动的学科化倾向,对应不应为学生编制使用教材的问题更是讳莫如深,使得课程资源建设问题始终成为制约课程发展的重要因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际上便沦为“三无”课程(无教材、无教师、无课程标准)的状态,当然也就更谈不上课程的健康发展了。

二、当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现状

在现阶段的教育中,各学校都极其重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当代教育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验,并取得了一些成绩。“综合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3~9年级和普通高中阶段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但是,87%的教师觉得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程不好教、难教,实施起来有困难。归根结底的问题在于活动计划性太粗略,落实性和可执行性同样有待加强。其次,这种问题的出现在于教师自身对课程的安排的可实施性及教师对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学校要量体裁衣对课程的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灵活教学手段。培训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的培训需要一个长期的、阶段性的规划。

1.自主收集并整理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确保综合实践活动准备充分

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内容和材料的选择要求尽量符合现代小学生的思维特点,难度要适中,课题不能过于复杂,也不可以过于肤浅。过于复杂的综合实践活动容易导致小学生活动积极性的挫伤,不利于对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容易气馁,形成消极、悲观的生活态度。反之,如果实践活动太简单,小学生很容易完成教师布置的实践活动,则容易导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空洞,达不到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的初衷,还浪费学生和教师的宝贵时间。

2.创建指导教师小组,提倡学生选择指导教师

把综合实践教师进行分组,改变了传统的给学生分配教师的教学安排方式,由学生来选择教师。鼓励学生全员参与到活动中,以分成小组的方式展开活动。这样能够提高小学生对综合实践课程的更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规范化策略的实施办法

相对于传统的学科课程形式,它不但针对教师和学生的课程观,教学观及对教程的设计理念及学生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学校的教学实施能力,甚至相关行政部门对课程管理的能力也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
我们知道,制订科学而新颖的小学生综合实践的活动方案是上好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键。一个比较成功的课程实践活动方案,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在整个实践活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乐趣,在活动过程中探索新的学习方法,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勇于发现问题,并积极主动想办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因此,一个科学的实践活动方案的设置,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前提和保障。

1.活动资源的选择要贴近生活,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出台和素质教育提倡之前,小学教学活动场地几乎都局限于教室内。封闭的教室就像一堵大的围墙,把小学生与外界社会和大自然相隔开来。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像一条纽带,为小学生认识世界、融入大自然开辟了一条渠道。因此,对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的选择要尽量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思维,不能太过于复杂。贴近生活并融入生活,才能指导生活并在生活中启迪学生。譬如说:准备一堂综合实践课程,了解农民伯伯如何辛勤劳动种植粮食以及感受植物生长历程。组织活动时,我们需要学生带好自己熟悉的种子,如:黄豆、花生等。用分组法将参与活动的学生进行相应分组,一组可以选用一个小盆子,取好土壤,把种子埋在土壤里。另一组则用透明的瓶子等小容器,将容器里倒一部分水,将种子放在水里。前一组可以通过对土壤的收集等准备工作提高对大自然的认识,感受到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体会到我们平时一日三餐吃的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后一组则在不断地观察中感受种子从发芽到长出嫩绿的新苗这个阶段,记录种子成长过程的同时,感受生命的伟大力量。
除此之外,也可以组织小学生展开一些参观、走访、调查之类型的活动,从而使他们在简单的观察、交流、沟通中,形成自己思考问题的习惯。

2.活动目标要合适,能够对综合实践的整个活动过程进行指导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最核心的就是活动目标。活动目标是贯穿于整个实践活动的必不可少的灵魂。因此,活动方案中体现的活动目标必须得当,能够贯穿于整个实践活动的过程。

3.活动的准备工作要充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和有效开展,充分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有了有效的准备工作保证为前提,教师才能够顺利地将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下去。

4.活动过程要考虑全面,时间分配要合理

要首先确定好活动环节。一般来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过程要有活动导入、合作探索、交流总结、实际操作、展示评论和开拓创新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六个方面相互关联、相互制约。教师要按照这六方面的比重安排好时间,对活动合理展开。建议活动讲解的时间占活动的比重略小(建议讲评环节占10%),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成为综合实践课堂中的主体。
综上所分析,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必然会被各学校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去,而且会越来越规范化。这就要求我们的小学教师能够很好地制订出活动方案,来实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田慧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反思[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04.
欧益生,张建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与研究[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3]万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纵向序列”[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04).
(作者单位 福建省永安市南门小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