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生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小结

更新时间:2024-02-05 点赞:15377 浏览:622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学习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习惯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此,需要从小学就开始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本文针对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培养学生哪些良好习惯进行分析,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哪些习惯是需要改善的,最终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
2095-3089(2013)9-00-01
由于应试教育影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数学知识与解题技巧的传授,逐渐忽视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实践过程中,学生出现学习问题往往不是知识方面的,更多的是不良习惯所导致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最重要的是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一、培养认真阅读课本的良好习惯

数学教师以及在小学数学领域中的学生都主观认为阅读一般是文科的范畴,数学根本不需要阅读,最终就忽视了阅读,让学生无法深刻理解教材的内容。现实中学习存在的问题:学生积极地背,掌握了知识,却不会用。此类阅读流于形式,只是对表面知识的浏览,没有深化到学生的思维当中,也就是费了力却没有得到对应的收益。阅读要反复品味,直到完全理解才罢休,阅读的过程不只是对文字简单的浏览,而是一个知识消化与转化的过程,将课本知识逐渐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进而灵活使用。
例如:当我们学习一些涉及到概念的知识理解时,在课本上学生所看到的对长方体的解释是“长方体上面与下面是完全一样的”,对完全一样这个关键词进行分析、理解;小学数学教材文字材料并不是很多,即使四年级教材内容,也大部分都是题目的形式,尽量降低了文字的出现,即使作为教师同时也会觉得没什么文字可以进行阅读。又例如:一幅图上画了6只母鸡,4只小鸡。而且在旁边还画了一个鸡笼,在大的鸡笼上标注了可以放3只鸡,而小的鸡笼上面标注了可以放4只鸡。另外,还表明了一只母鸡需要10元,而一只小鸡则只要5元。本题的问题是:若是要购买6只母鸡需要准备多少个鸡笼;若是买4只小鸡需要多少钱才能购买?当然,题目本身不会以全文呈现给学生,学生需要从图画中去搜集类似文字的信息。让学生直观地分析出有哪些种类的鸡,每一种类型有多少只,对鸡笼的大小进行分辨。学生阅读之后,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对这类问题进行自行解决。在通过整理信息之后,分析实现分类,然后在这些信息中选择有效信息进行对应地解决,阅读的效率不仅提升起来,阅读的意义也充分呈现出来。

二、养成独立完成作业与自觉检查的良好习惯

实践证明,作业能将学生的学习习惯有效反映出来。良好的作业习惯包含了:作业完成态度认真、自觉检查验算、独立完成、书写工整等等。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良好的检验习惯,而且书写潦草,常常因为这些方面而后悔,这类习惯我们统称为马虎,也就是学生能力培养缺失的重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不会重视这方面的训练。
例如:34.5+1

2.5=47.6

针对例题进行分析错误原因:5+5=10,而在竖式中10的0写的字迹潦草,有些类似于6,导致在横式观察过程中就看成了6。一部分小学生在实际计算过程中,有书写潦草的坏习惯,有些时候字迹连自己都没有办法看清楚;在计算过程中时常都很粗心,马马虎虎将题目抄错等等,过后又没有验算的习惯,导致这类错误不断出现。可见,这些问题都是由于不良的习惯所造成的。因此,在平时的作业中,需要对字迹潦草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惩罚,不要对学生的检验能力过于相信,而且每一个问题的检验方式也有很多种,如:脱式计算、解方程等等方面的检验都需要带领学生进行回顾,要依据实际的情况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检验。

三、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基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小学生活泼好动,在课堂上往往都不会专心去听讲。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每节课的集中注意力时间平均约为30分钟。因此,培养学生认真听课,认真对待一件事物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的学习效率。
1.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课前预习直观来讲是指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学习,提升学习主动性,从而保障学生在课堂听讲过程中能够跟上教师的节奏。拥有学习的兴趣,才是课堂顺利开展的基础。预习过程中,学生能初步了解课堂上可能会讲到的知识,而且会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探究,不懂的地方课堂上在教师的帮助下解决。
2.要有正确的做课堂记笔记的方法,笔记主要是记课堂上的重要知识点、概论以及提示等内容,关于部分内容需要留下空白,在课后进行填补,使学生明白课堂上应该掌握什么。要培养学生注重听解例题解析的关键部分,让学生学会认识重点,抓住重点的技巧,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保障教学预期目标的实现。
3.作为小学教师,教学方法一定不能过于枯燥,要注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专心听讲。小学生认知的过程中带有强烈的感彩,主要表现是是否喜欢数学这门学科,是否喜欢数学教师等等,因此,要不断提升学生认真听讲的好习惯,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建立和谐温馨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喜欢教师,让学生对数学更加富有兴趣。唯有坚持这样,学生才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例如:在学习“统计”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运用富有趣味的教学方式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可以设计各种各样的动物形象,然后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以动画的形式呈现给小学生,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记录,从而掌握分类整理的技巧。

四、培养学生的良好计算习惯

在计算的过程中,小学生常常出现思维定势而导致的错误。
例如:600÷(20+30)
=(600÷20)+(600÷30)
=30+20
=50
针对例题进行错误原因的分析,本题在运行的过程中顺序搞错了,首先要先算20+30,然后再算600÷50。在这道例题解析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思维定势非常重要,它是思维先前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会直接影响解决问题的心理。这次解题主要受到乘法分配律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导致运算顺序出现错误。若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计算过程本来是非常枯燥的,而且具有很强的规律性。由于平时练习还比较充足,学生的自信心也很强,在计算过程中就不会过于专于题目,拿笔就写。因此,教师要在小学阶段要求学生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从而提升计算的正确率。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源于:大学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才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的基本方法。作为教师要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来对待,全面提升学生学习综合素质,必定能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最终实现教学预期目标。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