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语感如何在阅读中培养学生语感能力

更新时间:2024-03-08 点赞:6214 浏览:1967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学生语感能力越强,对文本的理解就越深,语言表达就更精确,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重视引导学生从反复多遍的正确朗读中,培养语感,努力创造条件,拓展学生阅读面和阅读量,灵活运用多种阅读方式,让学生感受阅读的快乐,从而获得语感。
【关键词】阅读;感悟;语感
语文经常被描述为最有趣味的学科。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能让学生接近文本,走进文本,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动听的声音信息。《语文课标》要求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通过阅读,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优美词语和精彩句段,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阅读教学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语感是对阅读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和领悟能力。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感呢?

一、阅读感悟语言文字,获得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学生正确地用普通话读,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字句,在这个过程中,主要训练学生读准字音,读得流利,有感情,感悟语文知识内涵。语感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学生反复多遍地读课文语言,才能更深刻地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言节律,受到更直接、更强烈的感染,才能自觉不自觉地增强语感。课堂上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去美美地读自己喜爱的句子,从读中理解,从读中品味,学生感悟景色的优美,体悟到词语的精妙,他们就会渐渐地从句子中有所感悟,从而获得语言形象与情感色彩等感受。

二、重视拓展阅读面,培养语感

学生能“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这种境界是教师启发、引导阅读的效果。阅读对培养语感有独特的作用,学生语感越强源于:毕业设计论文网www.618jyw.com
,对课文的理解就越深。教师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既充分利用好课本内资源,还要放眼课外,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领域,强调学生投入情感阅读,要求学生选择喜爱的作品、优美句段或精彩片段。鲁迅说:“阅读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这告诉我们阅读面要宽、要广,阅读的量要大,能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激发语感,对学生语感训练达到熟读精思,进行语言文字感悟。
教师范读,准确地传情达意,震撼学生心灵,使之产生积极情感,引发情感共鸣,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把作者的情感“移植”于自我,学生在教师的范读中学习了运用语气、语速、语调等技巧,使他们在阅读中学习阅读,培养出适应的阅读的能力。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引导、启发和点拨,从而使学生体味语言文字所渗透的情感,使学生读中悟读,读中入境,从而对课文内容产生真切敏锐的感受,同时还要讲究方法,减少对学生阅读的束缚,让学生读准,读通,读顺,在理解中自由读,,理解后感情朗读,教学中要给更多的朗读时间和空间,以读引思,以思促读,从阅读过程,阅读思维等方面实行全方位的开放,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空间,尽情交流,从而语感得到不断加强,巩固,并由其意境之美,语言文字之美,感受到物之美,情之美。

三、阅读融入情感,感受语感

阅读教学能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语感是个体的人与语言世界的直接联系,它表现为听和读的能力,也表现为个人情意的需要而在感觉层面直接成言语作品的能力。学语文要靠自己阅读,自己领会,阅读是学生个体动态的语言文字的思维活动,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捕捉阅读中有价值的点点滴滴,经过自身感应,读出能体现自身感受的语势、语态,从中获得思想启迪,课堂上,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以情境创设,以情,以情引趣,以情促知,以情育人,寓教于乐。教学时要根据课文创设情境,找准重点朗读的训练点,用语言表达感受,用语气表达情感,引导有感情地朗读,或高兴、或悲伤或激动……既可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朗读技巧,这样,在阅读中,学生有所感悟,有所思考,这种思考,这种感悟是来自自身的阅读实践,对学习充满。

四、读写结合,强化语感

阅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获得有关知识,而且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语感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读写应是联通课堂内外的桥梁,教师不仅关注教材,还要有计划、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将教材内容回归生活,尝试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收集资料,运用课文语言、句式,组成自己的语言,学生自觉养成从阅读中获取信息的习惯。教材里有很多名人名篇,文情并茂,人世间多姿多彩的美好情感在这些文章中得到充分表现,揣摩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从读中学写,在写中明辨道理。唐代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得运用,带着目的去读比纯粹阅读效果好,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前,关注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能力,启发作文思路,有计划地提供内容丰富、构思精巧的文章,诱发学生联想,用心去品味,探求这些文章从内容或从语言文字或从表现手法给学生启发,从而产生写作兴趣和,为了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教师抓住时机,在阅读之后及时进行想象和练笔,内容适时迁移,让学生仿写,他们容易接受,有话可说,笔随心转地写出要表达的习作来,强化了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感悟语言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情感也得到了丰富。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做好学生阅读的领路人,引导学生去开辟阅读的广阔天地,感受阅读的快乐,从读通走向读懂,再由读懂走向读深,最后由阅读走向“悦读”。
参考文献:
汤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唱三叹”式导读法初探[J].广西教育, 2013, 6:31-32
刘春芹.让学生课外“悦”读[J].广西教育, 2010,34:53-54
[3]张淯凤.浅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J].广西教育,2010,16:29-29
[4]李宏图.浅谈阅读教学中的语感训练[J].教学研究,2001,24(3): 202-204
[5]纪秀娜.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感”[J].时代青年:教育, 2012,11:326-326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