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充分利用充分利用课程资源,科学构建地理课堂结论

更新时间:2024-03-17 点赞:25473 浏览:11053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教师要想建设好课堂教学,必须要在科学探究中找准机遇,结合学生实际,充分利用课程资源,科学构建地理课堂。
关键词:课程资源;实际;教学
长期以来学校只重视校内课程资源的建设而忽视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合理选择有效的校内校外资源来构建好课堂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去探讨的课题。

一、加工教材,补充资料,切合学生的实际

地理教师在对地理教材的处理方式上,要善于结合学生的实际,联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创造性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紧扣地理课程标准而不是紧扣地理教材.

二、开发教具和学具,丰富教和学的形式

(一)自制教具

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自制一些教具,以丰富教和学的形式,但在制作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强调制作的有效性。高一学生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三维空间想象较弱于平面想象。因此教师要善于化难变易,其中制作学具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之一。正如“三圈环流”是三维空间运动在平面上难以表述其运动过程,例如新教材(湖南版)的北半球三圈环流和风带示意图,不能形象反映三圈环流具体运动特征,个别学生误以为南北方向的顺逆时针运动,难以与近地面的风带结合起来,碰到三圈环流及风带、气压带的变形图又无从着手。即使经教师形象描述,但由于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的局限,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目标。本人曾用计算机设计三维动画,似乎觉得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但一做有关练习题,学生又错误百出。究其原因,没有真正理解掌握三圈环流,不能把三维空间和平面融会贯通、有机联系。而通过“三圈环流”学具的制作,犹如身临其境,轻松突破教学难点,取得更好的效果。
2、倡导师生共同参与。通过学具的制作,不仅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易于理解掌握,而且在动手制作过程中迫使动脑,能发现平时难以想到的实际问题,培养创新能力。同时师生共同参与,也融洽了师生情感。

3、注重因时因地制宜。

(1)目标要明确。对于简单的或易于理解的知识点不宜制作,否则费时费力;对于工程量很大的也不宜制作,如我国或世界地形图的模型制作。
(2)需根据学校、师生实际,要简而易行,不需太大的资金投入,最好是变废为宝。如“三圈环流”学具仅用到了经纬网地球仪、铜胶线。又如利用废塑泡沫制作地层断层,向、背斜学具;利用多个破篮球制作月相学具;用废自行车内胎做承压水学具等等。

(二)自绘挂图、板图用于教学

教学配置的挂图和地图册的图幅是固定的,不可随意改变,也不是十分完善的。因此,有时为了更充分的说明某个地理原理或某种地理事物的分布,需要教师在课前或课堂上,用简洁的线条勾画挂图或板图用于教学。绘制挂图、板图是中学地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之一,我们应当重视自绘挂图、板图的作用。简洁明快的挂图、板图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绘图能力。

三、让生活走进课堂,在生活中学习地理科学

学生的生活领域逐步从家庭、学校扩展到社区和大自然。他们对现实生活充满着探索的,同样,现实生活为学生提供了生动而丰富的学习素材。在融安就有很多本地的资源,都可以开发成课程资源,如大容山、铜石岭、勾漏洞、鬼门关、大成殿等就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虽然教材中并没有安排这样的内容,但是我们教师创造性地用本地的资源,创设了开放的教学空间,通过让学生在合作互动中全方位了解家乡的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地理知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有着深远的意义。

四、指导学生野外观察和做实验,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

进行野外观察和实验,如地貌观察、岩层观察、天象观察、气象观察、风向的测定、学校方位的测定、学校经纬度的测定、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测定、热力环流的实验等,以加深相应地理知识的理解。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海相沉积、岩层、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的知识,本课题组的成员就亲自组织了部分学生到融安大风门附近、铜石岭风景区、勾漏洞风景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知识点之间的渗透

地理学科属于自然学科,有很多知识点与其他自然学科如物理、化学之间有很大的联系,如能相互结合,融会贯通,定能加强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极大的提高学习成绩。如在讲述承压水——自流井的内容时结合物理学上连通器的原理;讲述热力环流的内容时结合物理学上热力环流的实验;讲述大气运动的内容时结合物理学上力的合成与分解的知识;讲述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时应用物理学上波长的知识;为探究云贵高原地表崎岖、多峰丛、峰林、石笋,地下多溶洞、暗河的原因时用化学上碳酸钙与二氧化碳、水的化学反生成碳酸氢钙的化学方程式来解释学生就很容接受;讲述行星的运动规律时用物理学上的万有引力定律,讲述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时用周期曲线运动来摘自:硕士论文格式{#GetFullDomain}
解释,讲述太阳能量的来源时用核聚变反应——原子和原子核的原理来解释。
学海无涯,教海也无涯,地理课堂的建设期待每位地理教师不断耕耘,努力学习,勇于探索,积极升华课堂教学的实效,从而真正彰显课堂教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胡晓春.活力课堂,精彩生成[M].教学月刊.2009-12
杜持红.高中地理“学案”的目标分层及运用策略[M].教学月刊.2006-1
[3]陈洪身.运用学具突破地理教学难点[M].新课程.2007-4
[4] 张秀红.地理有效课堂[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