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普修课实施分层教学实验探讨

更新时间:2024-12-31 点赞:23297 浏览:1061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为进一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人才,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很多体育专业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引进国外的先进教学思想和方法,开始进行篮球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实验,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体育系篮球普修课进行了分层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目的在于对学生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提高篮球普修课的教学质量。本文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导论,研究方法,实验结果与实验过程的控制和实验分析。实施素质教育,既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是进行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主题。导论部分首先从当前进行的素质教育入手,系统阐述了素质教育的三个特性,即主体性、全体性和全面性,并指出传统的体育教学在这三个特性中存在的不足,以作为本次教学实验的努力方向。然后综述了我国进行篮球教学模式的改革的重要成果,这其中主要有以认知科学教学理论为指导的指导发现教学摸式和掌握学习教学模式;以行为科学教学理论为指导学导式程序教学模式;还有以社会科学教学理论为指导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等。这些教学理论与实践为我们进行分层教学模式的实验提供了很多经验,对其优点我们要发扬,对其不足则要进行改正。本文运用了文献综述法、数理统计法、专家咨询法和实验法四种研究方法。在实验中,我们首先确定了分层教学模式的主旨为“主体介入,分层指导,及时反馈,整体提高”。然后根据不同层次班级的学生分别采用了相应的教学方法,根据各自授课班教学对象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教学目9J泳hsk多。。、_。。。。。_。。。。、。标,安排公道的教学内容,制订不同的教案,以适合各班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对学生进行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实验结柬后,通过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技术和理论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实验组的成绩要好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后我们对实验进行了理论分析。分层教学模式的主旨是其理论基础包括五个方面:即国内外关于分层教学的理论,学习动机理论,因材施教理论,学生主体理论和信息反馈调节理论。通过对各种理论的具体阐述,指出这些理论对进厅教学实验的指导作用,并将理论应用到教学的实践中,以指导教学。分祈证实,分层教学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提高了班级的整体水平。【关键词】:教学模式素质教育实验分层教学主体性
【论文提纲】:1导论9-151.1推进素质教育,改革传统教学思想9-121.2篮球教学改革的成果12-141.3我国关于分层教学的实践14-152研究方法15-162.1文献综述法152.2数理统计法152.3专家咨询法15-162.4实验法163实验操纵16-273.1实验对象163.2实验变量16-173.3分层教学模式实验实施原则17-183.4实验操纵程序18-273.4.1实验前对实验对象的处理18-203.4.2分层教学模式的运作程序20-263.4.2.1分层教学模式的总体框架结构20-223.4.2.2实验班各班级学生的特点22-233.4.2.3实验班各个班级的教学安排23-263.4.3实验结束后对实验对象的处理26-274实验结果27-285实验分析28-425.1分层教学模式的效果分析29-305.1.1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295.1.2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295.1.3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29-305.2理论分析30-425.2.1国内外关于分层教学的理论30-335.2.1.1分层教学的理论发展状况30-315.2.1.2有关教学分组的基本概念31-335.2.2学习动机理论33-365.2.3因材施教理论36-385.2.4学生主体理论38-405.2.5信息反馈理论40-426结论42-437建议43-448参考文献44-498.1引用文献448.2参考文献44-49附件49-52附件149-51附件251-52致谢5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