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成因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原因

更新时间:2024-04-16 点赞:3793 浏览:94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所谓数学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正常而在数学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心理品德等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的开发,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均不能达到课标基本要求的学生. 在目前的农村中学,这类学生所占的比例很大,研究这类学生的形成原因,并找出相应的对策,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影响学困生学习的智力因素

1. 课堂注意力对学习数学的影响

学困生在学习注意力上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无法保证长时间的稳定注意,这就使他们不能连续不断地进行有效学习,获得的知识零乱不全,杂乱无章. 长时间下来,成绩自然不会理想.

2. 观察力对学习数学的影响

在数学学习中,观察力强的学生在老师用实物演示或图形说明某一概念时,能抓住本质,看到数量变化的关系,理解概念的实际意义. 观察是初中数学学习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恰当地运用观察,对培养观察能力、提高学习效果有重大意义. 我校初一年级的学生中,大部分学生缺少对知识的观察力,很多知识的形成主要靠老师被动地传输,而在学困生当中,被动的接受老师的讲授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3. 记忆力对学习数学的影响

通过调查发现,在所调查的142名学生中,能够较好地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记忆的占到70.4%,而这一数据在学困生当中只占3%不到,说明学困生在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方面存在很大问题. 在数学学习中,我们反对不注意理解的死记硬背,提倡在知识理解基础上的科学记忆,这样的学习才能事半功倍,富有成效. 面对我校有着众多学困生的平行班,很多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前学后忘,他们的记忆大多停留在机械的水平上,对所学知识缺少理解,能够解题要靠大量强化训练,老师和学生都很辛苦.

4. 思维能力对学习数学的影响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认识过程. 学习数学,离不开思维. 我们常常看到许多数学学得很好的学生,很少靠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来应付考试,而成绩却往往出众,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思维水平比较高. 在学困生当中,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显得比较困难,反应出一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比较差. 所以,思维能力低是学困生数学学习成绩差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二、影响学困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

1. 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意志薄弱

经过长时间对学困生的观察与分析,发现学困生对学习数学知识普遍缺乏兴趣,求知欲低,意志薄弱,特别对于某些抽象性较强的概念、定理的学习,更是难上加难. 有些学困生,一遇到计算量比较大、计算步骤比较繁琐,或者是一次尝试失败,甚至一听是难题或一看题目较长就产生畏难情绪,缺乏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坚韧意志和信心.
在所有调查对象中,55%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数学很努力,45%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数学不够努力. 对学习数学感兴趣的学生占61%,41%的学生对学习数学不太感兴趣或者不感兴趣. 在学困生当中,对数学缺乏兴趣的人占到90%左右,学习数学不努力的占到85%以上. 所以对数学缺乏兴趣和学习不努力是造成学困生学习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2. 缺少学习动机,学习动力不足,课堂学习效率低下

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过程当中最重要也是对其学习结果起决定性的关键性环节. 在所有调查对象中,只有56%的学生能一直认真听课,而在学困生当中,几乎没有学生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上课成了不得已要完成的任务. 没有了课堂学习的保证,作业就不能独立完成,后续的学习就很难听得懂. 于是抄袭作业就成了一种正常的现象,恶性循环开始了. 通过统计发现,在所有调查对象中不能认真、独立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占33%,而学困生中这一比例达到93.5%.

3.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教学源于:论文致谢怎么写www.618jyw.com
活动是师生双边的活动,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直接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好坏. 教师的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以及人格特征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对数学的学习. 曾经有一个班的学生对另一名老师讲,说他们的数学老师对工作极不负责任,人品不好. 试想课堂上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经常是这样的时候,数学课还怎么能上好. 于是就有好几个男学生一起约好,有意上数学课不来. 这就是老师的态度、人品对学生的影响.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 所以说,疏其师,背其道.

4. 环境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学习环境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客观条件. 学习环境的好坏,对学习活动的效果有着重大的影响与制约作用. 学习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
从家庭环境来说,我校地处偏远农村地区,家长文化素质不高,不会对子女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要么溺爱,要么放任. 很多家长在外打工,家庭教育出现真空. 新的“读书无用论”有所抬头,不少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观点是顺其自然. 从社会环境的角度说,社会上很多不良风气和社会变革中的某些不良因素对青少年的成长与成才危害不浅.
针对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转化“学困生”是农村初中教育的当务之急. 根据不同“学困生”的形成原因,采取科学正确的方式方法,对症下药,消除他们的思想和心理障碍,明确学习目的,树立学习信心,培养他们的自觉性. 教师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新理念,对学生能够进行客观的评价,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还要与家长多联系,多沟通,形成合力,营造出和谐的管理氛围,让“学困生”感到在班级这个群体中,自己也是主人,在社会、在家庭有立足之地,引导他们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实践表明,只有把好“学困生”的脉,做到辨证施治,才能有效地调动他们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真正体现出学校的品格意志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