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活动课语文活动课要实现“四个突出”

更新时间:2024-01-18 点赞:9581 浏览:3566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语文活动课作为语文学科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和发展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素养。如何上好语文活动课呢?在整个活动中应注意突出学科的综合性、学生的主体性、课堂的开放性和评价的发展性,从而促进师生共同提高。
[关键词]:语文 活动课 四个突出
张华博士指出,学科课程的活动化和活动课程的学科化,是课程走向一体化的必然趋势。语文活动课作为语文学科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和发展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素养。因此,语文活动课既非语文学科的附庸品,也非完全游离于语文之外的纯粹的活动类课程。上好语文活动课必将丰富学生学习语文的方式,扩展学生学习语文的途径,从而促进语文学科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
那么,如何上好语文活动课呢?我以为,在整个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突出学科的综合性、学生的主体性、课堂的开放性和评价的发展性。

一、突出学科的综合性,发展学生综合素养

语文活动课必须从学生感兴趣的语文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使学生在听、说、读、写中,在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中,获得和发展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因此,在设计活动程序时,必须注意突出学科的综合性。突出学科的综合性包含两层的意义:首先是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即,听、说、读、写在活动中得于有机整合,巧妙安排。其次是注意跨学科的横向联系。即,有利于学生把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融会贯通,从而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例如,《春》的活动课,可以跨越语文、自然、音乐、美术等学科课程,学生通过看一看(观察春天的变化、阅读有关“春”的文章),听一听(听自然景物的声音、听有关“春”的音乐),画一画(把自己感受最深的景物画下来,并且可以写上最简单的一句话,或题上一首诗)说一说(把自己对“春”的认识、感受说出来和同学一起分享)等系列活动,深化对春天认识,同时发展了综合运用多种知识技能的能力,实现了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突出课堂的开放性,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

一堂成功的语文活动课,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探究意识、合作意识,不仅体现在课堂活动中的积极思维、大胆表现,还体现在课堂外的活动——学生自我决定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自筹资料,积极策划等。例如,一堂以“读书知识竞赛”为题的活动课,一堂以表演课本剧的活动课,一堂以灯谜、格言、成语、寓言等为内容的活动课,学生课堂活动前,如果不积极主动地参与,合作探究,又如何能获得成功呢?事实上,一堂成功的语文活动课,课前学生自主地学习、交流、讨论、安排活动、布置环境等,往往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完全开放的。这也就决定了课堂活动也要开放,要让学生尽情地表现,合理地“宣泄”。
当然,课堂的开放并不是削弱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相反的,教师要树立大语文学习观,善于整合学科教学内容,抓住有利的教育时机,组织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里,通过广泛阅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来增长自己的见识,扩大视野,积累活动素材,把开展语文活动课的意义建立在学生广阔的生活世界里,从而使课堂活动真正从封闭走向开放,让学生的学习活动真正富有了生命的活力,绽放出生活的色彩。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展现学生的个性特长

在语文活动课中,大多数学生都乐于参加,他们可以自主地选择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自己进行组织,独立完成。因此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而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其主导地位更多地表现为间接的指导,有时甚至只是“参与活动的合作者”。因此在语文活动课中,必须突破原有的师生观念,重新审视教师在活动课中的作用,摆正师生关系,让学生能真正自由自在地“动”起来。
例如,以“抓住人物的特点”为主题的开展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外貌描写来猜一个同学,根据文字画像,根据人物语言来判断人物的身份,看图片来认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演哑剧配语言(人物描写的语言)等活动,引导学生把“抓住人物特点”的学科知识和各种能力(习作、阅读、绘画、表演等)综合运用起来,以达到促进其自身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发展。教师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其作用在于“导趣”(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导向”(提供一定的活动形式供学生参考)、“导路”(指导学生如何搜集、整理资料);而学生在整个活动中,必须始终自主实践、合作探究,或是进行观察、写作,或是阅读、排练,或源于:标准论文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是演讲、绘画,等等。因此,在课堂活动中,学生能始终保持活跃的情绪,积极的思维,主动的求知的心理状态。教师在他们的心目中,更像是个知心的朋友,生活的启迪者,而不是严肃的,“可望面不可及”的。

四、突出评价的发展性,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

在语文学科课程评价中,我们也着重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进行评价,但主要仍旧是以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情况作为评价的内容。尽管这在评价的方式上采用了一些先进的评价理念。在语文活动课中,其目标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因而,其评价应该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应尽可能地涉及学生发展的每一个方面,尤其是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评价的标准应具有灵活多样性。具体说来,在语文活动课中,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全面评价的原则。即,从“三维度”出发,全面地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获得和发展的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以及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突出对学生的创造精神、创造能力、合作精神、语言交际能力等的评价。
2、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原则。即,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在每次活动中的情感、意志的表现,关注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和方法,并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因此,宜采用定性评价的方式,以描述性的语言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3、差异性评价的原则。发展水平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注重学生的进步。因此,应坚持学生自评为主,他人评价为辅的原则;教育学生应客观地看待同学取得的进步,以赏识和帮助的思想来评价他人。
总之,别开生面的语文活动课的开展,必然促使师生双方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进一步的革新,从而使语文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双方生命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师生双方共同分享人生智慧的特殊舞台。
参考文献:
《当代教育理念》 张德伟 北京出版社 2005年1月
《基础教育科研方法》 王庭奇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3] 《新课程概念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 杨颖、关文信、赵晶红著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