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赏析初中古诗文赏析有效对策

更新时间:2024-01-06 点赞:21223 浏览:9526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古诗教学重在朗读,揣摩文章语言,了解写作背景,能灵活运用古诗,古诗课堂教学活动中,在很大程度上,是将教师在课堂上要做的事,化解为细腻的操作步骤,让学生去试做,去进行,去完成。可以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充分课堂活动时间,是教学有效性的具体体现也是语文教师教学艺术的集中体现。课堂活动的设计有多种多样的角度,关键在于教师的精心揣摩和认真实践。

一、分层朗读法

很多初中语文教师都共同的感受,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三学生唱读古诗的情况比初一时相对较多,他们只重视能背诵与可以默写就不考虑是否读得有无感情,有些学生竟然越来越不愿开口读书,朗读水平每况愈下。早读更是声若蚊蝇,课堂上齐读尚能有声,但全体表情木然,字字停顿,拖腔唱读。个别朗读时不是结结巴巴就是索然无味。无奈之下,老师只好下达早读任务,但一段时间下来,劳累不说,收效也不大。那就自由朗读吧,这时又会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在赶做其他作业、交谈、翻看书本,甚至发呆。究其原因教师指导的层面主要是让学生“出声”,很少关注对文本的反复体味。

二、妙点揣摩法

妙点揣摩是品位高雅的阅读欣赏活动,是快乐有趣的阅读欣赏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之下,找出课文中自己认为恰切生动形象的,给人强烈美感、有感染力、生动启迪的好语言、好笔法、好画面、好形式等等内容,予以研读、品味、探求、欣赏。
妙点揣摩,是一种审美的阅读,是一种作品欣赏式的阅读,它既可以运用于文学作品,也可以运用于一般社科文章;可以着眼于整篇文章,也可以直接就文章的某一部分进行品读欣赏。《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整个诗篇写边塞雪景,寄寓别情。“雪”为全诗纽带,“情”为全诗灵魂。咏雪中蕴涵着送人,送人中着意咏雪。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诗中四个“雪”字,各得其所,各有深意,精妙之至。第一个“雪”字写送别时的雪景,以雪抒怀,表现诗人难舍之情。第二个“雪”字写饯别时的雪景,以雪稠寄意,突出主人心情的郁闷。第三个“雪”写送客归京时的雪景,以雪封作铺垫,倾吐诗人对战友艰难旅程的关切和隐忧。第四个“雪”字写征人远去留下的马蹄雪痕迹,以雪路漫漫为喻,寄寓诗人绵绵愁思和恋乡怀友的复杂情感。

三、话题探究法

设置话题,既是一种教学策略,又是一种教学设计手法。它有效地实现了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在教《林黛玉进贾府》时,探究林黛玉这个人物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林黛玉的身世。(2)林黛玉与贾府中的主要人物。(3)林黛玉进贾府所走过的路线。(4)王熙凤给林黛玉的印象是怎样的?(5)贾宝玉给林黛玉的印象是怎样的?(6)你喜欢找个林黛玉呢,还是王熙凤,或者是薛宝钗做老婆呢?
在教《智取生辰纲》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话题:(1)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为什么选择黄泥冈?(2)课文为什么反复写到天气炎热?(3)“百十斤的重担”,为什么要挑着走?(4)除天气炎热外,杨志的失败还有什么外部原因呢?(5)晁盖等人是如何吃酒的?(6)“烧酒”有什么作用?(7)“夺酒”是否合情合理。
设置话题是最具有引发作用和整合作用的教学方法。而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话题”设计则更是有利于整体阅读、深化理解;简化过程、优化活动;多角思考、引动探究。

四、拓展迁移法

在浩如烟海的古诗文中,文言文可谓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入选初中教材的文言文更是一些文质兼美的名家之作。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既能感受、领悟中华文化的源于:职称论文www.618jyw.com
智慧与精髓,又能传承、发扬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始终认为拓展迁移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有助于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
在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小结完这首诗叙说的是一个故事,一个表现穷困和痛苦的故事,一个表现穷困诗人的高尚情怀的故事后,我让学生按照以下的话题创编故事进一步探究诗人有血有肉的形象。

1. 在卷草破屋的狂风面前,他是一个无可奈何心情愁苦的人。

2. 在公然抱茅的顽童面前,他是一个万般无助内心痛苦的人。

3. 在床头无干的漏屋面前,他是一个寒湿交迫心中悲苦的人。

4. 在忧国忧民的思虑面前,他是一个胸怀博大奔放希望崇高的人。

当然,初中古诗文鉴赏法还有很多,例如对比阅读法、想象法,在教学中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积累,总结实践规律,掌握鉴赏技巧,不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责任编辑 罗峰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