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师教育课程探讨

更新时间:2024-03-20 点赞:26418 浏览:12039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中国大陆高等师范院校的发展史上,有关学术性与师范性孰轻孰重的大的论争计有九次,在大多数时期,以学术性的发展为重,师范性成为点缀。高等师范院校的美术教师教育课程,也在这一大的背景下衍义着,发展看。对于教师教育研究,很多教育学者已作了深入的理论探讨,但很少涉及美术教师教育的理论,对于课程研究已连篇累牍,但缺少与美术课程研究的衔接。因此,有关美术教师教育课程的理论研究是一难点,迄今尚无系统的理论体系。本人在教育学者有关教师教育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学科的实践所需,初步提出了美术教师专业素质的概念,以为|教育论文网|应涵括教师人格与素养、学科专业知识与艺术修养、教育研究与教学能力及专业聪明,美术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应以美术教师专业素质的养成为着眼点。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美术教师教育中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分离?为何始终缺少探讨美术教师教育课程中师范性的独特性所在?美术学科中学与术及与教育价值的牵连何在?本论文首先通过历史回溯,探明问题的一些成因及传统中可发扬之处;其次,比较与分析大陆三所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探明存在的问题;然后,在横向上汲取国外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经验,以作鉴戒;最后,在理论及上述研究的观照下,提出课程建构的对策并初步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研究结论为,阻碍高师美术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发展的最根本之处在于,对美术教师专业性地位熟悉不足,反映在课程设置中,首先是教育理论课程的实践应用性不强。其次是缺少美术学科教育学,学科课程与教育课程缺少衔接,造成学生既不能把学科所学应用于教学,也不能把教育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在职前缺少学科教学能力的养成。最后,各类课程之间缺少关联,不能整合以促进美术教师专业素质的养成。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改革的对策为:第一,应使学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较强的学科教育教学能力,及两方面的研究能力;第二,上述能力应最后内化为教师的专业素质,并持续升华为专业聪明;第三,要注重教师人格的养成,使专业精神渗透于每一学程之中,学科教学考虑对中学学生有何教育价值及对普通教育的意义。【关键词】:美术教师教育课程专业素质学术性师范性
【论文提纲】:序章11-16第一节研究主题11-12第二节研究目的12-13第三节研究方法及论文架构13-16第一章美术教师教育的理论探究16-31第一节教师教育的理论16-25第二节美术教师教育课程的理论研究25-31第二章美术教师教育的历史回顾31-48第一节清朝末年的美术教师教育31-44第二节辛亥革命至建国前的美术教师教育44-46第三节建国后至时期的美术教师教育46第四节二十世纪八十、九十年代的美术教师教育46-48第三章美术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现状48-84第一节大陆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现状48-64第二节美国及中国港、台地区美术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64-78第三节历史的和现实的比较与反思78-84第四章美术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对策84-93第一节建构课程的理念84-86第二节课程的结构86-90第三节课程的内容90-93第五章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师教育课程展望93-98第一节视觉文化教学环境与课程设计93-94第二节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师教育课程展望94-98附录98-111参考文献111-115后记115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