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辅导员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自我建设个体因素

更新时间:2024-03-02 点赞:7555 浏览:2434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的背景下,作为高等学校从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的高校辅导员,进行自我建设显得更为迫切,但也受到内外部诸多因素的制约。从辅导员的认识、能力、心理等三个方面,分析影响辅导员自我建设的个体因素。
关键词:自我建设;认识因素;能力因素;心理因素
1009-4156(2013)06-082-摘自:毕业论文答辩www.618jyw.com
02
党和政府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看作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主体之一,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任务繁重,责任重大。面对着国家的新要求、社会的新需要、学生的新变化,高校辅导员积极贡献自己的精力和智慧,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努力实现着学生进步、自我发展和国家需要的有机统一。在这一过程中,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建设作为增强工作实效的重要途径,受到诸如政策、机制、待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存在辅导员自身的特长与不足等问题。本文就影响辅导员自我建设的工作认识、工作能力和个体心理等三个方面个体因素加以探讨。

一、认识因素

对辅导员工作的认识是进行自我建设的基础,是把握正确的自我建设方向的前提条件。
在高校行政系统中,辅导员是学生管理、教育、服务的直接承担者,涉及学生的众多事务,辅导员工作可以说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有时辅导员疲于应付各种琐事,处理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因此,辅导员容易把自己更多地视为最底层,感觉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从而忽视了自身的明确定位,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者和服务者,仅仅满足于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同时去追求调离辅导员工作岗位,从而不能认识到自我建设的重要性,把自我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紧密结合,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对此,辅导员要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明确自身定位和角色。实际上,虽然辅导员工作千头万绪,但辅导员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领航人,恰恰是在这众多细微工作中进行教育、管理和服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更需要把加强自我建设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依托,在处理学生各种问题时,有针对性地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发扬自身优势,克服不足,塑造个人魅力,从而赢得学生的认可、他人的肯定,寻求自己在辅导员工作上不同于他人的侧重点,彰显出与众不同的个人风格,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效,使个人在辅导员队伍中占有良好的地位,进而赢得个人发展的空间。

二、能力因素

能力是辅导员自我建设的根本。在自我建设中,要正确处理工作内容的先后关系、工作和学习、工作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关系。能够理性认识这些关系,并正确处理这些关系既需要长时间摸索,更需要辅导员自身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这就要求辅导员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

(一)时间管理能力

辅导员经常面对多种事务性工作,比如,开展教育活动、班级管理、学生谈话、材料上报等,需要“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帮学生所需、解学生所难”。特别是所带学生人数较多时,会面临不同学生的各种突发事情,必须及时有效地处理。这些较多占用辅导员时间和精力的事务性工作,需要辅导员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客观上造成自我建设时间的减少。辅导员除了工作角色,还有朋友、家庭等责任要承担,都会造成时间冲突和矛盾,因此,辅导员要增强时间意识,增强管理时间的能力,最好是把日常工作与自我建设有机结合,在开展日常工作和活动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建设,达到日常工作有成果、自我建设有进步的理想状态。

(二)学以致用能力

辅导员的自我建设是认识提高的过程,是自我反省的过程,更是所学所思运用到实际中的过程。进行自我建设的落脚点是加深自我认同、完善自我、增强工作效果。辅导员要在工作中学习和反思,在学习、反思中运用。作为承担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工作者,辅导员应该着眼于这一实际工作,多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他人工作的优点和长处,从社会实践中学习,真正把学习与应用相结合,为完成工作赋予的光荣使命而进行这方面的努力。

(三)经验总结能力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辅导员也会有工作进步,有工作失误。一方面,及时总结工作成绩有利于提炼出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形成自己的工作风格,为以后同类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借鉴;另一方面,吸取教训才能看到工作上的不足,避免同样的失误。无论哪一方面,都需要进行自我反思,不仅从外在查找原因,更要从自身找原因,清楚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系统地加以克服。对此,就需要提高研究能力,对照他人研究其优点,找出别人采取的有效办法为己所用,对照自己研究自身的进步,总结出新鲜经验,为下一步工作提供有益的指导。总之,辅导员要认识到自我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完善自我的过程,无论学习还是工作,总结经验的能力是要有意识地培养和增强,进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

三、心理因素

辅导员的自我建设内容复杂,具有长期性、渐进性等特征,不是一蹴而就的,不仅需要明确努力方向、采取有效方法,同样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自尊
辅导员处于高校行政的基层,工作内容庞杂,有时还要完成非主管部门布置的工作任务,容易产生不被重视的感觉,这种感觉特别会在长期努力却改变不了现状的情况下产生。这就需要辅导员能够通过沟通交流,使人了解自身工作的压力,并以良好的工作成绩赢得肯定。更为重要的是,辅导员在工作上的最大成就感就是学生的认可和喜爱,并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乃至长久的朋友关系,这是辅导员能够认识到并引以为豪的师道尊严。这是辅导员建立自尊的重要基点,进而形成在工作中的良好自尊心理,并以此激励自己,把自己作为能够影响他人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为了大学生的成长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加强自我建设,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而努力。
(二)自信
辅导员进行自我建设的自信可以是源于外部的肯定评价,更要基于自身进步而取得工作进步,特别是获得了工作满足感。反过来就会促使辅导员更加努力地进行自我建设。在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趋势下,自信的缺失可能会导致辅导员安于现状,或者另谋发展的状态,但每个辅导员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长期处于这样的心理就会影响辅导员个人特长的发挥,既不利于个人成长,更不利于思想政治工作。因此,自信作为任何人都应具有的心理素质,辅导员同样要把自信贯穿在自我建设中,以自己努力后的点滴进步鼓舞自己,相信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能够增强自身优势,寻求自身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契合点,努力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用武之地。
(三)自强
一般来说,辅导员较为年轻,缺少社会磨炼,容易在不见工作成效时产生挫败感,失去进步的动力,但也会依靠强烈的进取心和不服输的精神,通过不断努力重新开拓工作上升的空间。相对而言,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不稳定的特定历史时期,辅导员良好的人格修养和心理表现,将会成为学生在人生观念、价值取向和道德品格方面发展和塑造自我的参考和榜样。他们的心理品质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会强烈地感染和熏陶学生,带动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且有利于形成大学生群体的积极向上,营造一种健康、团结、积极的集体氛围,由此凸显辅导员的自强在自我建设方面的示范作用。
总之,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支队伍能否开拓创新,不断取得工作成效的新突破,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进一步更新观念,加强自身建设,不断促进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形成与提高,进一步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