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数学课一道中考题引发对一堂数学课反思

更新时间:2024-03-11 点赞:6781 浏览:2146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以,教学应以开放性的、发现性的、自由选择性的以及多样性的方式进行。教师应重视教学的过程、知识的获取历程重于所获得的结果,应着眼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教学改革相适应,在动态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
关键词:题目 创新能力 反思
2012年南京市中考数学第23题:请你编一个故事,使故事情境中出现的一对变量x、y满足图示的函数关系式,要求:(1)指出x和y的含义;(2)利用图中数据说明这对变量变化过程的实际意义,其中需涉及“速度”这个量。

本题答案不唯

一、本答案仅供参考:

该函数图象表明小明骑车离出发地的路程y(单位:km)与他所用的时间x(单位:min)的关系。小明以400m/min的速度匀速骑了5min,在原地休息了6min,然后以500m/min 的速度匀速骑回出发地。
我在中考改卷时发现学生有多种答法,思维活跃,这都归功于课程改革后教学形式的变化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该题实际就是课本题目的变形。我们现在回看“速度的变化”这节课。

1.分析右面反映变量之间关系的图,想一个适合它的实际情境。

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研究,得出很多种情境。
有的学生讲:“一个晴朗的一天,从早上到下午两点多钟的温度变化情况。早上到十点多气温上升得很慢。十点多到下午两点多气温就以很快的速度上升。”有的讲学生说:“烧骨头汤,先用小火烧,后改用大火烧。”这符合上面的关系图。但是,马上就有学生起来反对说:“这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在现实中,先用大火把骨头汤烧开,再改用小火煨。”
反思:我对于上面学生的回答感到有些意外,现在的学生对生活的观察真是细致入微,再源于:免费论文网www.618jyw.com
不是以前传统意义上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所以,有的学生讲上面的图可以表示烧水过程——先用小火烧再改用大火烧,也被大部分学生以不符合实际情况为由否决。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很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正是我们这些在传统教育下培养出来的教师所不足的地方。我们只考虑这样做的结果满不满足图象,很少注意现实不现实,只好强词夺理地说我就这样做:烧骨头汤,先用小火烧,后改用大火烧;烧水过程,先用小火烧再改用大火烧,它就满足图像。

2.分析右面反映变量之间关系的图,想 一个适合它的实际情境。


有的学生说:“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距离。小明早上骑车从家去公园玩。由于去公园的积极性很高,开始他以较快的速度骑到了公园,到了公园以后,他玩碰碰车、划船、看爷爷们下棋。不知不觉,时间已经快到中午了,他才极不情愿地以低于去时的速度骑车回了家。”
有的学生说:“小颖从家骑自行车到甲城去办事,因中途自行车坏了,她修了一段时间,但还是没有修好。所以,她只好放弃去甲城,推车回家。”
有的学生讲,“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速度。小刚去外婆家,先要经过一个下坡,再经过一段平路,最后上坡就到了外婆家。在下坡时,他行驶的速度越来越快,平路段他保持匀速行驶,并最终到了外婆家。”
甚至有的学生讲,“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非典死亡人数。由于非典是一种新型的传染疾病,人们刚开始对其各方面认识不足,致使死亡人数急速上升。后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非典死亡人数基本得到了控制,一段时间不再上升,基本保持不变。最终,由于研制出了疫苗和治疗药物,非典死亡人数逐步减少,最终为零。人类真正远离了非典。”
学生说得都很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理解了知识。原本枯燥的数学图象经过学生的加工,变得很丰满,充满了生活情趣。这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反思:我在讲这节课时,非典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学生能说出这些,说明他们对生活充满了信心,能够勇敢、乐观地面对非典。缺乏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教育是以往数学课所不足的地方。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积极、主动的发展,强调应通过教育使人的多方面才能、素质、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即主体参与意识与主体参与目的,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内化教材中的知识,从而在智能与非智能方面得以全面发展。
例3.一根蜡烛长20cm,点燃后每小时烧掉5cm,则表示蜡烛的剩余长度h(cm) 与燃烧时间t(小时)之间关系的图象是( )


此题的正确答案为B。因为蜡烛长20cm,每小时烧掉5cm,那么4小时正好烧完。这也是我们的常规思维。但有的学生却选择D。他们给我的理由是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会有蜡油掉下来,那么当燃烧4小时后,被烧掉的部分的蜡油也有一定高度,不可能为零。
反思:我认为学生的回答也有道理。学生能有这样的回答应归功于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使学生在支持的环境(所谓“支持的环境”是指能接纳及容忍不同意见的环境。接纳是一种支持、鼓励,容忍则是不批判、不压制)下结合自身敏锐、流畅、变通、独创、精进的特性,通过思维的过程,对事物有不同的观点,赋予事物独特新颖的意义,其过程不但使自己也使别人获得满足。
“赋予事物独特新颖的意义”是创造力最重要的特征,创造者与别人看同样的事物,却能想出其他人所没想到的观点,这其实就是新奇而大胆的想象力能产生独具—格、别出心裁的作品。我们要注重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表达与容忍不同的意见,不急于下判断,为学生提供自由、安全、和谐的情境与气氛,鼓励学生应用想象力,增进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美国学者费氏曾对创造性思维教学提出了这样的原则:支持并鼓励学生不平凡的想法和问答。学生都是朝着教师鼓励的方向发展,当学生提出独特的意见或想法时,如果教师暂缓判断,给予支持与鼓励,不但增强了该学生的勇气和信心而且往往会影响到全体学生,使他们也勇于表达,进而形成热烈的讨论气氛,此为创造性思维教学的起点。教师应让学生有应用想象力的机会,以培养学生敏锐力、流畅力、变通力、独创力及周密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学应以开放性的、发现性的、自由选择性的以及多样性的方式进行。我们应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带动教学方法、考试评价、教学管理的全面改革,使学生愉快地学习、生活和成长,使每个学生都有幸福的童年、美好的心灵、创造的才干、健壮的体魄、活泼的个性。
(责编 高伟)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