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电教发挥电教化优势试述试述推动作文教学

更新时间:2024-03-17 点赞:6311 浏览:1848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运用电教媒体指导学生作文,深深体会到,采用媒体结合教学,形象生动,感染力强,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

一、运用电教媒体,提供写作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故作文教学时,教师须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直接参与各种活动,获得第一手材料。但是,小学生生活阅历浅,知识面狭窄 ,生活经验贫乏,作文材料仅局限于自己亲身经历的那么几件事,作文源泉定然“枯竭”。运用电教媒体教学作文,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将人、事、季节、天气、动物、植物等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从而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素材。
例如:习作《记一处景物》传统的做法是组织学习参观一处景物,再写下来,但由于小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平时缺乏仔细观察的习惯和观察的方法,不能留下深刻的表象。教师可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为学生创设身临其境的条件,引导他们观察,启发他们积极思维,同时教给他们观察方法。此外,写某一时间内特有的环境景物,比如雨景、雾景及日出和日落时的景色,同样可利用电教手段进行作文教学,指导学生观察,抓住景物特点,把景物描写得更生动。教学实践证明,运用电教媒体再现生活画面,强化了作文的感性材料,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

二、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写作兴趣

早在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借助于电教媒体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利用活生生的画面和音响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生兴趣,能使学生智力活动呈现最佳的状态。
苏霍姆林斯基指导出:“儿童往往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声音是塑造形象的材料,它直接作用于人的听觉,激发学生想象。例如:习作《明明起床后》,教师先播放录音,学生细心分辨。听音前,提示学生:明明起床在后干什么?学生精神高度集中,听得认真,为说、写打下基础。接着让学生想象画面,创设意境。教师提问:“你们听到些什么声音?”学生回答:“鸡鸣声、起床声、刷牙声、告别声、汽车喇叭声、自行车铃声、行人谈话声、朗朗读书声、上课铃声……”教师再启发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最后,教师趁热打铁,引导作文。学生进行了轻松愉快的情境欣赏和口述训练,很流畅地用书面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这种听音作文法用有趣的音响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如闻其声,进而产生如现其物,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觉,能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使学生有话可写。

三、运用电教媒体,培养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是九年义务教育新《大纲》给我们提出的重要任务。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知觉活动,学生对观察的目的赵明确,感知就越清晰。然而小学生的感知较笼统,总是满足于观察事物的整体,获取对事物的综合印象,而忽视对事物的更为具体、细致的把握。而录音、录相都具有极强的重现力。以此为媒体,有利于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例如:我在教《写一种动物》这篇习作时,选用了《小花猫》的录相。首先,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要求摘自:毕业论文格式下载www.618jyw.com
,然后指导学生按顺序进行一步一步地观察。在指导过程中,强调观察的顺序。如观察小花猫的头部时,要先观察耳朵,后观察眼睛,再观察嘴巴。在指导学生观察小花猫的生活习性时,用“慢镜”和“重镜”的办法,各部分仔细观察后,再把录相放一次,从整体上加深观察的印象,通过指导,学生不仅条理清楚地写出了小花猫的外形和和生活习性,而且知道了要有步骤地观察,学习了由整体到部分,有重点地观察的方法。

四、运用电教媒体,优化评改途径

叶圣陶先生说过:“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也。”运用多种媒体,如幻灯投影、录像显示、录音收听等,能把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映出来。如:写《记一次有趣的活动》中的一个“动人场面”。教师选择2-3个典型片断通过投影在屏幕上显现,师生在都能看到被评为习作情况下按写作目标对思想内容、语言表达共同分析评价。通过集体评改,提高修改效率,激发了学生作文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水平。
实践表明,将各种电教媒体有机结合,参与作文教学全过程,改变了作文教学信息传递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从而使其兴趣盎然,满怀信心地实现作文教学目标。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