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影响下《浮生六记》英译科研方法与

更新时间:2024-02-05 点赞:8244 浏览:2546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之一,《浮生六记》不仅再现了中国古代传统生活,而且向我们展示了作者独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性格气质与美学趣味。本文选取林语堂译本和Shirley M. Black译本,借用勒弗维尔操控论,从文化角度对对《浮生六记》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强调意识形态对文本选择及翻译策略的影响。
关键词: 《浮生六记》;意识形态;翻译策略
引言
《浮生六记》是清朝乾隆年间文人沈复的自传,以文言文的形式记录了作者生活的方方面面,文笔生动、简练,充满灵性,将中国传统文人那种清心寡欲,求真求美的性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在翻译此典籍时,如何准确把握其文体风格,将中国古代文化传播出去,就要求译者在深刻理解中国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能够与原作者产生共鸣,将作者的笔调与其独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实地表达出来。

一、勒弗维尔影响翻译的三原则

勒弗维尔的基本翻译思想是“把翻译研究的着眼点从语言学派所最为关心的的语言结构以及语言形式对应问题,转向目标文本与原文本在各自文化系统中的意义和功能”(谭载喜,2004:242)勒弗维尔将研究置于更为广阔的社会、文化语境中,从文化视角揭示翻译活动的本质,并提出了影响翻译活动的三因素:诗学、意识形态、赞助人,能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作者与译者、原作与译者的关系。

二、意识形态对《浮生六记》英译的影响

作者的意识形态与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对译者和译作影响重大,意识形态决定了译者的基本翻译策略,以及源文本中特色语的处理方法。译者对自己和自身文化的理解,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他们的翻译方法。

2.1 意识形态对源文本选择的影响

“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有着独特的人生观和文学观。他深受中国传源于:论文参考文献www.618jyw.com
统儒家和道家文化的影响,追求恬适自然的生活,崇尚本真。他的这种审美情趣和文化态度与沈复文人的气质性情不谋而合,在序言中说明了他翻译《浮生六记》的初衷,“素好《浮生六记》,发愿译成英文,使世人略知中国一对夫妇之恬淡可爱的生活。”(林语堂,2006:330)此外,一战后,随着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削弱,更多的西方人将目光投向东方,希望从东方文明中获得启发,一定程度上也促使林语堂开始进行异语创作,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
而1960年在英国出版的谢利·布莱克的英译本更多的是为了顺应二战后西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满足西方读者对“东方形象”的好奇心。《浮生六记》中涉及婚丧嫁娶等各种传统中国文化,迎合了西方读者对异域风情的期待。

2.2 意识形态对翻译策略的影响

林先生有着深厚的中西文化背景,翻译《浮生六记》一为兴趣使然,二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当时西方文化处于绝对强势地位,中国文化处于边缘状态,为使弱势的中国文化能够进入西方世界,从边缘向中心靠拢,林先生在翻译时就有意保留了中国特色的异质成分,异化为主,归化为辅,忠实地再现了原作风格,较完整地保留了原作内容,传达了原文的神韵,再现了作者独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性格气质与美学趣味。
与林译本反差显著,60年代谢利·布莱克的英译本大量使用归化策略,在形式上、容上都作了较大的改动。布莱克在译作前言中写道:“从第四部分起我省略了有关参观庙宇和景点的描写,因为他们都很相似而且对于没有去过,不熟悉实地的读者来说意义不大。同时,我省略了一些文学批评、园艺及植物栽培部分,因为他们专业性太强,无法迎合大众口味。此外,我将一些章节按不致让人含混的顺序重新排列。”(Chapters from a Floating Life, Black:Ⅻ)布莱克一味迎合西方读者,篡改对原文内容,这种做法无疑是对原作者的不忠,是不尊重中国文化的体现,本质上是对中国弱势文化的侵略,是文化霸权主义,不利于西方人形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
以下,结合例子对三个译本的翻译策略加以说明和评析。(以下中文皆选自林译本的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1. 娶陈氏。陈名芸,字淑珍,舅氏心余先生女也。

林译本:Her name was Yun and her literary name Suchen. She was my cousin, being the daughter of my maternal uncle, Hsinyu.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5)
布译本:I eventually married one of my cousins, the daughter of my mother’s brother Ch’en Hsin-yu. My wife’s intimate name was Yuen, meaning Fragrant Herb. Her literary name, by which we often called her, was Shu-chen, Precious Virtue. (Chapters from a Floating Life:3)
中国古人一般在姓名之外,还会取字、号,表达美好愿望。其中常蕴含了某种品质和风格,有点类似于英美国家的绰号。两译本都把“字”译成“literary name”,林译本最为简洁,没有多作解释;布译本采取增译法,将名字的内涵意义译出。从读者角度出发,后者更有助于西方读者了解中国的称谓。对于另一中国特色称谓‘舅’,两译者都采取增译手段,准确地对其关系进行了说明。
2. 其形削肩长颈,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一种缠绵姿态,令人之意也消。
林先生尽量使用简练的文字, 描述芸的内在美时,文中仅用“an air of tenderness” 就将芸所具有的东方女性的独特风韵传达给西方读者。但为了避免读者对东方美的误解,在描述芸的身材时,林先生又做了适当的增译, 说她是“slim but not to the point of being skinny”,用“slim”和“skinny”的程度差别,准确传神地体现出芸的古典美。而布莱克采取归化翻译策略、增词的技巧描绘芸的形象,将其体型和神态分别描述为an indefinable air of tenderness and vulnerability about her,an indefinable air of tenderness and vulnerability about her,向西方人说明中国人以瘦弱为美。他有意识地增加了“fragile”、“vulnerability”等词,把芸刻画成了像林黛玉似的、弱不禁风的女子。而从西方人的审美观来看,芸的形象毫无美感可言,因为在译者的文化中,金发碧眼、五官精致,拥有小麦肤色的才是。布莱克的这一归化处理歪曲、甚至丑化了芸的形象,译者的文化取向从而赋予了该译本的强势文化身份。

3. 时有浙妓温冷香者,寓于吴,有《咏柳絮》四律,沸传吴下,好事者多和之。

此句中,布译本将‘妓’归化为英语中的courtesan,可能是对原作理解有偏差,又或许是受西方意识形态影响,故意而为之,降低西方读者理解难度。沈复描述的妓与英语中的courtesan不能相提并论,courtesan作为职业会让人联想到不好的事,有贬损之意,而作者并无此意,相反地,中国古代以卖唱为生之女多富有才情,所以,此处译为sing-song girl更忠实原作。对于中国文化词“四律”的翻译,林译本和布译本分别直译为four poems、four eight-line poems,保留异质性,。
4. 若夫园亭楼阁,套室回廊,叠石成山栽花取势,又在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深或浅,不仅在曲折四字,又不在地广石多,徒烦功夫。
林译本:As to the planning of garden pilions, towers, winding corridors and out-houses, the designing of rockery and the training of flowers, one should try to show the all in the big, and the big in the all, and provide for the real in the unreal and for the unreal in the real. One reveals and conceals alternately, making it sometimes apparent and sometimes hidden. This is not just rhythmic irregularity,nor does it depend on hing a wide space and great expenditure of labor and material.(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97)
沈复这段关于园亭布置之法,以景怡情,透露出其清心寡欲,追求真美的高雅性情。如何把其文人逸趣传达给读者,译者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文学,还需要较高的园林设计欣赏水平。为再现传统建筑美,林先生在形式上力求与原文一致,内容上从语篇整体着眼,用地道的英文把握了和谐之美。而布莱克认为这类段落有碍于西方读者的理解,也没必要翻译过来,故省略,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对原文和原作者的不忠,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不够的体现。
结语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关于两译本翻译策略、翻译技巧差异的例子还有很多,本文在此就不一一详述。总之,在不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两译者对《浮生六记》的处理方法也各有不同。通过对两译本的对比研究,希望能对英语学习者提供借鉴,不仅要力求语言上的锤炼,更要考虑到文化因素对译本接受和文化传播的影响,既忠实于原作,又不至于造成文化隔阂。
[参考文献]
Shen Fu.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M]. Lin Yutang. tr.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6.
Shirley M. Black.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The Autobiography of a Chinese Artist [M]. tr.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3]谭载喜. 《西方翻译简史》.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387)源于:免费论文网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