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刍议高职院校可持续进展方略刍议结论

更新时间:2024-04-12 点赞:29431 浏览:13406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目前,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已进入调整结构、丰富内涵、提升质量和增加效益的关键时期,高职院校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达到“五位一体”、“四化同步”要求以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应坚持文化为基、技能为先、产教融合、特色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方略,才能建成人民满意的一流高职院校。
【关键词】高职院校 可持续发展 方略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不仅在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实现社会公平,传承民族文化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形成了能力本位、就业导向的高职教育理念,确立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现阶段中国高职教育已进入调整结构、丰富内涵、提升质量和增加效益的关键时期,高职院校在创建示范院校,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达到“五位一体”、“四化同步”要求,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选择怎样的发展方略,一直是高职教育工作者苦苦探索的难题。
文化为基:回归高等教育的本质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其本质属性是高等性、职业性、应用性、人文性,“就业导向”、“职业能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点。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将高职教育划分在以技术性为主的教育(5B)层次。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程中,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同样担负着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的责任与义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持续三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快速发展进程中出现了精神发展与物质发展脱节、人的本能与人的文化自律脱节所带来的许多社会问题。维系5000年中华文明进程的儒家文化屡遭误解和肢解,而在近三十年的经济发展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盛行,又对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进行了般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功利主义猖獗。在此情形下高校也难独善其身,利己主义侵蚀了大学校园,导致了大学精神的扭曲变形,高等职业教育过度专注于教会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由此导致的“有知识无智慧、有技能无信仰、有规范无道德、有无理想”社会成员问题愈发突出。现在提出“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并将文化育人作为高校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文化育人的实质就是文化自觉的教育体现,其本质要以人类文化的正向价值为引导,教化人走向道德理性,培养人全面健康发展,努力使每一个受教育者成为社会文明的积极参与者和建设者。
高职院校发展的前提是树立与高职教育理念相适应的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培育校本特色的大学文化,形成共同的办学价值观和理想追求。目前世界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第四次重大变革,就是回归大学的文化本质,重新以文化统领大学的建设和发展,防止大学变成单纯的科研工具和商业场所,以文化确立大学在社会体系中的核心价值。因此,文化引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成为高职教育实施文化育人理念的根本要求,也是高职教育文化自觉的体现。高职院校应在优化学院综合文化环境、建立现代大学文化、提升学院文化层次、营造学院文化建设氛围、打造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等方面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大学文化潜移默化、贯穿始终的作用。
技能为先:高职院校的立身之本
十八大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决策部署。当前和未来的一个时期,职业教育面临“四化同步”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切要求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迫切要求提升社会成员的就业创业能力;化解产能过剩,推动产业升级,迫切要求职工技术更新和技能培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迫切要求提供多次多样多层的教育机会”。极其难得的历史机遇,高职教育必须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培养技能人才的历史使命,准确把握职业教育内涵,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实现知识、能力、素质教育目标的结合与统

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贴近实践、贴近职业的教育,是学做相统一的教育,是培养做事之人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决定了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必然高度重视摘自:学术论文格式模板www.618jyw.com
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为学生从事某一项职业提供一种工具的准备和职业持续发展的准备,以期达到人与职业的有效匹配。高职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仅是学生顺利就业和高质量就业的必要条件,也是区别于其他院校毕业生的比较优势,同时也是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核心要素,更是高职教育的立身之本。
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是高职院校的四大基本功能。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知识素养和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具体体现。随着我国逐渐迈向后工业化社会,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将发生深刻的变化,产品技术含量的提高,工艺复杂程度的增大,包括高技术在内的知识型劳动者的就业岗位需求不断增加,社会分工将变得越来越细,培养一大批技术娴熟、职业道德与操守高尚、素质精良的知识型劳动大军,已是中国经济保持快速、稳定、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产教融合:高职院校的必由之路
职业教育是一种应用技术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是其中一个层次或环节。职业教育的产生源于产业经济活动的快速发展对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是一种打破教育与职业的界限,“跨越了企业与学校,跨越了工作与学习,即跨越了职业与教育的疆域”的教育教学活动。产教融合的核心内容就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实施产教融合策略是职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优化职业教育的需要,是促进知识链、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的有效衔接的需要。
“抓经济必须抓职教,抓职教就是抓经济”已经逐步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加强与职业教育界的合作作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已成为产业界的共识;构建“政校行企四方联动”、“企校一体”、“多元主体”等校企合作模式,推进校产教融合,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源于:论文参考文献格式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