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火花数学探究性教学,点燃学生智慧火花

更新时间:2024-03-14 点赞:6630 浏览:2095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动力和能力. 因此,“探究性教学”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使学生在参与探究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并通过学习获得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课堂教学;探究;方法;创新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传统教学以知识的传授和继承为目的,往往重知识轻能力、重源于:论文www.618jyw.com
结果轻过程,注入式多、探究式少,大部分学生对老师讲过、平时做过的题型能应付,一旦碰到新题型就容易心慌意乱,无从下手. 针对学生的实际,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中,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推理、知识迁移、概括归纳、探索研究、发现创新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对学生探究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一、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设计

1. 合理创设问题情景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堂教学应引起良好的情绪感觉.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于唤起学生理智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 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火索.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学习情境,巧妙设置学习障碍,构建数学学习的兴奋点,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堂教学中的 “情境创设”应具有知识性、实际性、新颖性的特点.

2. 用游戏、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口诀等方法学习新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要不拘一格,形式多样.
例如,不等式的解在数轴上表示,可以编成“小左大右”或“左小右大”;在“求不等式组的解”教学中编成“大大取大,小小取小,大小小大连起写,大大小小题无解”;在坐标平面内的图形变换第二节课的教学中,可以分小组总结平移规律,派代表发言. 一位组长总结出“如果将点向左平移H个单位,横坐标将减去H,纵坐标不变;向右平移H个单位,横坐标将加H,纵坐标不变;如果将点向上平移H个单位,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加上H;向下平移H个单位,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将减去H. ”我当时表扬了这名学生:“你归纳得完全正确,而且非常清楚. ”同时又提出:“能否用精练的语言归纳呢?”最后一致认为可以用这样的口诀快速地记住:“右加,左减,纵不变;上加,下减,横不变. ”最后我们还用坐标的形式归纳了平移规律. 对一个知识点的教学,运用多种表达方法,“语言、数、形结合教学”我认为是一种可行而且很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伟大的数学家——波利亚认为中学数学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教会年轻人思考”. 教师要努力启发学生自己发现解法,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事实上,很多学生的学法显得比较薄弱,学生较为普遍存在学不过手,学不落实,高耗低效的现象.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数学教学着重提高的是学生的数学素质,是学生从学数学的过程中成为会学数学的人. 听课的效率与学习效果直接相关. 用心领会教师的讲课思路、解题方法对培养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新课,要弄清概念的形成和知识的前后联系、来龙去脉、基本方法,重点、难点、关键. 对于作业课,要重点听清教师的分析过程. 不仅要用耳听,还要用心领会,这样做是为什么,那样做是为什么,自己当初没想出来或没做对原因在哪里. 思考教师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特别要从中学习数学思维的方法,数学的思想. 如“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方程思想”等事实上,学生在作业中存在主要困难之一是缺乏分析能力,证明方法和数学思维,同时也缺乏对概念的理解. 往往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学生在自己做题时找不到下手的地方,教师在评讲时,一读题,一指点,学生就恍然大悟了,这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在听课的过程中,不仅要勤动手,还要勤动笔,对重点知识做好纪录,对于习题课,要做好改错工作,而且改错要尽可能仔细些. 根据这种理念,我经常在备课中思考:在这节课中,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方法?该进行怎样的学法指导?

三、鼓励学生创新,实施激励评价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在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探求,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而且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教师要鼓励那些用不平常方式来观察和思考的学生,鼓励学生发挥敢猜想的精神,利用他们的好奇心理激发他们参与创造性思维的热情,逐步培养成善于探索创新的个性品质. 有效课堂要求教师评价的语言应体现“启发性”、“赏识性”、“激励性”、“反思性”. 如:“你的反应很快,老师很喜欢你. ”“你的解题能力真好,老师要向你学习. ”“今天学习的方法很麻烦,下节课老师会教你更简捷的方法. ”课堂是教师的生命力所在地,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 “理念决定设计,素质决定实施,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
总之,教师只要有效地利用教材,在教材中开发研究课题,必能唤起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只有全方位更新角度,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主动适应新形势,适应学生的需求,适应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特征的探究性教学.
【参考文献】
张菊英.一次数学研究性、创造性学习的体验[J].中学数学教学,2003(4).
胡炯涛.数学教学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
[3]刘光夫.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J].中小学数学·教师版,2003(7-8).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