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中对试探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小学生心理素质培养

更新时间:2024-02-16 点赞:25339 浏览:11099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小学体育教学提出了明确的标准,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体育心理素质培养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未来人才素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方面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有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的话将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心理障碍或人格缺陷。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能力。少年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身体状况对他们身体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影响。体育活动是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和健康的重要手段,因此,本学习领域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发展体能的同时,注意使他们了解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小学体育是学生适应性学习最强的科目之一,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1.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通过讲故事告诉学生,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潜力,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会获得成功。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科学家,然而很多人不知道他在上小学时却是一个“笨小孩”。有一次老师叫每个学生做一个小板凳,当他拿出自己做的板凳时,同学们都大声嘲笑起来。他告诉大家,这个不象样的板凳,是他做的第五个,前几个比这个还要差。很显然,小爱因斯坦有一种自信心理,他相信自己能做好板凳,事实上也是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正是有这样一种自信心,才使得他在科学的道路上不停地攀登,最终取得丰硕成果。

2.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现代体育教学不仅是体育知识、技能的传递过程,而且也是一种情感的交流过程。课堂知识、技能和情感在师生之间的双向流动,可以导致师生双方思想的共鸣。要推广健身意识,传播健身方法,培养锻炼能力,并考虑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注意突出一个“新”字,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快乐体育”与“成功体育”。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建立“快乐体育园地”设施,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健身性与育心性、竞技性与娱乐性、技术性与趣味性结合,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变“厌学”为“乐学”,变“苦练”为“乐练”,变“要我练”为“我要练”,使学生在活动中享受体育的乐趣,体验到团体协作、挑战自我和战胜自我的成功喜悦。

3.创新体育课堂教学方法

在教法上创新,突出对学生独立思维和有效思维的培养。通过教师的引导,由学生自己解决体育教学、运动比赛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使学生通过学校教育过程,把对运动的兴趣保持终身。由于学生的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尚不平衡。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调控学生情绪的教学策略如下:①成功与快乐体验:教师应该充分让学生体验到体育运动的成功与快乐。成功与快乐是一种情绪体验,教学中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对运动教材进行教学化改造,让学生体验运动的快乐,体育教学才真正能够起到改善学生情绪的作用,也才可能让学生在课下情绪不好的时候通过体育运动改善情绪。②运动适度:在教学中教师对运动负荷的安排应该适度,不能片面追求大运动量。运动量适度,会促进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积极情绪的产生;相反,运动量过大,会导致学生对体育的厌倦情绪出现,这不仅不利于改善由于学习导致的忧愁、紧张等情绪,反而会使体育课也学生的喜爱。③道德引领:教师应该让学生从道德层面上认识体育行为,促进良好体育行为的产生,提高情绪控制能力。中小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较差,特别是在体育比赛中就更难控制。此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从道德层面上认识到哪些是良好的体育行为,为什么是良好的体育行为,通过这种方式增加学生对体育行为的理性认识,提高情绪控制能力。④角色扮演:具有胆怯心理,内心不自信的学生,其实非常渴望成为一个大胆、勇敢的人。“角色扮演”游戏能帮助学生获得这种勇敢,往往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中,可多让那些身体素质较差又比较胆小的学生担任勇敢的“母鸡”的角色,让她们提高自信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4.培养坚毅意志品质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目标处于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内,即是学生努力一下可以够得着的目标,这样积小胜为大胜,更多地积累学习成功的体验,从而建立克服学习困难的信心。教师还应该有意识地为学生的学习设置困难人,通过更多付出从而锻炼意志。比如,在一次单脚跳接力的比赛中,一组学生能力强,他们比赛中多次获胜。这时,老师故意在他们的路线上加设障碍,其目的有二:一是让他们受点挫折,给其他同学机会;二是让他们有更大的挑战,增加他们的参与度。活动中,老师故意不表扬这组学生,使其在受挫中磨练。另一组活动能力较差的同学,老师则降低活动难度,并对他们取得的成绩进行表扬,这样效果会更好。在体育学习中,经常遇到行动未能达到预期的情况,甚至有时感到经过很大努力却事与愿违。所以说学生遭受挫折是难免的。但他们常常不能正确对待挫折,有时寻找理由为自己辩解,有进推诿责任。这容易加重学生的思想负担,而不利于自信心的形成。因此,教师要以信任、期待的目光,热情、激励的话语,推动学生相信自己,帮助他们正确对待每一次挫折。
总之,只有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黄玉龙.教与玩结合是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方法[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09.12.
[2]梁龙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构建过程[J].中国学校体育.2010.5.
[3]丁芳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3.
源于: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