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牡丹江牡丹江地区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研究

更新时间:2024-02-07 点赞:7552 浏览:2309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现在有些家长,一方面,希望孩子成才;而另一方面,家庭的氛围却不利于孩子成长,给幼儿的心灵造成创伤。许多幼儿的性格、作风、行为习惯之所以很像父母,遗传并非起决定作用,而主要是从父母的言谈举止、待人处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因此,要注重榜样作用。孩子学会生活是多么重要,对牡丹江地区在家园合作中培养幼儿科学素养做了一些研究。
牡丹江地区家园合作幼儿科学素养

一、引导家长走出误区,指导家长科学育儿

1.走出宠爱过度的家庭教育误区

受到过度宠爱的孩子,往往会脾气暴躁,且气量狭小难于相处,如不及时改变,今后很容易受其他人的排斥。这就要求家长逐渐改变对小孩子的过度呵护和关爱。让孩子首先学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逐渐帮他消除“霸气”,然后注意为他制造与其他小朋友相处的机会,让他学会谦让他人。只要父母用心,有计划地培养他的独立性,孩子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懂事而独立的好孩子。

2.走出智力第一的家庭教育误区

把幼儿培养成才,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但是,不少父母对幼儿的教育偏重智力因素,整天让三四岁的孩子背唐诗,认汉字,算加减,认为生活能力不值得一提,觉得“长大了就会了”,扼杀了幼儿的天性,阻碍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其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某种喜好的活动中时,他们的内心就会充满“成就感”。家长应该了解并尊重孩子的意愿,为孩子提供自由探索的天地和活动场所,并进行鼓励,培养幼儿全面发展。

3.走出物质奖励的家庭教育误区

奖励可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两种。奖励孩子本质上并不是坏事,但是,让家长明智地去选择何时何地用何种奖励。如果孩子做什么事都期望获得物质奖励,那么没有得到物质奖励的时候,孩子就会变得完全灰心丧气,他们甚至会认为没有物质奖励的事情不值得去做。

二、联系家长,家校合作

给予家长了解的机会,才能真正地做到家园一致。
1.班里设立“小问号”信箱。教师要全面观察班里的每位孩子的一言一行,做好观察记录,特别是一些不良习惯的孩子,及时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的情况,让家长了解孩子的不良习惯,在家要多注意这方面教育,教师可把记录放在“小问号”信箱,家长也可以把孩子在家的不良习惯放进信箱里,让老师在园配合教育。
2.父母座谈会。不定期举行小型父母座谈会,每次座谈会内容都围绕一个主题: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饮食习惯?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孩子提出无理要求该怎么办,等等。发动家长共同讨论,让家长互相交流经验,让班里教育较好的家长代表介绍育儿经验,或请家长发表文章,把文章发给家长互相学习、交流,充分利用家长的知识资源,来解决疑难问题。
3.《家园联系单》的利用。教师可把孩子在园的不良习惯写在单子上,让家长了解孩子在近阶段在园的表现,及时配合教育。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有时是在模仿中形成的,因此,可以在家园联系单中让家长在爸爸妈妈的话一栏中写写孩子在家近阶段的表现。
4.家访。家访是家园共育的直达车,教师可以针对孩子近阶段出现的不良习惯进行家访,在家访中了解孩子形成这种不良习惯的原因。

三、共同学习,一起教育,真正合作

1.一致性原则

(1)家庭成员教育一致
在家庭教育中,家庭中的所有成年人对于未成年的子女来说,都是教育者,都担负着教育的任务,特别是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家长必须对子女有一个一致的态度,做到要求一致、教育统一;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前后一致,宽严相济;家里所有长辈对孩子要求统一。
(2)教师在园,教育一致
现在,一个班里带班的有两位老师,一个是保育员阿姨。对孩子的常规教育时,3个人的教育要求必须统一,老师在训练孩子常规时必须同时配合教育。例如,在整理积木,在玩积木时,必须给孩子有一个固定位置;还有对孩子的进餐要求,如何坐的姿势,等等,都应该要求统论文下载中心www.618jyw.com

一、这样才会使班里的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

(3)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要一致
教师可以召开期初家长会,宣布孩子入园后的生活常规及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要求,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对孩子的习惯培养要求,并告诉家长在家应配合的地方。再者,教师在孩子已形成初步的常规习惯后,也可请家长来园观摩孩子在园的一日生活活动,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时老师对其要求,这样,家长也可以遵循幼儿园的一日常规制度,对孩子进行训练,遵循幼儿园的一日生活。

2.持之以恒原则

(1)家长树立榜样,为孩子塑造楷模。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为了让孩子养成种种终身受用的好习惯,做家长的必须从自身做起,要持之以恒地培养。
(2)改善家庭环境及陈设,使之对幼儿更加适合成长。如设置专门的玩具箱,专门有适合孩子高低的衣服挂钩等,以便幼儿自我服务,提高孩子自理能力,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孩子的教育要求自始至终要求统一。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从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来讲,幼儿可塑性最大,正是形成各种良好习惯的萌发期。如果家长在此阶段忽略对孩子各种习惯的培养,那等于没有良好的开端。长此以往,就使孩子易形成许多不良习惯,当不良习惯形成后,孩子长大后再去纠正那就较困难了。当前,面对独生子女的现实,孩子在家是“小皇帝”“小太阳”,呼风唤雨,不用自己动手,就能得心应手。家长对孩子出于无奈,或对孩子过分的保护和关爱。如果此时,广大幼教者能走出校门,走进家门,帮家长一把,把家庭、幼儿园的教育融为一体,教育一致,对孩子的影响是受益匪浅的,完全能够早日防止孩子不良习惯的养成。为此,对牡丹江地区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科学素养进行研究,希望对同行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朱会丛,尹华.感恩教育的现代缺失与重构[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金艳.利用社区资源,借助家园合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07,(Z1).
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科学研究项目:“牡丹江地区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研究”(编号:1252011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