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信息技术加强信息技术手段运用提升高职教务管理水平

更新时间:2024-03-03 点赞:6956 浏览:191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务管理中的应用,需要切实解决软件开发与高职院校办学特点结合不紧密、管理人员软件应用素质不高、软件兼容性不强、信息资源浪费等问题。通过加强教务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培训,改进软件,统一软件设计标准等,实现资源共享,建设富有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特色的信息技术管理系统。
信息技术应用高职教务管理高等职业教育自上世纪90年始蓬勃发展,截止2012年,高等职业院校已经达到1246所,每年招收新生数量达330多万人,在校学生总数达到了966多万人,占全国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总数的43.3%。随着高职教育的大力发展,在校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使得高职院校内部管理工作的范围扩大,工作数量增加,管理难度增大,这直接影响着高职学生的培养质量。就高职院校内部管理来讲,教务管理工作是整个高职院校管理的核心部分,是维系教学机制正常运行的枢纽,是校提升内涵和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如何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对庞大的教务信息资源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提高教务管理效率,充分发挥教务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为老师和学生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是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部门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现状

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需要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的支持。2005年到2012年期间,教育部开展“高职高专办学水平评估”,陆续审批和建设了具有示范和带领高职教育整体推进的“百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这些项目建设中,都对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规定了具体的考量指标。
以“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对教务管理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情况为例,可以看出各高职院校所采用的软件来源大体可分为四种:一是青果教务网络管理及服务系统,二是正方教务管理与服务系统,三是学院自己开发的教务管理及服务系统,四是其他公司开发的系统。如图所示:
从图中统计数据来看,高职院校对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实施教务管理的认识是统一的,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达到了100%。统计数据也显示,应用自己开发的信息技术手段的院校明显偏少,仅占1源于:论文参考文献www.618jyw.com
1%,而89%的院校采取购买教务管理软件的方式。其中,青果教务网络管理及服务系统和方正教务管理及服务系统成为主流产品,这些系统用统一身份认证、通过信息门户与公共数据交换为广大师生提供简便、快捷的网络化信息服务,无异为高校构建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是,由于各院校对教务管理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视程度不同,建设力度、管理水平、技术力量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在这些软件的实际应用还很有限;加之软件设计本身的欠缺,使高职院校信息手段建设和运行方面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亟待大力改进。

二、教务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及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高职院校对应用网络实现管理和服务的意识不强,对教务管理信息化技术手段所发挥的重要性缺乏充分的认识,没有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和服务手段,仅仅把信息化技术手段作为一种设施配置,应付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和检查;一些院校软硬件齐全,但是应用水平不高,发挥的效能和软件的实际功能不匹配,造成资源浪费;有些高职院校虽然做了一些推进工作,但由于学校各级领导层的重视和督促不够,信息化建设规划不详实,落实力度不大,推进深度有限;还有些高职院校存在着相关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不到位的问题。这些都影响了教务管理信息技术在应用初期的整体推进。

2.教务管理人员信息技术手段应用水平不高

大部分学校由于自身没有能力开发系统,或者自行开发系统的成本过高,因而使用购买的教务管理系统软件。采购的系统软件需要在实践运行的过程中与本校的具体管理实际相匹配,需要不断的检验和更新完善。这就需要教务管理人员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有发现和提出问题、改进系统的能力。而实际的情况是,部分高职院校教务管理队伍中缺少这方面的专职技术人员,或者教务管理人员自身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也不高,在使用系统软件时表现出不善学习、知难而退的惰性思想,这使得软件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利用,对系统的完善和功能扩充开发更是无从入手。系统搁置的时间越长,滞缓的信息数据就越庞大,工作量越积越多,与软件系统应用、发展及更新的距离就越远,走上良性发展之路就越来越困难。

3.教务管理信息技术手段建设中资源浪费问题严重

部分高职院校缺乏信息系统发展和应用的整体规划,不切实际地盲目引进购买和建设各类别的软件系统,造成各类管理应用系统之间互不兼容或功能相互重叠。系统之间标准不统一,信息资源较分散,造成共享和互访的困难,各系统之间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这不但使信息技术手段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能,反而造成资源浪费和工作重复,效率低下,给具体工作带来较大的阻力和难度,使整个教务管理工作处于尴尬、被动的局面。

4.教务管理信息技术手段建设中软件设计与高职教育衔接较差

软件开发公司考虑到成本等多方面的因素,所开发的相关软件没有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之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由于高职院校的相关教务管理人员参与力度不够,软件的许多功能模块无法准确体现高职院校管理者的思路与意图,缺乏针对性与实用性,很难全面适应各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需要。软件设计的意图、功能与高职教育的需求衔接较差,是目前的教务管理信息技术手段中最突出的问题。
现有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基本包含了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资源、学生学籍、选课排课、教材管理、成绩管理、考试管理、实验实习实训、质量监控、毕业生管理等10个模块,提供了分别针对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的三部分服务。其中,模块部分前3个为基础资料模块,后7个为应用模块。通过对购买使用教务管理系统软件且应用较成熟的50所高职院校对各模块及服务应用情况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
统计结果显示,由于基础资料模块是整个系统运行的基础,是其他模块和服务运行的数据来源,并且在实际运行中牵扯的部门相对单一,数据建设任务较轻,所以比较完善,运行情况及效果是整个软件中最好的。在7个应用模块中,选课排课,成绩管理,教材管理模块在各高职院校中应用性最广,功能基本得到了发挥;考试管理、质量监控模块只有部分院校使用效果不是十分满意;实验实习实训模块的设计跟高职院校教学运行实际有一定的差距,与日常管理无法结合或发挥作用有限,使用情况并不理想;毕业生管理在各院校中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部分院校不属教务部门管理,故毕业生管理模块的应用程度和发挥的作用较差。在对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的三部分服务分别是与应用模块提供的数据相对应的,在一部分院校中,只提供了课表查询、成绩查询和选课功能,而其他许多功能由于前面数据应用模块的数据欠缺或没有应用而难以发挥作用,造成资源极大的浪费。

三、加强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对策

1.提高认识,加强协调,推进教务管理信息技术手段建设

推进教务管理信息技术手段建设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推进规范教务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必经之路。学院领导、教务管理人员和教职员工都要树立这一思想,扭转传统的习惯性的管理模式,积极吸收高科技成果,先进科学的管理。改进和健全管理制度,实现管理制度和软件功能双向靠拢,从思想上、制度上整体推进教务管理信息技术手段建设。

2.合理设计规划、统一标准,实现资源共享

教务管理信息技术手段建设中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2002年教育部颁布),它是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产品的建立、研制、生产、检测、使用和技术服务等各环节的技术依据。学校数字校园建设中包涵各管理应用系统,教务管理信息技术手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为保证教务管理信息与其他各系统软件之间的兼容性和互访性,提高功能和应用扩展能力,建设中要严格执行《标准》。对已有的教务管理信息技术手段要按照《标准》进行改造,对新建设的相关工作,按照《标准》进行审核准入,逐步完成教育管理信息工作的标准化,实现教务管理信息资源的共享,减少数字化校园建设中重复浪费。

3.加强培训,提高教务网管理人员素质

完备的硬件和协调软件只是教务管理信息技术手段中的基础,需要教务管理人员运用到具体的日常管理中才能发挥效能。教务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所发挥效能的大小,因此,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提高信息技术手段运用素质是必不可少的。专业培训、专题讲座、校际交流、报告会、经验分享等是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素质的必要途径,另外,设立专门的技术岗位解决一些日常运行中出现的疑难杂症,及时对软硬件进行专业的更新、升级和功能扩展,使软件和日常管理实际及时匹配,减小运行阻力。

4.加强软件改进,贴近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特色

教务管理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建设和升级改进中,要加大高职院校管理者、评估专家、督导专家、一线教务管理人员、老师的参与力度,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重点,什么样的软件符合高职院校的教务管理或通过软件要实现那些管理,这些人最有发言权,结合他们的思路设计和改进软件才能实现最优效果。结合当今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需求改进软件,在应用模块中要加大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等教学环节的管理,软件设计和升级改进中各模块要与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相匹配,方便管理人员管理,为师生提供更优服务。
参考文献:
王毅,卢崇高,季跃东.高等职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要求www.618jyw.com
业教育理论探索与实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

5.40-41.

张大然,陈洁.高职高专院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8.
[3]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第一部分,学校管理信息化标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4]梁宏军,邹白茹.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探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173-174.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