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初探探讨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文化素养进展

更新时间:2024-02-27 点赞:5533 浏览:1524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探讨了教师文化素养的重要性,指出培养文化素养要从品格、知识及思维方面着手,同时还要重视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的外延。
体育教师文化素养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当今教育改革及教师队伍建设重要内容。一名优秀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专业技能以及崇高的个人品质。文化素养在此发展中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就体育教育而言,过去体育教学重视感性身体锻炼,如今教育的重心已经转移到理性的身心教育上,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技能,还要全面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在对体育教师文化素养充分认识基础上,对教师文化素养培养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指导建议。

一、体育教师文化素养的重要性

文化素养是人文与科学精神的有机合作,文化是素养形成的基础,精神则是其核心。文化素养反映了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它体现了文化基础,也体现了人的理性、情感、意志等社会属性问题。体育教师的文化素养包括道德修养、学识水平、行为风范等诸多方面,教师的文化素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影响他们的认知观、价值观和科学观。不论处于那个阶段,只存在侧重点差异,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都是相通的。体育是依赖身体运动培养人的过程,体育教师的文化素养不断影响着体育专业生的发展。文化素养有三方面意义:一是对知识深层理解,以往学生感性地锻炼身体,忽视对体育文化内涵的理解,而文化素养使体育教学上升到更高层次,学生能够不断领悟体育的文化内涵;二是带给学生更高的精神境界;三是实现体育的最高价值,体育锻炼不仅成为学生的日常行为,还融入了健康向上的体育精神。

二、体育教师文化素养的形成

体育教育的宗旨就是健身育人,其不仅包括对受教育者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还包括文化的渗透与传承。因此,文化素养的形成需要“内外兼修”,“内”指的是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外”指的是必需的实践能力。具体来讲:

(一)体育教师文化素养的内练

1.不断提高道德修养。高尚的道德修养是每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因为它可以感染、陶冶学生,从而使学生获得这种高尚的道德修养。教育实践证明,优秀教师都有一种特殊的人格魅力,它所折射出来的审美观、价值观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它体现在豁达的生活态度中,与人为善的宽容心中。这种人格魅力产生的发源地就是文化素养,吸收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是增强人格魅力的重要途径。
2.不断丰富学科知识。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在以本专业知识为依托基础上,不断拓源于:标准论文www.618jyw.com
展到相邻其他学科知识,具备较高的理论修养。在课堂之上,教师不仅要把专业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还要不断影响他们的思想,陶冶他们的情操,使教育价值作用不断提升。就体育学科而言,理论知识融入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其中包括教育知识的融入和科普知识的融入,两者是体育教育的根本,也是解决新、难题的工具。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由高度分化逐渐向高度统一转化,要求体育教师能够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不固步自封的研究本专业领域,将知识拓展到相近学科,从而使本学科与其它学科知识达到融合。
3.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随着体育教育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及教学评价等都出现了巨大变化,教育教学体现了全新的时代气息与课程价值观,也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形势下,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对教学进行重新定位;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现代专业知识,尽快适应课改的发展要求。古人之言“传道授业解惑”一直被视为教育的准则,然而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这一准则逐渐被打破,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决定者,而是扮演了促进者与引导者的角色。教师只有勤于钻研、不断探索,立志做研究型教师,研究新课改、研究教材、研究学情、研究教法等,才能从容面对日益个性化的学生,顺应时代需求。
4.要善于反思。“教育技术熟练”不等于“最优秀”,一名具有多年教龄的教师可以不看书本就能讲一堂精彩的课,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是一名优秀的教师。一名优秀教师必须是反思型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完善的知识结构,还懂得对自身的批判和超越,他的知识结构在不断调整与完善。这种类型教师的实践能力极强,可以有效化解实践中遇到的矛盾与冲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培养更可靠的现代人才。

(二)体育教师文化素养的外展

1.在教学中融入人文知识。在传统实用主义影响下,许多体育教师简单将教学理解成掌握运动技术,于是在运动技术上追求精益求精,却忽略了人文知识的传授。他们往往具有较高的运动技术,但很少有理论知识介入,这样学生无法懂得体育运动的真正文化内涵。结果我们推崇的体育文化理念表现成狭隘的技术动作教学,体育课变成了一种纯生态学的改造过程。对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运动技能的同时,还要将学科的文化理念融入进去,有历史知识、生物力学知识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科学人文精神等,使之正确认识体育、感受体育,形成正确体育价值观。
2.彰显教育全面发展之功能。如果一门学科教育仅仅停留在表层,对人的精神及行为没有任何影响,那么它是低级、不成熟的,这样的学习没有任何社会意义及文化价值。体育学习过程应该是体育精神形成的过程,彰显一个人的坚持不懈、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而这种精神的塑造需要教师创建体育人文环境,为学生建设体育精神家园。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与之建立平等、合作关系,充分考虑到整体与个体差异,因地制宜地实施教学策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作用,在享受快乐中学习。
3.由感性教学向理性教学转变。随着时代的变迁,教学对象、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的不断转移,一系列的教学问题亟待我们去解决,使教学回归理性是对新时代体育教师的要求。教学是一种充满偶然性、情境性的活动,其中的师生关系、互动准则、场地设施等要素交互作用、此消彼长,形成了一个动态关系,而感性教学本身就带有一种先天缺陷,使这层关系变得越来越狭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学目标日趋多元,要梳理这种复杂的教学关系,教师就要主动地用智慧理性来驾驭知识、明辨经验。就体育学科而言,最基本的教学理性能力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能对复杂的动作练习或理论原理做出符合科学规律的理论解释与分析,彰显学科理性;二是能对教育实践活动进行设计,并检验设计的效果,通过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使课程价值最大化,改善以经验为主导的教学行为,使教学过程富有理性。
总之,在体育教育改革中,首先要解决人的问题,就是体育教师文化素养问题。当体育教师具有较高文化素养时,教学就会变得理性,在遇到困难时迎刃而解,从而使体育事业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顾渊彦.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郭星原.论体育文化素养[J].科技信息,2012,(16).
[3]潘健.普通高校在职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情况调查与分析[J].体育学刊,2011,16(7).
[4]辛涛,申继亮.论教师的教育观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9,(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