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解析几何剖析几何解答题失分理由之解析设计

更新时间:2024-04-13 点赞:22752 浏览:9874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高考中解析几何解答题学生经常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局面,究其原因是:(1)选择参数随意;(2)建立等式随意;(3)消参数随意;(4)等式变形随意.
关键词:交点;等式;变形;参数;原因;随意
[?] 题目呈现
(浙江高考2009年文科第22题第2问)已知抛物线C:x2=y上一点P的横坐标为t(t>0),过P的直线交C于另一点Q,交x轴于点M,过点Q作PQ的垂线交C于另一点N. 若MN是C的切线,求t的最小值.
分析 根据已知条件知Q,M,N都是直线与曲线的公共点,绝大多数的学生按题目条件给出的三点Q,M,N的先后顺序,通过三次求解方程组,分别求得Q,M,N的坐标. 思路1虽然自然合理,但从以上推理过程看出运算量较大,且各点坐标表达式比较繁杂,这样在计算上犯错的机会增大.
分析 与思路1比较,虽然Q点坐标不需要求,解方程组的次数少了一次,但表达PQ与QN的直线斜率没有思路1简便,这样对求M,N点坐标及求过N点的切线方程仍然麻烦.
分析 这是一道解析几何综合题,主要涉及直线与直线、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处理. 思路1、思路2、思路3分别选择了以直线PQ的斜率k和Q,N的横坐标为参数. 思路4设出了P,Q,N三点的横坐标,与前三种思路相比,虽然多设了一个参数,需要建立二个关于t,x0,x1的关系式,但只要发挥“垂直”与“三点共线”的重要特征,这两个等式还是容易建立. 这样省略了解直线与抛物线联立方程组,运算量大减,并且各点坐标的表达式都比较简洁. 思路4是本题最优思路.
由以上解法讨论知,本题各种解题思路主要区别在于对Q,N,M三点坐标的处理方式不一样,及建立等式方法不相同.笔者对本校高三年级1098名学生中随机抽取140人,对本题进行了一次测试,测试时间为15分钟,并将各种解题思路的人数进行统计,见表1、表2:
[?] 原因剖析
对140份测试卷的正确答案人数进行统计,有18人得出t的最小值为,其中满分的仅有4人.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坏”结果?学生的解题思维过程中哪些方面存在着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又是什么?值得深思.

1. 思维定式导致选择参数随意

直线与圆锥曲线公共点的坐标常用处理方法:一种是通过解方程组直接求出公共点坐标,此法有时会做许多“无用功”. 另一种方法是“设而不求”,此法“设参”是解题起点,也是解题最重要的一步,这一步没做好,就会影响整个解题的大局. 从表1、表2知,大部分学生采用思路1. 事实上,思路4明显要比前三种思路简洁,为什么大部分学生都想不到,其原因何在?其一,人教A版教科书中所有例题,凡是涉及直线与圆曲线交点问题都是通过解方程组方法求出交点,并在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的小结中强调“直线与圆锥曲线有无公共点,等价于它们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有无实数解”. 平时教学中,教师十分强调通过解方程组求交点,并且布置一定量的题目进行强化训练,学生通过解方程组求出交点坐标,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 其二,笔者与选用思路1的学生座谈时,了解到他们的解题思路就是按题目摘自: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的已知条件先后顺序进行求解,并没有对题目的各条件从整体上把握. 在这样的解题思维下,设直线PQ方程是必须的, 设直线PQ的斜率为参变量成为“自然”. 其三, 平时使用设参数解题,一些学生对引进参数的作用缺乏透彻的理解,只是模仿照搬. 分析表明,大多数学生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只会按照固有的思路套用模式解题,不会自己分析推理解决问题.从表1知,有88.6%的人采用了思路1,与实际相吻合.

2. 缺少对几何特征的挖掘,导致建立等式随意

解析几何问题离不开图,图形的几何特征是解题思维的重要信息,解题者根据图形中反映出来的几何特征,从中提炼出有关的数量关系,通过设未知量建立方程,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而如何建立所需要的“好”方程,是处理好有关几何问题的关键. 本题涉及四个点P,Q,N,M,因为Q是直线PQ与抛物线的交点,M是与PQ互相垂直的直线QM与抛物线的交点,N是抛物线在M点处切线和直线PQ以及x轴的公共点. 由此知道本题当P点确定后,Q,N,M也随之确定,即Q,N,M的坐标与t存在着一定依存关系. 其关系式如何建立呢?“QN⊥PQ”和“MN是C的切线”是本题最突出的几何特征,如何将它们用数量关系加以表达呢?QN⊥PQ其数学含义可理解为kPQkQN=-1,更进一步理解为(x0+x1)(x1+t)= -1或(x0+x1)=-1或(x0+x1)= -1. “MN是C的切线”其数学含义可理解为:抛物线在N点的切线过M点,或过N点的抛物线切线与x轴交点在直线PQ上,或M,N两点连线斜率等于函数y=x2在N点处的导数.更深入一步,可将“Q,P,M三点共线”等价转化为两斜率相等,或一点坐标满足由另两点所成的直线方程,可将“QP,NM,x轴三线共点”等价转化为两直线交点坐标满足另一直线方程. 从表1、表2知,有18人使用“三点共线或三线共点”,只有5人使用了思路4,这5人中仅有一人由QM⊥QN列出方程组(x0+x1)(x1+t)=-1,
(x1+t)=
,并且得到了正确的答案. 另有4人建立的方程组为(x0+x1)(x1+t)=-1,
(x0+x1)
=-1,或(x0+x1)(x1+t)=-1,
(x0+x1)
=-1,这样不仅增加了运算量,而且增大了消参数的难度,此法无一人得到正确结论.从中看出,同一个条件对其数学含义的理解不一样,处理方式也不同,所产生的解题效果也不一样. 分析表明,大多数学生对条件“QN⊥PQ”和“MN是C的切线”只停留在表层而浅显的理解,在列等式时只顾眼前一点方便,没有“长远”眼光,缺少全局观念,解决问题的视觉比较局限.

3. 整体思想意识薄弱,导致消参数随意

思路4由于引进了两个参数x0源于:论文书写格式www.618jyw.com
和x1,需要建两个等式. 由QM⊥QN可以得到以下三种方案:
方案1:(x0+x1)(x1+t)=-1,
(x1+t)=

方案2:(x0+x1)(x1+t)=-1,
(x0+x1)
=-1,
方案3:(x0+x1)(x1+t)=-1,
(x0+x1)
=-1.
求t的最值时需要消去x0和x1的一个. 消去哪个?怎么消?由于学生在初中解二元方程组时经常运用代入消元法,对此法学生比较熟练. 若直接采取代入消元法消参,以上各方案运算量都较大. 以上三种方案的方程组结构表面形式虽然不同,但从整体思想去考虑,不难得到三种方案的方程组都等价于(x0+x1)(x1+t)=-1,
2x1t=x0(x1+t),至此若由2x1t=x0(t+x1),得x1=,再代入(x0+x1)(x1+t)=-1,得6x0t3+t2(4-2x)+x-4x0t=0,此式结构较繁杂,按这种思路做的5人中只有一人结论正确.
若继续从整体思想去考虑,由(x0+x1)(x1+t)=-1得x0(x1+t)+x1(x1+t)=-1,通过整体代入消去x0,得x+3x1t+1=0. 此式简洁,容易联想到判别式,可惜会此解法的仅有一人.
解析几何不仅会列出等式,而且要列出“好式”,同时会有“好法”处理方程. 思路4中最优解法,充分发挥了曲线的几何特征作用,快捷而简便地建立方程组. 在消参数时,又抓住了式子的结构特征,灵活运用了整体思想,做到对症下药,事半功倍.

4. 逻辑思维不严谨,导致等式变形随意

用思路

1、思路2做的学生中,有81人写出-

. 由此可见,当今的高中学生,对含多个字母的代数式运算变形能力比较薄弱. 从学生答题情况了解到,本题按题意能写出k2+tk+1-2t2=0,或x(2t2-1)+x0(4t-6t3)-4t2=0,或x+3x1t+1=0共有38人,其中24人使用判别式求t的取值范围,仅有一人想到先验证等号成立条件,再下结论t的最小值为;有11人按求根公式将t表达成关于k的关系式;有3人利用函数思想将x+3x1t+1=0转化为t=-
x1+
,然后利用不等式公式求t的最值, 其中有2人验证了等号成立的条件,表明学生对判别式的理解比较肤浅,运用也不习惯. 学生在解答过程中产生这些现象主要原因包括:第一,初中对判别式要求比较低,主要是对一元二次方程实根的存在性的判定,而且方程式往往是一般式或较“接近”一般式,未知数通常情况下是采用字母x,设问比较直截了当,而此题所涉及的方程式没有明显表明是一元二次方程,而且式子含有多个字母,需要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并确定未知数是哪一个. 对于一些在新情景下知识迁移能力薄弱的学生来说,就很难联想到利用判别式进行处理. 第二,在学习导数和不等式公式时,高中教师过分强调导数和不等式公式在求最值(极值)时的作用,相应判别式的作用被忽视.第三,暴露出学生思维缺乏严谨性,因为利用判别式得到的t≥仅说明二次方程实根存在, 并不能保证t=时满足条件的k(或x0,x1)就一定存在. 所以,必须验证当t=时,P,Q,N存在后,才能得出t的最小值为. 以上分析表明,影响高考解析几何解答题得分率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运算推理能力不足,是导致学生解题时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重要原因之一.
[?] 建议
如何做到解析几何解答题少失分或不失分?首先,要求学生审题时舍得花时间,能全方位、多角度地考虑各种解题方法的利弊,在选择参数和列方程时应增强解方程的“忧患”意识,引进“谁为参数?设几个?”都要做到心中有“未知数”;其次,重视数形结合,挖掘其几何特征,找准曲线上的关键“点”,并用联系的眼光审视条件与条件、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准确选择参数,建立“高效”的方程;第三,解析几何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解题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运算量和繁杂的运算在所难免,要想考试在运算时少出差错,平时就要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在运算过程中多思考有无更好的算法,在算出结果下结论之前先检查有无错算或漏算.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总之,解题的每个环节都要做到“深思熟虑”,克服随意性.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