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启示李镇西语文阅读教学思想启迪

更新时间:2024-01-18 点赞:31778 浏览:14598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个体对文本的认识与理解。在众多资深的语文教育研究者中,李镇西老师的语文阅读教学具有鲜明的特色和较强的针对性。针对李镇西老师阅读教学的特点来谈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李镇西;语文;阅读教学
李镇西是我国特级语文教师、著名的语文教育的实践家,一直致力于素质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尤其他在语文阅读教学方面的探索对语文教学的贡献很大。“读出自己,读出问题”是李镇西阅读教学的主要思想。所谓的“读出自己”,就是“通过阅读文本而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相似的情感、自己熟悉的生活、自己所处的社会或自己正在经历的时代”。可以说,李镇西是让学生自己走进去,让学生对文本有自己的欣赏角度,形成与作者的心灵共鸣。“读出问题”就是指“对文本的研究和质疑”。学生能够读出问题,这个过程肯定是伴随着学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的,问题越多,形成的讨论和共鸣就越多,这样才能说是读懂了文本。同时,他还提倡在语文阅读课堂上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也尊重学生的表达。纵观他的阅读教学思想,他给了我们如下的语文教学启示:

一、落实语文课堂“个性化解读”是语文“人文性”的体现

语文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李镇西老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学生有了自己的理解,会在无形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他还教学生去思考、去感知、去体验。让学生感悟作品,感悟人生。他的做法有助于学生发现人生的真理,实现人的价值,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教师应该提倡文本的个性化的情感解读,文章本来是属于作者自己的思想表达,学生的解读过程可以说是学生与作者和教师的感情的多次交融。

二、架构文本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桥梁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

长期以来,中小学语文教学大都停留在理论上,只是让学生识记书本上的知识,很少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语文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只“知道”而“做不到”,我们不得不进行深刻的反思,为什么面对写作的时候头脑里总是空空如也……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折射出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得不健全,而李镇西的语文教学给我们以启示,他注重语文教学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坚持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架构起文本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桥梁。他把生活经验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语文课堂氛围的化是诱发学生独特体验的保证

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教师都被看做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教师在学源于:论文格式范文网www.618jyw.com
生眼里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学生对教师几乎不敢反驳。而在李镇西的语文课堂上却能处处体会到“”这个词,教师站在了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课堂教学,围绕学生的提问来进行教学,课堂教学变成了为学生解答疑问。教师出现错误,学生如果发现就会及时指出并改正。课堂氛围极其,围绕学生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的课堂氛围造就了轻松的学习环境和积极的师生关系,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与学生都会感觉上语文课是一种享受。

四、语文教学内容外延的生活化是语文教育不竭的源泉

知识的学习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传授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也不是只有一种。在探索语文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对于学生来说,知识的学习是枯燥无味的,特别是遇到一些抽象的问题时,学生就会打消学习的积极性。而在李镇西的课堂上,语文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是离不开生活的,他会把语文的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不但学会了理论知识,而且知道了他们在生活中的用途或者意义。例如,在学习了《看云识天气》后,李镇西在课下会与学生一起看云从而判断天气的好坏。在学习新课的时候,李镇西特别注重将内容与生活中的经验或者学生可能遇到的事情相结合,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识记。语文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联系生活,这不但加深了学习内容的深刻度,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让语文真正走进学生的眼中、耳中、心中。
在众多资深的语文教育研究者中,李镇西老师的语文阅读教学具有鲜明的特色和较强的针对性。他的教学对语文教学的发展以及培养适应时展的学生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相信在众多像李镇西这样的老师的努力与探索下,一定会逐渐推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优化。
(作者单位 吉林省通化师范学院分院)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