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文言文文言文体验式教学对策深思与实践集

更新时间:2024-01-22 点赞:5634 浏览:153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时至今日,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可谓是百病缠身。时至今日,大多数教师采用的仍是“朗读—翻译—简析”的机械模式。以致大多数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不感兴趣,课堂气氛沉闷,无体验或体验肤浅。探其根源,可归结为对新课改理念的认识不到位:重工具性轻人文性;重封闭性的教师讲解轻开放性的学生探究。笔者认为,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切实贯彻新课改精神,多给学生体验的时机与快乐,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结合课堂教学谈谈具体做法。

一、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创设情境,唤起情感需求。也就是要积极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进而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悟生发、情感共鸣,让他们与作者心灵相通,和文本交流,从而带动学生对字词和文本的理解,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和有效性。
教学《〈论语〉导读》时,以历来学者名家对孔子及《论语》的高度评价导入,创设出一种与至圣先师对话的情境,激发学生对《论语》的探究热情。具体导入如下:
九月二十八日是一位“圣人”的诞辰!
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论语·子张》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史记·孔子世家》
半部《论语》治天下。
——宋国宰相赵普
《论语》是美德的最高文本……直到今天,在现代生活的浮华喧闹中,有谁突然说出《论语》中的一个句子,往往还能使现场安静下来,大家如见先哲光临,片言只语也要洗耳恭听。如果在海外,素味平生的华人偶然见面,交谈甚欢,而其中有人引用了半句《论语》。立即会使大家觉得这次见面出现了非凡的深度,互相在目光间传递着有关中国人的确认。
——余秋雨《历史的脸谱》
正如列宁说的那样:“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原有情感,让学生有了情绪体认,在阅读古文时也能如临其境,愿意与文本发生深入对话。

二、强调学生的生活体验

北师大教授于丹在接受“面对面”采访时,提到儿时的一段经历:一个百花争艳的春天,父亲带她去公园游玩,到了一棵树下,父亲停住了脚步让她看看这棵树:树上开满了花,花前蝴蝶飞舞,蜜蜂嗡嗡地叫着……当她充分感受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后,父亲告诉她这就是诗中描写的“春意闹”的情景。于丹的父亲联系生活,让女儿在快乐的体验中去认识诗歌语言的魅力,在女儿的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回响。文言文教学中,也能这样去教学生。
教学《〈论语〉导读》,在阅读《论语》时,有个学生提出问题:“‘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后’是不是解释为‘最后’呢?”很多同学都同意这种解释,笔者没有立刻给出答案,而是让同学们调动积累,想一想。有个学生举手了:“‘后凋’应该理解为‘不凋谢’,根据我的观察,松柏是四季常青的。松还被誉为‘岁寒三友’呢!”他的回答正确吗?我让学生查一查工具书,这回,大家都记住了:“后”就是“不”的意思……这一教学小环节的处理,联系生活去探究,学生兴趣盎然,收效好。
再如教学《劝学》,笔者设计了两个活动环节:①荀子劝学有何技巧?面对班上一个不爱学习的同学,你会怎样劝学呢?②文末荀子写到学习应有的正确的态度和方法——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联系你的学习实际,谈谈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些什么呢?围绕这两个活动,学生的表现非常活跃。文本的内容与学生的自身体验融为了一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深刻了。
由于文言文作品距离学生的生活遥远,因此要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必须注意缩短文言文与学生之间的时空距离。运用生活体验法,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走进古人的心灵。这样,能使文言课堂也有时代的活水流淌,使学生对文言文的态度从“敬而远之”到“近而爱之”。

三、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过去文言教学教师习惯包办一切,学生只是单纯的接受教师灌输的一切,结果教师教得累,学生听得更累,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佳。教师应巧妙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样学生就能张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自由地翱翔。有时候给学生探索的空间,会比老师反复的讲更有效。
在教学《寡人之于国也》时,关于“鸡豚狗彘之畜”之“畜”的读音,学生分为两派:有大部分学生坚持以课文注解为准:“畜”,读音为“xù”,蓄养。翻译为:鸡猪狗的蓄养。有少部分爱探究的学生认为此句“畜”,读“chù”,家畜。翻译为:鸡和猪狗一类的家畜。句意要更妥帖些。
笔者决定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养成质疑、探究的好习惯。于是笔者决定以“鸡豚狗彘之畜”之“畜”,到底读音为何呢?展开讨论,深入文本体验,鼓励学生说出独特的理解,激发学生解疑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打开这个问题的钥匙是,这个“畜”字,该如何理解?有学生从整个文段的结构来分析,认为:根据全段,我们得知“五亩之宅”、“鸡豚狗彘之畜”、“百亩之田”,它们是并列结构,孟子先从物质上讲君王是如何“王道之成”的;这与下文的“谨庠序之教”,(孟子)再从精神上讲君王是如何“王道之成”,这两方面正好浑然构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因此,这里的“之”,应该全部作为“助词,的”来理解。文中的“畜”与“宅”以及“田”一样,都作名词讲。那么,“畜”读音应为“chù”。此时,全班所有同学都一致认为:人教版的课文《寡人之于国也》,关于“鸡豚狗彘之畜”的注音释义有误。
所以,老师们,放手吧,给学生一个空间,他们会还你一份惊喜!把探索的空间留给学生,你会发现学生的智慧往往出乎老师的意料。

四、重视学生的诵读体验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能增强语感,强化学生对文言文的体验。加强诵读,这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一环。诵读分许多种,有快读、缓读;朗读、背读;自读、范读、齐读、个别读、小组读;课前读、课堂读、课后读……老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尽量采用不同方法诵读,避免单调。
在教学《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时,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这一部分大约需二十分钟的时间,是这一堂课中占时较多的一部分。之所以安排这么多时间,是因为这是一篇回忆、悼念亲友的散文,一方面语言文字上几乎没有难度,另一方面学生才学完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对于这类悼念性的文章还是较容易感知的。我认为充分朗读是让学生体验这篇文章最好的办法。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读”就是“自主”学习方式的最直接体现。巴金说过:“写吧,只有写,才会写。”我们是否也可以这样说:放手让学生读吧,只有读,才会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在读中思考,在读中品味。我在教学过程中是这样处理的:
首先让学生自由读,之所以不要学生齐读,是因为我觉朗读是一种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而且这种再创造带有鲜明的个体色彩,每个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一样,他朗读时的轻重缓急是不一样的。其次点学生朗读,教师予以适当的评点、指导。接下来让学生听一部分范读。最后听完范读后还是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自己去体悟、去感受。
经过几次诵读之后,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感知。再次请学生起来朗读课文,这次是请学生挑出自己最有体会的语段来读。跟我设想的一样,学生选第二自然段的比较多。我就以此为切入口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感情基调。设计几个问题:“为什么喜欢这一段文字?”“一篇回忆、悼念亲友的文章,写了许多欢笑的内容,它与全文的中心是否协调?”引导学生去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和独特的笔法。
令人惊喜的是,在老师没有引导和点拨的情况下,学生通过自己独特的诵读体验,很轻松地就体悟到了这种反意着笔,以喜表悲的笔法。理解了文章愈写欢笑无忌,愈显友情的深厚,怀念的深切,哀悼的深沉,比正面写法,收到了更好的艺术效果。
文言文教学中,从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关注他们的个性发展出发,运用教师的教学机智灵活地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才能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中蕴含的美,并给他们以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摘自:本科论文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