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贝多芬幻想曲艺术特点探析

更新时间:2024-03-15 点赞:5898 浏览:2106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贝多芬于1809年创作的这首《g小调幻想曲》(OP.77),是贝多芬专为钢琴而作的一首幻想曲。这时,正值贝多芬创作中期向晚期的过渡时期。这部作品音调变化多样,更加丰富,不仅采用即兴、复杂而自由的曲式结构,具有幻想曲体裁的一般特征,同时还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他们集中体现了贝多芬钢琴音乐语言的精华,是贝多芬各个时期风格的融合。本文以《g小调幻想曲》(OP.77)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幻想曲这一体裁的历史脉络、特征和分类的了解,对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音乐形态及演奏诠释进行具体分析,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演奏体验,探求其作品的精神实质、剖析该作品的精神内涵,从而为今后在教学中更好的表现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和音乐内涵打下坚实的基础。【关键词】:贝多芬幻想曲艺术特色音乐形态
【论文提纲】:摘要3-4Abstract4-7引言7-8一、贝多芬生平及其作品简介8-17(一)生平8-12(二)贝多芬音乐创作的三个时期12-171、早期的创作(1792-1802年)12-132、中期的创作(1803~1814年)13-143、晚期的创作(1815~1827年)14-17二、幻想曲的形成与发展17-20(一)幻想曲的概述17-18(二)幻想曲的发展18-20三、《g小调幻想曲》(OP.77)的创作背景与艺术特色20-25(一)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20-21(二)创作背景21-23(三)艺术特色23-25四、对贝多芬《g小调幻想曲》(OP.77)的音乐形态与演奏分析25-53(一)曲式结构与调性分析25-27(二)乐曲的音乐形态分析27-431、主题变奏29-342、音阶装饰的华彩乐段34-353、延长记号在停止符上的运用35-364、分解和弦音型36-375、凌厉的连续八度音型37-396、力度记号的使用39-417、速度记号的变化41-428、低音重复旋律与高音旋律紧密搭配42-439、对位手法43(三)乐曲诠释与演奏分析43-53结语53-54参考文献54-55致谢55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