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浅析浅析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更新时间:2024-01-15 点赞:5513 浏览:1615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时体验学以致用的理念,启迪学生的智慧,发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解决这些的关键是要做好数学练习的精心编排.

一、优化编排练习遵循科学练习原则,有效促进提高学生思维发展

首先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教材内容练习的编排要呈现梯度性,层层递进.知识点的解决要围绕学生的兴趣点,抓重点、破难点、扣疑点,要充分挖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目标意识,善于捕捉学生学习中的亮点.练习的编排要体现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原理,难易适中,使学生既能掌握知识,同时思维智能又能得到发展.
例如,在教学反比例函数图像与性质时设计如下练习:
已知反比例函数y=kx 的图像经过点A(2,-4).

1.求k的值;

2.这个函数的图像在哪几个象限?y随x的增大怎样变化?

3.画出函数的图像;

4.点A1[]2,-16, C(-3,5)在这个函数的图像上吗?

以上习题的编排使学生能沿着一个一个台阶逐渐深入,又通过数形结合以点带面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了基础知识,又提升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练习的编排还应遵循精练性原则,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要避免“贪多不烂”.

二、优化练习结构灵活选题,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为巩固教材中的知识点深化主题,采用“专题解决”的形式来探索教学内容达到应用知识的教学目的.例如,在中考前数学复习中经常用到《数学》八(上)中的一个问题:要在河边L上建一供水站向A,B两村供水,站点P应如何选取可使铺设管道PA+PB 最短?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说:假如你作为技术员,应怎样施工?同学们纷纷跃跃欲试,通过探讨归纳出:①找对称点,②连接找交点(如图1),在此基础上进行中考链接:
链接1 如图2,在面积为4的正方形ABCD内有一等边三角形ABE,试在对角线AC上找一点P使PD,PE的和最小,并求这个最小值.
链接2 如图3,以AB为直径的圆与以AB为边的正方形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A,B,C,D,E,M,在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Q使得△QMC的周长最小?由于有前面教材中知识铺垫的“台阶”作用,学生减少了解题的难度.这样的习题编排既巩固深化了知识点,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又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 1 图 2 图 3

三、设置趣味性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

新颖有趣的练习题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圆锥的概念与性质”时,设计编排一道练习题:在长50米、宽40米舞台上空设置一个照明光源,射向地面的光源呈圆锥形,且其轴截面顶角为120°.若要光源恰好照亮整个舞台,则其高度至少为多少米?本题既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时,我通过学生熟悉的旗杆测量问题,分小组讨论,让同学们预习.同学们从熟悉的东西入手,不但加强了动手实践的能力,更加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优化了课堂教学.我又顺势引导,用同样的方法问:可以测量出建筑物的高度吗?通信塔呢?等等,把他们的思维推向最高峰.让他们感悟到生活中时时刻刻需要数学,生活中不能没有数学,从而对数学学习有一个更深刻的体会,形成一种责任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间接兴趣.

四、设置误点警示,促进学生明辨摘自:毕业论文格式下载www.618jyw.com

是非的思维发展
在教学中恰当地设置误点警示,制造思维的矛盾冲突,训练学生明察秋毫的能力,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例如,误点警示一: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时编排如下练习,求证:不论m取何值,方程mx2-(3m-2)x+m-3=0总
有实数根.
误证:因Δ=[-(3m-2)]2-4m(m-3) >0.
诊析:上述解法看似没有错误,但它仅在m≠0时有效,当m=0时原方程变为2x-3=0,上述证法便失效了,所以对m=0的情况要补充论证.
误点警示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给出四组条件:
①AB∥CD,AD∥BC;②AB=CD;AD=BC;③AO=CO,BO=DO;④AB∥CD,AD=BC.其中一定能判断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共有( ).
A.1组 B.2组 C.3组 D.4组
错解 选D.
病例诊析:上述解答错误的原因在于不熟悉满足条件④“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还有可能是等腰梯形.
这种练习的编排通过错因解析,学生加深了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及平行四边形判定的综合情况的正确、全面解题的印象,提高了学生仔细审题、辨别是非的综合思维能力.
在大力提倡深化课堂改革提高课堂效益的今天,教师要为学生充分搭建科学的练习平台,遵循科学的练习原则,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合理地精心编排练习题,摒弃落伍老套的题海战术,既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又提高了学生思维的良好发展,促进课堂练习的质量,从而起到“减负”而不“减质”的作用.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第17卷.
[3]初中生世界2012中考数学指导专辑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