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不可忽视初中数学教学中不可忽视“课题学习”技巧

更新时间:2024-04-08 点赞:33257 浏览:14886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新课程理念强调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之一是使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 同时,数学课题学习课还可以缩短书本与社会的距离. 因此,必须改变现有初中数学课题学习课的教学现状,发挥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功能. 下面,从数学课题学习课的意义、特征和实施过程等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看法.

一、课题学习实践课的意义

1. 课题学习的实践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动手实践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缺乏兴趣. 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活动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活生生的动作,从感受中获得正确认知.

2. 课题学习的实践活动是学生智力活动的源泉

活动是智力的起源,实践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左右脑协调发展. 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的左右半球各有不同的优势功能,右脑以形象的感知,记忆、时间概念、空间定位、音乐、想象和情绪等活动占优势. 由于大脑的功能具有整体性,只有左右半球相互配合,协调发展,人的智力发展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数学思维活动主要受左脑支配,而使用直观的教学材料,由于其具有形象的特点,再加上学生实际动手操作,使多种感官一起发挥作用,从而促使左右脑的协调发展,就能够充分发掘学生的智力潜能.

二、课题学习的特征

1. 重过程

即数学课题学习活动追求的是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和谐统一,更加关注学生的实践、探索和发现知识所经历的过程,它强调让学生尽可能的像科学家那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经历一个完整的猜测、叩问、尝试、验证的过程,体验发现知识、再创知识的过程.

2. 重应用

即在课题学习活动中,要求学生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通过背景材料,运用已有知识,进行观察、测量、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归纳,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建立起数学模型,从而去验证自己的假设并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3. 重体验

即通过学生独立地进行探索研究,亲身体验到付出一定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或经受挫折对自己毅力的挑战和思维直觉、推断逻辑的检验、锤炼.

4. 重互动

即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和讨论,在师生、生生之间相互协作、互相启发,根据课题的需要自觉承担一定的任务,扮演自己的角色,在集体探究活动中主动学习. 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用多重的观点来分析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三、课题学习的实施过程

一般是由诱导准备、收集信息、归纳探索,评价激励这四个步骤所组成. 贯穿这四个步骤的一根红线是:使学生始终是知识的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对数学知识接触、学习之后,一般都会积累一定的经验,能悟到某些规律性的东西,教师则应通过设疑诱导,发掘数学知识的相互联系并启发学生实现认识的升华,探究出其中的内在规律,从而使学生获得理性方面的某些知识和初步解决理论问题的能力.
在初三上学期讲完相似形以后,按照课本的要求我准备了一堂“测量旗杆的高度”的课题学习活动,课上先让学生猜测学校旗杆的高度,再鼓励学生用我们所学的“相似形”知识,利用同一时刻下物高和影长对应成比例实际测量我校旗杆的高度,学生的热情高涨. 然后我把学生分成了5个小组,并选出正负两名小组长作为负责人,要求每个小组写出活动方案,准备测量工具. 在实际测量中要求各小组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少误差. 最后各小组收集数据,写出活动报告,进行评价,看哪个小组测量的数据和实际数据最接近,给予表扬.

四、课题学习的实践活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在活动中要注意学生独立探索与合作探索的有机结合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是主动建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学习数学只有通过自身的活动和主动参与去做才能产生效果. 因此,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中,不要急于一开始的合作讨论,必须充分注意各名学生的特殊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决定自己的探索方向,选择自己的方法,独立地进行探索. 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再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和讨论,这样可以使他们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行分析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从而使自己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 这样,既达到增强学生合作精神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以及自我分析,自我调整等认知能力.

2. 在活动中教师应把握好问题与问题背后的知识,保证活动的有效性

如果教师要把一堂课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感悟其中的道理,那么教师不仅仅要看到问题的本身,而重要的是要知道这些问题背后所蕴涵的数学知识,从更高的角度去把握教材,例如,初一有一节课“一定能摸到红球吗?”这个课如果仅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以学生活动为主,做游戏、摸球. 实际上摸球问题是概率统计中的一种重要数学模型,教师应清楚摸到红球的频率,也就是摸到红球的次数与总摸球次数之比随着摸球次数的增加会逐步“趋于”某个值. 这个值就源于:论文范文网www.618jyw.com
是摸到红球的概率. 概率统计在整个初中、高中课程中都有介绍,如果教师不从概率统计的角度去把握这节课,那么这节课可以上得很“热闹”,但学生并不知道要了解一些什么样的知识.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放在首位,要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去实践、去探索,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学习、思考和发展的过程,让所有的学生体会到自己是一名“探索者”、“发现者”和“研究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