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学习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进展指南》有感

更新时间:2023-12-25 点赞:10020 浏览:367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前些日,有幸聆听了孔起英教授的讲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以下简称《指南》),觉得对《指南》的了解又深入了一些——自2012年9月,国家教育部颁布《指南》以来,从最初的上网搜寻,到后来的努力研读,再到现在的专家引领,《指南》在我们的眼前,愈显清晰。
幼儿教育早期学习身心发展一、前言
前些日,我有幸聆听了孔起英教授的讲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以下简称《指南》),觉得自己对《指南》的了解又深入了一些——自2012年9月,国家教育部颁布《指南》以来,从最初的上网搜寻,到后来的努力研读,再到现在的专家引领,《指南》在我们的眼前,愈显清晰。

二、《指南》制定的背景

我国《指南》的制定,有其特定的背景。

1.国际形势所趋

从2002年开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世界上摘自:学年论文www.618jyw.com
许多发展中国家,发起了一个制定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的“遍及全球”项目,目的是从保障儿童权利出发,通过制定明确的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以文件形式对幼儿“应该知道什么、应该会做什么”进行界定,以促进家庭、幼儿园及有关方面达成对幼儿学习和发展期望的共识,更科学、有效地提高早期教育质量。借此契机,我国教育部基础司与儿基会合作,组织专家研制了《指南》。

2.我国教育发展的需要

2010年12月1日,刘延东在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指出:“科学保教,提高质量,这是促进学前教育公平的根本保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提出:“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显示出了国家对学前教育发展的期待和展望。在此之前,我国已制定了《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规程》《纲要》)这两份纲领性文件,它们虽告诉我们“做什么”而“怎样做”“做得如何”却无章可循,在这样的形势下,《指南》应运而生,它给了我们一种指导和参考。

三、我眼中的《指南》

1.“指导性”

在先前颁布的与学前儿童相关的文件如《规程》《纲要》中,更多的是理念的导向,而《指南》则突出了教育的指导性,它提出了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不仅针对幼儿园教师,也针对家长。如在培养幼儿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方面,对家长提出了如下建议:“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结合画面讨论故事内容,学习建立画面与故事内容的联系”“和幼儿一起讨论或回忆书中的故事情节,引导他有条理地说出故事的大致内容”等,这样,就有助于帮助家长和教师根据幼儿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确定适合其身心状况的合理发展目标,从而用正确的方法去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使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2.“发展”

《指南》说明中指出:“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建立广义的儿童学习观,用理性的、全面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发展,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对于孩子发展的评价,不仅仅以“学认几个字、会做很多算术题”作为标准,而更应着眼于其整体的发展,培养孩子高贵的品质、完整的人格、崇高的道德和充满创造力的思想,帮助其成长为一个跟自己的身体、情绪、感觉、心理、认知、精神都有连接的人,从而拥有丰富的、立体的、流动的生命。在这个过程中,成人所需要做的,就是给他们提供安全的、最小限制的环境,以帮助他们在自己的头脑中搭建起一个内心世界的精神大厦。

3.“学习品质”

在以往的幼儿园活动中,大家关注更多的是幼儿学到了多少知识和技能,而《指南》中明确提出:“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这样的观点更有利于儿童的长远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如好奇、主动、坚持、注意、反思、解释、想象、创造等,将会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促进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探索、学习的过程中,从而养成良好的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对他们将来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正如古人所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4.“家园共育”

中国的经济在飞速发展,因此,许多年轻的家长在忘我工作的同时忽视了对子女的理性教育,或放任自流,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或矫枉过正,一定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而《指南》中,针对家长提出了较多的科学教育建议,如“经常带幼儿接触不同的人际环境,如参加亲戚朋友聚会……”强化了家长的教育责任,把我们的家长从教育的“圈外”引进了“圈内”,同时,也帮助教师和家长在对幼儿的教育方面形成了共识,从而保持步调一致,增强了“家园共育”的合力。
(上接第3页)家庭各个成员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一致,教育要求保持一贯,这对儿童一生都将发生良好的作用。
最后,家庭应为孩子建立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家庭应有稳定的生活日程和秩序,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对保证儿童心理健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家庭中,父妻之间应平等相处,做到互爱互助互谅。同时在事业上比冀双飞或夫唱妇随等,父母和孩子之间要保持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父母要尊重儿童的意愿,从而培养儿童良好的性格和树立自信心。家庭生活要有张有驰,合理地利用闲暇时间。在周末带着孩子去大自然领略风光,或去亲朋好友家做客,这都是好的度过闲暇的方式,但父母要把握好人际交往的尺度,交往不要过频。
愿天下父母抬起头来,看看自己可爱的孩子,肩负起教育下一代的重任,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大师谈儿童情感教育.激发孩子持久的学习动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