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探讨

更新时间:2024-02-11 点赞:4353 浏览:123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论文以大量资料为基础,将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置于中国社会变动的历史背景中,以时间为线索,分为五个阶段对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在此基础上,对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历史评价,并提出了若干思考。论文由绪论、正文(共五章)和结语组成。绪论。阐述了本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研究现状,说明了研究方法、写作框架以及本论文的创新点。第一章,国民经济恢复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49年10月~1952年底)。党和国家继续和发扬老解放区学校教育和长期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在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和鉴戒苏联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了新主义思想教育,主要锋芒指向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思想,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普通中学中的重要地位。此时,加强了对师生的政治思想教育,通过政治课和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结合土地改革运动、抗美援朝运动、弹压反革命运动、“三反”、“五反”运动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健全了学校内的、青年团、学生会、少年儿童队组织,形成了以普遍开设政治课为主体,密切结合各项政治运动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第二章,社会主义改造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3年初~1956年底)。新中国在恢复国民经济基础上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第一部《宪法》,着手实行对农业、手产业、资本主义工贸易|教育教学论文|的社会主义改造。与此相适应,中学按照过渡时期总路线精神,提出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学习苏联的教育经验,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举措,一方面加强了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但另一方面,也使政治课的地位日益弱化。此时,加强了时势政策教育,在实践中开辟了学生守则教育、劳动教育、榜样教育、校外教育等多种途径,逐步形成了在党支部领导下,由班主任、团、队、学生会等各方面配合的经常化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第三章,“左”倾政治运动冲击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7年初~1960年底)。这一时期,曾一度夸大|教学论文网|加强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恢复政治课,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部《中等学校政治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但1957年反右斗争开始后,紧接着进行的“大跃进”和“教育革命”、“反对右倾机会主义”斗争,“左”的思想开始抬头,并逐渐占了上风。由于“左”倾政治运动的冲击,使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严重影响,一切围绕着运动转。在政治课教学上,以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代替了原来设置的政治课,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章还阐述了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第四章,调整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1年初~1963年底)。以贯彻“八字方针”和《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为标志,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开始逐步扭转前一时期“左”的倾向,政治课也开始进行调整,并继续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此时期,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德育和智育的关系处理得比较好,既切实贯彻教学为主的原则,又不放松德育。在德育工作中既重视政治教育、榜样教育、劳动实践,又加强了以学生守则为中心的道德品质教育,既继续发展并逐步完善校内各教育阵地的作用,又开始重视校外教育,逐步形成了较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开始构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但是1962年召开八届十中全会后,夸大|教学论文网|阶级斗争为纲,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左”的影响,开始加强贯彻阶级教育,使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波折。可以说,这一时期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既伴随着正确的内容又交织着“左”的偏向。第五章,“反修防修”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4初~1966年5月)。1964年春节,以就教育问题发表的“春节谈话”为始,发表了一系列对教育问题的指示,其中很多内容对中国教育的改革有积极意义,但同时,讲话内容也包含一些“左”的因素。随着中苏分裂,美国采取反共的“和平演变”战略,日益重视“反修防修”,并展开了一系列“反修防修”的运动,一时间,“反修防修”席卷教育领域,开始批判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改革教育制度。在此背景下,提出“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同时在城乡社会主义教育(“四清”)运动的影响下,使本已从八届十中全会后日益加强的阶级和阶级斗争意识更加强化。1964年7、8月间,全国高、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的召开,阶级斗争教育成为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陷入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迷误之中。本章还阐述了以政治课为主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情况,活学活用著作、学解放军、学大庆运动的情况,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继续加强和校外教育、家庭教育的情况。【关键词】: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政治课班主任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课外教育校外教育学生守则教育榜样教育劳动教育阶级教育
【论文提纲】:绪论11-27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11-12二、研究现状12-24三、论文研究方法、写作框架及学术创新24-27第一章国民经济恢复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49年10月~1952年底)27-63一、新中国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确立27-35二、通过政治课和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35-48三、政治运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48-54四、发挥党、团组织和少先队、学生联合会等的作用54-60小结60-63第二章社会主义改造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3年初~1956年底)63-92一、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提出63-68二、学习苏联,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68-76三、时势政策教育76-80四、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种途径80-89小结89-92第三章“左”倾政治运动冲击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7年初~1960年底)92-138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92-100二、“左”倾政治运动的强大冲击100-112三、政治课与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112-123四、思想政治教育的多途径展开123-134小结134-138第四章调整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1年初~1963年底)138-175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整138-144二、调整中的波折144-147三、政治课的调整及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147-162四、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162-173小结173-175第五章“反修防修”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4年初~1966年5月)175-221一、“反修防修”席卷中学教育领域175-184二、“以阶级斗争为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184-190三、以政治课为主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0-208四、其他思想政治教育途径208-218小结218-221结语221-235一、历史评价221-231二、几点思考231-235参考文献235-248后记248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