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探讨

更新时间:2024-01-24 点赞:4129 浏览:1097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文化学的基本命题“人的文化存在即他的本质”告诉我们,人是从文化世界获得价值意识的主体,是文化意识上的存在者和实现者。教育正是使人有效地获取其自身文化价值与文化意识的最佳途径。其间,作为文化价值与文化意识之系统化、简约化表征的课程正是教育功能实现的关键要素。中国文化的多元民族性特征逻辑地要求拥有多种多样民族文化背景者特别是少数民族的子女,能享有均等的教育机会并使他们独占|语文教学论文|的民族文化及其特点受到应有的尊重与传承。土家族是我国一个拥有802万人口的少数民族。在新世纪,如何传承与发展土家族传统文化?如何充分利用本民族文化资源铸就受教育者的文化价值与文化意识?如何使零散的、渐趋消亡的土家族传统系统化并成为有效的教育资源?等等正是本文探究的主旨。论文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课程”管理的框架下,探索基于少数民族(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文章首先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开发及土家族传统体育课程开发的既有研究进行梳理与分析。结果显示,国内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如何进入教育与课程领域的探索虽多,但其关注点均游离于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之外,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化与课程化问题基本上处于一种零散的自发状态,从而为研究工作的进行奠定了逻辑起点。其次,论文从两条途径——定量的整体性调查研究与定性的个案性田野考查——对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与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校本课程化的现实状况,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探明了重庆地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分布与保存状况,明晰了现实中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从而为研究工作奠定了现实基础。与此同时,深入研究了美国、英国、俄罗斯、法国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在此基础上选定了少数民族(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斯坦豪斯的“过程”模式课程理论、施瓦布的“实践”模式课程理论、多元智能课程理论、多元文化与民族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然后,以上述理论为指导建构了少数民族(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多元立体”模式。所谓“多元”指介入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多元、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达成目标多元、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内容选择多元、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实施方式多元、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评价方式多元等。所谓“立体”指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影响因素立体、组织过程立体、实施过程立体等。在少数民族(士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多元立体”开发模式的框架下,深入阐明了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与目标体系、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的内容体系、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的实施体系、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体系和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体系。最后,论文以少数民族(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多元立体”开发模式为指导,具体进行了“天地球校本课程”的实践开发。整体而言,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对于完善国家“课程”管理体制、传承并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资源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因素:一是贯彻基础教育的改革理念,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安排;二是领会体育新课程标准的改革理念,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进行内容的选择;三是根据土家族地区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地区文化特质、学生体育学习水平对内容进行选择,确保内容的选择符合学生的需求;四是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五是对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优化改编,在增加竞争性的同时,预防运动损伤,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进行分析,不同的学段突出不同的主体,选择不同的课程资源,实施不同的课时方案等等。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评价应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学生的评价(和其它体育课程评价模式相同);二是对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成绩的评价(从取得的效果、目标的达成度、学校领导、体育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学生的变化等角度评价)。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应兼顾协调内部保障体系和外部保障体系,这二者是保证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其中,内部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学校领导重视、体育教师重视、学生支持、完备的体育场地设施、较浓的学校体育文化氛围;外部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地方政府教育部分重视、民族与宗教委员会、地区体育局重视、专家领导支持、学生家长支持、较浓的社区体育文化氛围等要素。【关键词】: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论文提纲】:摘要7-9Abstract9-12导论12-150.1问题的提出12-130.2论文结构13-140.3研究创新14-150.3.1研究视角创新140.3.2理论探索创新140.3.3研究方法创新14-151文献述评15-571.1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相关研究15-391.1.1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基本概念研究15-291.1.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研究29-311.1.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31-381.1.4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趋势研究38-391.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相关研究39-501.2.1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相关研究39-411.2.2校本课程开发类型研究41-431.2.3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程序研究43-461.2.4国内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程序研究461.2.5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内涵研究46-501.3土家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相关研究50-571.3.1课程资源研究50-521.3.2体育课程资源研究52-531.3.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研究53-572研究设计57-602.1研究对象572.2研究方法及研究工具57-582.2.1文献法572.2.2调查法572.2.3个案研究法57-582.2.4研究工具582.3研究思路582.4研究过程58-603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模式的理论基础60-653.1斯坦豪斯“过程”模式课程理论60-613.2施瓦布“实践”模式课程理论61-623.3多元智能课程理论62-633.4多元文化教育理论63-643.5民族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64-654重庆市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调查研究65-734.1重庆市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问卷编制654.1.1问卷设计及问卷内容654.1.2问卷质量分析654.2重庆市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现状调查结果65-734.2.1重庆市土家族地区学校基本概况65-664.2.2重庆市土家族地区教师基本情况66-714.2.3重庆市土家族地区学生体育学习情况调查71-735重庆市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田野调查73-985.1土家族相关内容田野调查73-835.1.1土家族概述73-745.1.2重庆市土家族自治县74-775.1.3土家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田野调查77-835.2石柱县、黔江区、彭水县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背景83-845.3石柱县、黔江区、彭水县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845.4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具体案例84-955.4.1石柱县民族中学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案例84-895.4.2黔江区民族中学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案例89-925.4.3彭水县民族中学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案例92-955.5重庆市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成绩与问题95-985.5.1重庆市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成绩与收获95-965.5.2重庆市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存在主要问题与成因96-986多元立体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构建98-1136.1校本(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98-1096.1.1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98-1016.1.2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101-1056.1.3我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探索105-1076.1.4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107-1096.2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思路109-1106.3多元立体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构建110-1137多元立体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模式综合分析113-1347.1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基本研究113-1177.1.1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意义及其价值1137.1.2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原则113-1147.1.3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指导思想114-1157.1.4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目标1157.1.5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途径115-1167.1.6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范畴1167.1.7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策略116-1177.1.8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措施1177.1.9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策略1177.2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模式相关研究117-1347.2.1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价值追求与目标体系118-1197.2.2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内容体系119-1267.2.3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体系126-1277.2.4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评价体系127-1287.2.5土家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保障体系128-1348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天地球校本课程开发指导个案134-1408.1天地球校本课程开发的设计与思考134-1368.1.1指导思想1348.1.2教学目标1348.1.3教学内容134-1358.1.4教学程序1358.1.5学情分析1358.1.6所需器材135-1368.2天地球校本课程开发教学计划136-1398.3天地球校本课程开发实效成绩139-1409结论与反思140-1449.1结论1409.2反思140-144参考文献144-156附件156-163后记163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