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文本解读自我教育性格

更新时间:2024-01-07 点赞:5520 浏览:1969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文本解读是语文文本教育功能得以实现的基本保障,文本解读活动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形式。本论文主要通过文献分析、比较研究、案例分析和学理阐释等方法,从哲学解释学的视角,发现了语文文本解读的自我教育性格。论文的基本写作思路是:梳理1949年以来语文文本解读的基本状况,归纳出建国后语文文本解读的三种形态,分析出三种形态的基本特点和出现的偏差,总结出三种形态共同的教育影响是学生自我的扭曲。通过对古今中外语文文本解读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发现凸显学生自我是它们的共同特点,从而为语文文本解读的自我教育性格提供历史和比较的佐证。然后通过对内部机理的分析,确证语文文本解读的自我教育性格。最后从目的、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论述了语文文本解读过程中应该如何进行学生的自我教育。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导论。主要从研究缘起与意义、文献综述、研究的问题与基本假设、概念约定、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等方面来先容论文的基本情况。第二章,疏离自我:1949年后语文文本解读的实然状况。本章主要对语文文本解读进行历史研究。通过对建国以来实然语文文本解读的状况进行历史的梳理,将其归纳为建国初政治教化取向的语文文本解读、新时期知识能力取向的语文文本解读和新世纪人文素养取向的语文文本解读三种形态,并对每种形态的解读从目的、内容、方法和解读影响这几个维度展开分析阐述。建国初政治教化取向的语文文本解读,在解读目的上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旨归,在解读内容上以挖掘主题思想为中心,在解读方法上以社会学、文章学文本解读法和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结合,这种解读将学生塑造为一种丧失了自我个性的“社会人”;新时期知识能力取向的语文文本解读,在解读目的上以让学生获取知识能力为指向,在解读内容上以解析文本形式为中心,在解读方法上以文章学、语义学文本解读法和师导生练的教学方法相结合,这种解读将学生练习为一种自我异化的“工具人”;新世纪人文素养取向的语文文本解读,固然在解读目的上指向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发展学生个性,但由于在解读内容上主要以让学生过度阐发文本人文内涵为中心,在解读方法上主要采用的是接受美学和解构主义文本解读法和学生讨论发言为主的教学法,实际上却让学天生|教育论文网|为一种自我平庸化的“浮躁人”。总之,建国以来的语文文本解读都在某种程度上偏离了学生自我的健全发展。尽管这三种形态的解读特征各异,给学生的自我发展造成的影响也各不相同,但从哲学解释学的视角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将学生自我与文本的深层意蕴疏离开来,这是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造成学生自我扭曲的共同原因。第三章,凸显自我:古今中外语文文本解读的必然镜鉴。本章主要对古今中外的语文文本解读理论与实践展开比较研究。尽管我国古代的语文文本解读在某些方面有着尊经、信师、本义等特点,但大量丰富的著述资料表明它同时也有着重视学生自我的主体性能动介入的优良传统,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非常夸大|教学论文网|学生在解读过程中的“自得”与“内悟”。主要体现在以下读书理论和方法中:庄子、王弼的“自得忘言”解读法;孟子的“深造自得”与“以意逆志”解读法;朱熹的“唤醒体验—浃洽兴起”解读法。另外,以“悟”为核心的禅宗拈花指月式的解读方式,宋代的读书“心解”传统和我国古代读书和教学最常用的诵读法等也都是很好的体现。我国近代的语文文本解读主要在“五四”时期凸显了学生自我,胡适、叶圣陶、孟宪承、朱经农、王森然等人的相关著述,以及当时的几个语文课程标准都夸大|教学论文网|了让学生自己自由解读、重视学生自我在解读中的主体地位的思想。而三、四十年代叶圣陶、许寿裳、傅彬然等人则指出了如何让学生自我介入到文本解读之中。无独占|语文教学论文|偶,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等一些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的母语文本解读也都凸显了学生自我。其中,美国的母语文本解读特别夸大|教学论文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与自我发展;日本的母语文本解读则特别重视学生自我在其中的自主与独立;而英、法、德等国家的母语文本解读则大都夸大|教学论文网|了学生自我的能动介入和自我思考。古今中外大量的语文文本解读理论和实践表明,凸显学生自我是语文文本解读实现其促进学生自我发展教育功能的内在要求。第四章,教育自我:哲学解释学视角下语文文本解读的本然机理。本章主要立足于哲学解释学对语文文本解读展开原理研究。语文文本解读之所以凸显学生自我,是由于它要真正实现其育人功能,必须遵循文本解读的内在规律依靠学生自我的自主能动的介入。哲学解释学作为一门专门研究理解和解释现象的比较成熟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学理的依据和支撑。从这一理论视角去审视语文文本解读活动,我们发现本然的语文文本解读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让学生在其中教育自我的过程:体验与反思让学生在语文文本解读中反观自我、熟悉自我;视域融合与解释循环让学生在语文文本解读中提升自我、超越自我;理解的应用让学生在语文文本解读中造就自我、实现自我。可以说,哲学解释学视角下的语文文本解读具有一种自我教育的性格。第五章,自我教育:语文文本解读的应然追求。本章主要对语文文本解读展开应用研究。固然哲学解释学意义上的语文文本解读具有一种让学生在其中进行自我教育的内在性格,但由于学生自身知识、能力、兴趣等“前理解”的限制,这种自我教育在实然语文文本解读中并不会自然发生,它需要教师在遵循上述规律的条件|教育论文网|下,给学生以公道恰当的引导。为此,本论文提出语文文本解读教学应该采取如下做法:在解读目的上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指向;在解读内容上以学生自主建构文本意义为中心;在文本解读方法论上以哲学解释学为基础,在解读教学方法上以对话为基本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对话中,教师可作出如下努力:精心设问“激疑”,引发学生在解读中的体验与反思;激活学生“前见”,促进学生与文本间深度视域融合的发生;引导学生在解读中不断地返回自身,实现理解的应用。【关键词】:语文文本解读自我教育哲学解释学
【论文提纲】:中文摘要3-6英文摘要6-14第一章导论14-64第一节研究缘起与意义14-18第二节相关研究综述18-34第三节研究的问题与基本假设34-36第四节基本概念界定36-59一、文本与语文文本36-44二、解读与语文文本解读44-50三、自我与自我教育50-59第五节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59-64第二章疏离自我:1949年后语文文本解读的实然状况64-128第一节建国初政治教化取向的语文文本解读65-90一、解读目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旨归65-73二、解读内容:以挖掘主题思想为中心73-79三、解读方法:社会学、文章学与讲授法联姻79-86四、解读影响:"社会人"的塑造——学生自我的丧失86-90第二节新时期知识能力取向的语文文本解读90-111一、解读目的:以学生获取知识能力为指向91-96二、解读内容:以解析文本形式为中心96-101三、解读方法:文章学、语义学与师导生练结合101-106四、解读影响:"工具人"的练习——学生自我的异化106-111第三节新世纪人文素养取向的语文文本解读111-128一、解读目的: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发展个性为鹄的114-116二、解读内容:以阐发文本人文内涵为中心116-120三、解读方法:接受美学、解构主义与学生讨论发言结合120-125四、解读影响:"浮躁人"的形成——学生自我的平庸化125-128第三章凸显自我:古今中外语文文本解读的必然镜鉴128-167第一节传统之鉴:中国古代和近代语文文本解读对学生自读内悟的夸大|教学论文网|128-144一、古代:自得与心悟128-139二、近代:自由与主动139-144第二节他山之石:国外母语文本解读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144-167一、美国:个体差异与自我发展144-150二、日本:自主与独立150-156三、英、法、德等国:能动介入和自我思考156-167第四章教育自我:哲学解释学视角下语文文本解读的本然机理167-226第一节体验、反思中反观自我、熟悉自我168-192一、学生熟悉自我的本能需求及其迂回性168-171二、语文文本是学生反观自我的171-175三、体验、反思是学生熟悉自我的内在机制175-192第二节视域融合、解释循环中提升自我、超越自我192-210一、学生提升自我的内在要求及其凭借性192-194二、语文文本是学生提升自我的凭借194-198三、视域融合、解释循环是学生超越自我的内在机制198-210第三节理解的应用中造就自我、实现自我210-226一、学生实现自我的潜在欲求及实在践性210-214二、语文文本是学生造就、实现自我的脚手架214-217三、理解的应用是学生实现自我的内在机制217-226第五章自我教育:语文文本解读的应然追求226-264第一节解读目的:以学生自我发展为鹄的226-236第二节解读内容:以学生自主建构文本意义为中心236-248第三节解读方法:哲学解释学解读法与师生对话结合248-264一、精心设问"激疑",开启体验反思252-256二、激活学生"前见",促进视域融合256-260三、引生返回自身,实现理解的应用260-264结语264-268主要参考文献268-286附录: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286-287后记287-29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