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券制度特点、适应性与对中国启迪

更新时间:2024-02-04 点赞:5738 浏览:1805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政府介入社会经济和福利事物的深度和广度的逐渐扩大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官僚机构的扩大,各种官僚组织的弊端开始显现:漠视消费者、行动缓慢、效率低下、浪费严重等等,从而促使人们开始另觅良方“拯救政府”。在这种大背景之下,作为教育领域的改革对策,弗里德曼提出了他的教育券计划。由于不同学者的观点差异,教育券自提出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产生了多种不同的变体。本文首先致力于恢复弗里德曼最初提出这一主张时的原意,厘清教育券制度的基本内涵。然后通过对于教育的性质和社会价值的分析确定政府办教育的根本理由不在于经济上的需要而是公益性的要求,因此并不存在由于外部性等问题所导致的市场失灵,从而为教育券所要求的分散消费和分散生产提供可能。但是由于教育券计划仍然依靠政府资金,而且在制度设计上禁止将教育资金用于教育以外的领域,因此它仍然无法避免预算决策中的消费者偏好无法充分表达的问题,存在着过量投资的可能性,但从正面讲,它也能够通过短时间的大量投资促进某个行业的跳跃性发展。教育券计划不是一个没有缺点的社会改革方案,但作为政府财政使用方式领域的创新,它能够避免官僚机构的膨胀所带来的低效率,利用市场方式有效地推进具有公益性的政府目标,是一种有效的公共财政运行方式。【关键词】:教育教育券公共财政公益性政府支出
【论文提纲】:前言4-5内容提要5-7引论7-10一、教育券内涵的发展:效率与公平的权衡10-14(一)教育券内涵的发展与分化10-12(二)对两种模式的比较分析12-14二、教育的本质:投资或福利?14-18(一)政府支出的方式和职能14-15(二)引入实现福利目标所引起的混乱15-16(三)教育表现为一种投资16-18三、公办教育的必要性:市场为什么不行?18-26(一)防止市场失灵的需要18-22(二)社会公益的需要22-23(三)在一定的长时间段内平衡收入的需要23-24(四)归纳与总结24-26四、政府办学的效率问题:政府支出的固有缺点26-30(一)政府投资扭曲26-27(二)机制妨碍消费者偏好的充分表达27-30五、教育券制度的性质、优点、有效性边界与相应的制度重塑30-39(一)教育券制度的性质30(二)教育券制度的优点30-34(三)教育券制度的有效性边界34-37(四)教育券改革与制度重塑37-39结论39-41参考文献41-47论文摘要47-51Abstract51-54致谢54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