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农民教育培训管理探讨

更新时间:2024-03-15 点赞:31480 浏览:14445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培育新型农民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产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天津市滨海新区处于大开发大发展时期,对于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更高更快的要求,提出了农村城市化、农村城镇化的目标。农村城市化、城镇化建设中的主体是农民,如何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是一个关键问题。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现阶段天津市滨海新区农民教育培训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教育培训内容、手段途径、政策扶持、体系建设和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建议和措施,为更好地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本文采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召开座谈会和组织培训等方式,特别是在2004—2007年天津市开展组织实施的农村劳动力“351”培训工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天津市滨海新区农民教育培训。实践证实,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在政府惠民政策引导下,极大地调动了培训机构和农民双方的积极性,但同时存在着农民介入培训意识参差不齐、培训机构资源整合欠缺及培训和就业没有紧密结合等问题,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是由思想熟悉、政策、管理体制等方面因素造成的。本文结合现正在组织实施天津市农民素质提高工程(2008—2011年),继续加强天津市滨海新区农民对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方面的需求分析,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经过实证研究,本文提出了滨海新区农民教育培训突出“坚持三个紧密结合”的原则、“健全四个机制”、“实现五个转变”的初步研究结论。即要突出农民教育与培训工程紧密结合;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紧密结合;转移培训与转岗就业紧密结合的原则。并提出了研究制订条例,健全法律法规保障机制;成立组织机构,健全各级领导责任机制;完善培训体系,健全农民教育培训机制;落实经费保障,健全资金多方投资机制等四个方面建议。实现“传统型”向“现代型”;“经验型”向“职业性”;“就业型”向“创业型”;“单干型”向“组织型”;“受体型”向“主体型”等五个转变。【关键词】:滨海新区农民教育培训管理分析研究
【论文提纲】:摘要6-7Abstract7-10第一章引言10-181.1研究目的及意义10-121.1.1新型农民的基本内涵10-111.1.2培养新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111.1.3引导农民参加培训发挥主体作用11-121.2文献研究综述12-161.2.1国内研究概况12-141.2.2国外研究概况14-161.3研究内容与方法16-181.3.1研究内容161.3.2研究方法16-171.3.3研究的技术路线17-18第二章天津市农民教育培训案例分析研究18-242.1农村劳动力"351"培训工程案例分析研究18-212.1.1培训目标182.1.2培训项目18-192.1.3培训特点19-202.1.4成果及经验分析20-212.2天津市农民素质提高工程分析研究21-232.2.1培训目标21-222.2.2基本原则222.2.3成果与经验分析22-232.3结论与启示23-24第三章天津市滨海新区农民教育培训分析研究24-333.1滨海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研究25-303.1.1现状和特点27-283.1.2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283.1.3思路与对策28-303.2天津市滨海新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研究30-333.2.1基本思路30-313.2.2体系组成313.2.3建设内容31-323.2.4实施对策32-33第四章结论与建议33-384.1坚持"三个紧密结合"的原则33-344.1.1农民教育与培训工程紧密结合334.1.2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紧密结合334.1.3转移培训与转岗就业紧密结合33-344.2健全"四个机制"34-354.2.1研究制定条例,健全法律法规保障机制344.2.2成立组织机构,健全各级领导责任机制344.2.3完善培训体系,健全农民教育培训机制34-354.2.4落实经费保障,健全资金多方投资机制354.3实现"五个转变"35-384.3.1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354.3.2由"经验型"向"职业型"转变35-364.3.3由"就业型"向"创业型"转变364.3.4由"单干型"向"组织型"转变364.3.5由"受体型"向"主体型"转变36-38参考文献38-40致谢40-41作者简历4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