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烟台教会教育探讨(1861

更新时间:2024-03-15 点赞:8147 浏览:325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战争后,受“福音奋兴运动”(TheEvangelicalRevival)影响的大批传教士纷纷来到中国,他们借助不同等条约的庇护,相继在中国沿海通商口岸建立教堂,作为传教事业发展的基地。而烟台是山东最早开埠的通商口岸之一,地理位置及天气环境都很优越,因此来烟传教士数量较多、分布较广。由于传教困难,传教士不得不开始借助教育促传教的方法,以打开传教局面。他们开办了各类教会学校,招收学生,并借此传播基督文化。教会教育的开展,客观上推动了烟台近代化的进行,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为社会培养人才。本文主要通过描述传教士在烟台的教育活动历史,在搜集大量史料的基础上,梳理线索,分析教会教育在1861-1949年间各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发展状况和特点,各教会学校对烟台早期教育现代化历程的介入程度,并综合评价教会教育对烟台社会及中国社会所带来的影响。1861年烟台开埠,先后有17个国家在此设立了领事馆,传教士纷至沓来。基督教(新教)、天主教教会相继在烟台开办学校。其中基督教会创办的占多数,尤其美国基督教北长老会对烟台近代学校的影响最大,如文会馆、益文学校、启喑学校等都是由其创办。至20世纪30年代,烟台共有幼稚园、小学、初中、高中职业等各类教会学校20余所,学生众多,设备齐全,颇具规模。自19世纪中期至1949年间,教会教育历经了发端及早期发展(19世纪中期至1900)、完善(1900-1921)、改革(1921-1937)及衰落与结束(1937-1949)四个阶段。教会学校的开办,为解放民众思想、传播科学文化、改革传统教育模式等作出贡献,客观上为烟台社会的近代化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传教士来华的主要目的在于传播基督教,用基督教文化改造中国文化和社会。开办学校只是为其文化侵略开辟道路,所以教会教育的局限性也不容忽视。总之,教会学校的命运随着烟台形势变化,成为烟台近代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因素。教会学校一开始就具有宣道与教育的双重功能,有必要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教会学校多方面介入了烟台的经济、科技及社会生活中,把西方社会具有近代意义的科学知识带到了中华大地,从而构成了对中国文化的挑战,激发了中国人的变革意识,推动了烟台的近代化建设。烟台教会学校在整个教会教育史研究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近代烟台教会教育及中国近代教育史的研究有重要的补充和例证作用,对我国教会教育历史的研究有一定的作用。【关键词】:烟台来华传教士教会学校启暗学校益文商专
【论文提纲】:中文摘要6-8ABSTRACT8-10导言10-15(一)选题意义10-11(二)研究现状11-13(三)研究思路、方法与目的13-15第一章烟台开埠与传教士的进入15-20一、烟台开埠15-16二、传教士进入16-20第二章教会教育的发端及早期发展20-34一、烟台教会教育的创立20-21二、发展状况21-29三、发展特点29-34第三章烟台教会教育体系的发展与完善(1900-1921)34-45一、发展的原因34-35二、发展状况35-41三、发展特点41-45第四章烟台教会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发展(1921-1937)45-56一、时代背景45-46二、教会教育的新发展46-52三、发展的特点52-56第五章烟台教会教育的衰落(1937-1949)56-59一、抗日战争时期的烟台教会教育56-57二、抗战胜利后的烟台教会教育57-59第六章结语——烟台教会学校教育的历史评价59-68一、教会学校教育在烟台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分析59-66二、历史局限性66-68附录68-71参考文献71-75致谢75-76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目录76-77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77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