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与中国古代社会变迁三论

更新时间:2024-02-22 点赞:23598 浏览:10698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主要探讨地理环境下的土壤微量元素与中国古代社会变迁的关系问题;在总体上,这一专题是属于环境史的范畴;但在具体问题上,则是以地理环境下的土壤微量元素问题做为切入点,来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变迁问题的;就目前的情况看,这种研究方法在国内外历史学的研究中尚无先例;所以,本文的相关研究只能是带有一些探索性的、不成熟的研究。本文具体的研究涉及三个问题:(一)地理环境下的土壤微量元素与匈奴、鲜卑的“收继婚”问题:我以为|教育论文网|汉魏时期匈奴和鲜卑族中特有的“收继婚”俗的产生,是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规律相互作用的必然产物;由于匈奴、鲜卑所处纬度高、天气干燥而严寒的内陆地区,加之土壤微量元素中严重缺乏有效锌,因而造成了育龄妇女的大量死亡,以致为了保证正常的种的繁衍,匈奴和鲜卑不得不采取“收继婚”的婚姻形式,来确保健康的育龄妇女尽可能的去生育后代。(二)地理环境下的土壤微量元素的变化状况与历史时期黄淮海平原文明进程的关系:众所周知,汉唐时期是黄淮海平原地区文明程度最高的时期,不仅农业经济、手产业经济和文化教育高度发展,而且人口素质和人口比重也是占据极为重要地位;但是,由于黄河的频繁泛滥和改道,不仅造成了黄淮海平原地貌的巨大变化,而且也引发了黄淮海平原土壤微量元素的变化,以致有效锌严重缺乏,从而使得宋元以后的黄淮海平原的文明进程逐渐停滞下来;而在此过程中,土壤微量元素锌像一支看不见的手在起着独特的作用。(三)地理环境与孙吴时期临湘侯国的疾病人口问题:拙文是以新近出土的长沙走马楼吴简所提供的史料为基础、以孙吴时期地处河网交叉、高温高湿环境下的临湘侯国的疾病人口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拙文以为|教育论文网|:孙吴时期临湘侯国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所出现的疾病类型,与特殊地理环境中所出现的血吸虫病、麻风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由于环境中碘元素的缺乏,也造成了聋耳、盲目等疾病的发生。而通过对临湘侯国疾病人口的相关研究,在具体史实上印证了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所载江南地区存在“丈夫早夭”现象的真实性。【关键词】:地理环境土壤微量元素中国古代社会变迁
【论文提纲】:摘要5-6Abstract6-7引言7-20一、环境史的由来及其国内外对中国环境史的研究概况7-15二、国内外学界对微量元素研究的简况和我个人研究的缘起15-20地理环境与汉魏时期匈奴、鲜卑的收继婚问题20-96第一章汉魏时期匈奴、鲜卑"收继婚"问题的由来20-35第一节简述汉魏时期匈奴、鲜卑渊源、世系及其主要活动的地理区域20-29第二节汉魏时期匈奴、鲜卑"收继婚"问题的由来及其研究现状29-35第二章地理环境下土壤微量元素的变化与汉魏时期匈奴、鲜卑的"收继婚"的关系问题35-92第一节汉魏时期匈奴和鲜卑主要活动区域的历史天气变化36-44第二节汉魏时期匈奴、鲜卑主要活动区域土壤微量元素的状况和变化规律44-62第三节地理环境下土壤微量元素与匈奴、鲜卑的性比例失调及"收继婚"问题62-86第四节汉魏时期匈奴、鲜卑"收继婚"俗对民族融合的影响86-92附录:汉魏时期匈奴鲜卑分布图92-96地理环境与中国古代黄淮海平原的文明进程96-140第一章问题的提出、前人研究简况和土壤微量元素变化规律96-108第一节问题的提出和前人研究的简况96-102第二节黄淮海平原历史天气变迁的简况102-103第三节中国古代黄淮海平原土壤微量元素变化规律103-108第二章中国古代黄淮海平原各地的土壤微量元素的状况及其作用108-138第一节历史上黄淮海平原中今河南地区土壤微量元素的状况109-113第二节中国古代黄淮海平原中今山东地区土壤微量元素的状况113-119第三节古代黄淮海平原其它地区土壤微量元素状况119-122第四节土壤微量元素与中国古代黄淮海平原的文明进程122-138附录:西汉时期黄淮海平原示意图138-140地理环境与孙吴初期临湘侯国的疾病人口问题140-166第一章学术回顾及孙吴初期临湘候国地理环境的简况140-144第一节学术界对孙吴初期临湘侯国疾病人口的研究现状140-141第二节孙吴初期长沙郡临湘侯国的地理环境及人文环境简况141-144第二章吴简疾病人口信息与现代疾病分类之关系及其影响144-163第一节《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壹)》中有关疾病人口的信息144-150第二节吴简中有关疾病与现代疾病分类之关系150-163附录:三国时期长沙郡辖区示意图163-166参考文献:166-182附录:读博期间承担项目和发表论文的情况:182-183附表:183-184后记184-186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