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课程文学教育探讨

更新时间:2024-04-08 点赞:30921 浏览:14405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育的终纵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本文所阐述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文学教育”,就体现了这一理念。其中的“文学教育”是在现行语文课程标准规范下,对学生实施的、融和了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能力培养、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建构的教育,以实现高中语文教育任务为目的,是中学语文新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组成部分、重要途径。论文主要包括九个部分:一、高中语文新课程中“文学教育”的概念;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学教育的要求:必须开展文学教育,必须重视文学教育;三、高中语文新课程开展文学教育的现状:文学教育被委婉地或刻意地淡化、弱化,文学教育被文学作品教学所替代,存在错误理解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现象;四、高中语文新课程文学教育理论研究现状:对文学教育本质属性的界定、对文学教育操纵方式的探求、对文学教育理论基础的阐述、对文学教育文化底蕴的追究,对文学教育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五、语文新课程中文学教育的基本任务:通过文学教育,深化语言教育,促进情感教育,实现审美教育;六、语文新课程中文学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文学知识的学习、熟悉不同文学样式的特征、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课外文学作品阅读指导、积极开展文学创作实践;七、语文新课程中文学教育的策略与方法:用接受美学理论、以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视角、以同等对话与主动介入的方式、以感知体悟与鉴赏评价的方法、以破除功利与弘扬人文的理念解读文学作品;八、现代信息传媒时代的文学教育方式;九、中学文学教育的个性化与中学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着重论述了文学教育风格的个性化、阅读内容的个性化、语文教师的能力与素养。第一、二部分主要简述了文学教育的概念和新课标对文学教育的要求。第三、四部分主要阐述了文学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的现状;第五、六部分主要阐明了语文新课程文学教育的任务和内容;第七、八部分主要论述了文学教育的策略和方法;第九部分浅论了文学教育的个性化和教师素养。总之,本论文在上述论述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总结了个人在文学教育实践中的一些熟悉,希望能对语文新课程文学教育实践有所裨益。【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课程文学教育
【论文提纲】:中文摘要6-8Abstract8-10引言10-11一、高中语文新课程中“文学教育”的概念11-12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学教育的要求12-14(一)从新课标规定的教学任务看,必须开展文学教育13-14(二)从新课标提出的教育理念看,必须重视文学教育14三、高中语文新课程开展文学教育的现状14-17(一)文学教育被委婉地或刻意地淡化、弱化15(二)文学教育被文学作品教学所替代15-16(三)存在错误理解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现象16-17四、高中语文新课程文学教育理论研究现状17-20(一)对文学教育本质属性的界定17-18(二)对文学教育操纵方式的探求18(三)对文学教育理论基础的阐述18-20(四)对文学教育文化底蕴的追究20五、语文新课程中文学教育的基本任务20-26(一)通过文学教育,深化语言教育21-23(二)借助文学教育,促进情感教育23-25(三)落实文学教育,实现审美教育25-26六、语文新课程中文学教育的基本内容26-33(一)文学知识学习27-28(二)熟悉不同文学样式的特征28-30(三)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30-32(四)课外文学作品阅读指导32-33(五)积极开展文学创作实践33七、语文新课程中文学教育的理论、策略与方法33-51(一)用接受美学理论指导文学教育34-36(二)文学教育中阅读的基本策略36-38(三)以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视角解读文学作品内容38-41(四)以同等对话、主动介入的方式解读文学作品41-45(五)以感知体悟、鉴赏评价的方法解读文学作品45-49(六)以破除功利、弘扬人文的理念解读文学作品49-51八、现代信息传媒时代的文学教育方式51-55九、文学教育的个性化与高中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55-62(一)文学教育风格的个性化56-57(二)文学教育内容的个性化57(三)语文教师的能力与素养57-62结语62-63注释63-66参考文献66-69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9-70致谢7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